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馬軍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的簡稱。宋代掌管全國禁軍(中央軍)的“三衙”之一。長官稱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 ...
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宋官署名。簡稱侍衛馬軍司或馬司。...... 北宋時與殿前司及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分統全國禁軍,長官為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侍衛親...
【主管侍衛馬軍司】南宋初所置的禁衛軍將領。其職掌與北宋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同。《宋史·職官志六》:“中興後,置主管侍衛馬軍司一員,其屬有幹辦公事、...
侍衛親軍司,宋代禁軍官司,與殿前司合稱“兩司”。其下屬機構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與殿前司下屬機構殿前都指揮使司合稱“三衙”。 ...
(1)五代和宋朝的軍事機構。全稱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和殿前司分領禁軍。(2)遼屬北面御帳官,掌御帳親衛,有侍衛太師、侍衛太保、侍衛司徒、侍衛司空等...
北宋時期,侍衛親軍司,地位在殿前司之上,長官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掌管禁軍的大部分,下設馬軍、步軍二司,亦設都指揮使等為長官。...
官名。五代始置,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統兵官之一,位副都指揮使下。北宋初,因分置為馬軍司、步軍司,其員常缺,後廢。 ...
宋禁軍中,捧日、天武、龍衛、神衛稱上四軍。捧日為騎軍,天武為步軍,皆屬殿前司。龍衛屬侍衛親軍馬軍司、神衛屬侍衛親軍步軍司。各軍皆分左右廂。端拱...
馬軍都虞候,官名。宋朝侍衛親軍馬軍司置一人,位在副都指揮使下。南宋時,定為從五品。每軍亦置,位在軍都指揮使下。 ...
宋朝禁軍是宋代的中央軍。五代後梁開始設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後唐改稱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其機構稱侍衛親軍司,統轄皇帝直屬的軍隊。後周正式設殿前司,選擇...
都虞候不僅是諸軍都指揮使的副手,而且殿前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中,都設定都虞候,馬軍司中的稱馬軍都虞候,步軍司中的稱步軍都虞候,殿前司所屬諸班...
侍衛親軍司長官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侯也逐步停而不設,其下屬機構馬軍司和步軍司遂成為獨立機構,各高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侯為正副長官。...
畢再遇(約1148年-約1217年),字德卿。祖籍兗州(今山東兗州),臨安西溪人。南宋名將,武義大夫畢進之子。畢再遇容貌魁偉,武藝超群。初以恩蔭補官,隸屬侍衛馬軍司。開...
宋朝的廂兵從事各種勞役﹐諸如修建﹑運輸﹑郵傳等等﹐勞役極其沉重,軍俸卻很微薄﹐死亡和逃亡現象嚴重。廂兵在名義上按馬兵和步兵﹐分別隸屬侍衛馬軍司和步軍司...
八字軍是南宋建炎元年至紹興三年(1127—1133年)在南宋軍民抗金戰爭中由河北招撫...紹興九年(1139年),擢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
宋代掌管禁軍的機構。有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合稱三衙。唐後期,習慣稱藩鎮的親兵為牙(衙)兵,五代至宋的皇帝多半是由藩鎮而奪得帝位,故...
都指揮使,官名,五代始用作統兵將領之稱。唐末有行在都指揮處置使,為臨時差使。五代稱諸將統帥為都指揮使。宋殿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與...
三司使:三司使總管四方貢賦和國家財政,地位僅次於宰相,稱“計相”。三司使...聚集在京師的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和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統轄...
《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壬午, 金人攻蔡州 ,侍衛馬軍司統制 趙撙率諸軍御之,京西制置使吳拱亦遣踏白軍統制焦元來援。”亦省稱“ 踏白 ...
樞密院為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掌軍權及軍令;三衙,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為中央最高指揮機關,分別統領禁軍和廂軍;率臣,為禁軍出征或鎮戍時臨時...
紹興九年(1139年)二月,劉錡升為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並再次擔任權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 [13] 劉錡順昌大捷 主詞條:順昌之戰...
茭蘆庵,又名蘆庵、正等院,宋紹興年間(1131-1162),侍衛馬軍司駐屯於杭州西溪濕地一帶,因奉祀所需,於龍駒塢建正等院。明萬曆初年(1573),正等院釋如覺將...
紹興九年(1139年),劉琦升任為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順昌之戰南宋初抗金的重要戰役之一,由著名抗金將領劉琦指揮,是歷史上一次著名...
辛永宗(?—?),長安(今陝西西安)人,辛叔獻第三子,辛道宗兄。神武中軍統制,紹興元年(1131年)改任為權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遷江南西路兵馬副都指揮使。後辛永...
靖康元年(1126),西夏應金朝之約攻宋以牽制宋朝,劉光世在杏子堡(當在今陝西志丹東杏子河畔)戰鬥中擊敗西夏軍,以功升領侍衛馬軍都虞候銜,成為侍衛馬軍司次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