侵襲性真菌病

簡介,侵襲性真菌病的流行病學,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侵襲性真菌病的治療,經驗治療,先發治療,目標治療,

簡介

侵襲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又稱侵襲性真菌感染,是指真菌侵入人體組織、血液,並在其中生長繁殖導致組織損害、器官功能障礙和炎症反應的病理改變及病理生理過程。

侵襲性真菌病的流行病學

最常見的病原菌是以念珠菌為主的酵母樣真菌和以麴黴為主的絲狀真菌,分別占到70%~90%和10%~20%。近年來,由於惡性腫瘤免疫缺陷移植患者數目的增多以及長期套用廣譜抗生素、延長體內留置導管時間等,侵襲性真菌病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例如,重症監護病房內患者的發病率約占8%~15%,器官移植受者的發病率為20%~40%,血液系統腫瘤患者的發病率達31%。

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

診斷標準由危險因素、臨床特徵、微生物學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4部分組成。根據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將診斷結果分為三個級別: 確診、擬診和疑似
1. 確診: 除了具備危險因素、臨床特徵和微生物證據以外,無菌組織標本的組織病理學、細胞學或直接鏡檢可見酵母或菌絲,或者無菌組織培養獲得陽性結果。
2. 擬診: 既有危險因素,也有臨床特徵表現,同時還有微生物學診斷依據。
3. 疑似: 既有危險因素,也有臨床特徵表現,但是沒有真菌學診斷依據(包括微生物學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
上述三種診斷級別的差異可用下表示意。
診斷級別
危險因素
臨床特徵
微生物學
組織病理學
確診
+
+
+
+
擬診
+
+
+
-
疑似
+
+
-
-
注: 微生物學檢查標本主要來自血漿、血清、痰液、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支氣管刷標本、鼻竇抽取液和導管引流液。

侵襲性真菌病的治療

應根據診斷結果對侵襲性真菌病實施分層治療。

經驗治療

主要針對疑似患者,在未獲得病原學結果之前,考慮進行經驗性治療。藥物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可能的感染部位、病原真菌、患者曾經用藥的種類及藥物有效性、安全性和效價比等因素。例如,就侵襲性念珠菌病而言,粒細胞缺乏患者的首選藥物為兩性黴素B,對於非粒細胞缺乏患者,首選藥物為氟康唑(患者未用過唑類藥物)或兩性黴素B(患者曾用過唑類藥物), 對於嚴重膿毒症膿毒性休克患者,應首先採用卡泊芬淨治療。

先發治療

主要針對擬診患者。治療方法與經驗治療大致相同。與經驗治療的區別在於: 患者已具備微生物學檢查陽性證據,但無組織病理學證據。對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開展連續監測,包括每周2次胸部攝片、CT掃描、真菌培養及真菌抗原檢測等。

目標治療

主要針對確診患者, 依據真菌種類進行特異性抗真菌治療。三種常見疾病的治療方法如下:
3.1 侵襲性麴黴菌病: 輕中度患者採用經驗療法,所用藥物為伊曲康唑,病情較重者應選伏立康唑,當患者不能耐受或者其它藥物無效時應改為棘白菌素類藥物,極重度患者搶救時應採用聯合治療。
3.2 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感染: 採用兩性黴素B治療,非粒細胞缺乏患者可加用氟胞嘧啶治療。
3.3 侵襲性念珠菌病: 對於白色念珠菌熱帶念珠菌感染,首選藥物為氟康唑,對於光滑念珠菌或克柔念珠菌感染,首選藥物為兩性黴素B或卡泊芬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