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東周鑄銅陶范

侯馬東周鑄銅陶范

侯馬古稱“新田”,是春秋五霜之一晉國的晚期都城所在地(公元前585一的369年)。新田遺址發現於1956年,經三十多年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該遺址主要包括大小城址七座。城址周國分布有東宗廟、祭祀、盟誓以及不同產業的手工作坊遺址。著名的“侯馬陶范”即發現於鑄銅遺址。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海金樂介紹,侯馬鑄銅遺址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發現並進行了大規模發掘,共出土陶范3萬餘塊,其中能辨認器型的有1000餘件,鑄銅遺址被譽為晉國遺址考古中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侯馬東周鑄銅陶范 
  • 發現時間:1956年 
  • 領域:考古、文物 
  • 地區:山西侯馬市 
侯馬鑄銅遺址,展覽,

侯馬鑄銅遺址

侯馬鑄銅遺址,是東周時期晉國鑄造青銅器的手工作坊,在山西侯馬市西。出土陶范總數達三萬餘塊,一千餘塊陶范可辨認器形,成組配套能復原的器形有一百餘套,包括鼎、豆、壺、G2、刀、劍、鐘、鏡、帶鉤、車馬飾等。陶范上雕刻的裝飾紋樣有綯索、夔龍、夔鳳、饕餮、人物、禽鳥、魚獸等二十餘種。其中以綯索、夔龍紋最為盛行。夔龍和螭紋為別處少見,尤具特色。幾件人物形象的陶范尚能看出男女性別的不同。他們都身著短褐、右衽無領,中腰束帶。男性或免冠赤足,或披髮著鞋,右腰佩劍。女性或頭戴月牙形帽,或束髮高髻,發上蒙以帕幞,束以發箍,前額突出一個小髻。這些人物雙手上舉,推測原是鑄造銅器器足的鑄范。

展覽

2010年9月16日,展現我國古代鑄造精湛純熟技藝的百餘件侯馬陶范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展出。
中國古代青銅器形制獨特、紋飾華美、工藝精湛,在世界金屬史上別具一格,被公認為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此次由大鐘寺古鐘博物館聯合山西博物院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同舉辦的《范正錫美,巧奪天工——侯馬陶范藝術展》選取規模最為龐大的古代冶鑄遺址之一——山西侯馬晉國冶鑄遺址出土的精美陶范匯集展示,展品類型包括:樂鐘范、禮器范、兵器范、車馬器范、生活用具范、空首布范等,總計106件(套)。
侯馬古稱新田,是春秋五霸之一晉國的晚期都城所在地(公元前585——公元前376年)。侯馬陶范除了反映春秋晚期至戰國初年晉國的生產技術、生產組織和生產規模的一般狀況外,還間接反映當時的社會觀念和意識形態。同時,侯馬陶范凝結著繪畫和雕刻的藝術勞動,對研究中國古代科技史、思想史及美術史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展覽將於2010年9月16日——10月16日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藏經樓二層展廳展出。
侯馬出封的陶范侯馬出封的陶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