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群落

作物群落由個體和群體連續組成,具有自己的特徵特性,是作物集合的最高層次。具有一定的特徵,如顏色、高度、蓋度、外貌和季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作物群落
  • 簡介:作物集合的最高層次
  • 特徵:顏色、高度、蓋度
  • 發展:主動提高群落的總效益
簡介,特徵,生態系統,發展,

簡介

杜心田教授介紹,廣義的作物是指栽培植物,包括農作物、園藝作物和林作物。狹義的作物則是指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綠肥飼料作物。按照集合組分,作物可分為個體、群體和群落三個主要層次。作物群落由個體和群體連續組成,具有自己的特徵特性,是作物集合的最高層次。

特徵

“作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特徵,如顏色、高度、蓋度、外貌和季相。”杜心田教授解釋說,綠色是作物群落的基色,冬季一些落葉的越冬作物則呈現出莖枝的灰色來。作物的外貌隨季節而變化,表現為季相。例如小麥棉花群落,春季像是一片綠色地毯,夏季猶如一水黃色麥浪,秋季棉花吐絮,則呈現出一地花白景象。外貌和季相是作物群落的重要特徵,藉以識別不同的作物群落。而作物群落的高度和蓋度則是兩個重要的指標,表明群落所占面積和空間的大小,對於計算產量,十分有用。“作物群落的特性包括組分結構的多樣性,時空結構的複雜性以及生態適應性,這些特徵特性對於管理群落有一定的價值。”杜心田教授強調。
早在2005年,杜心田教授在“中國作物生理第九次學術研討會”上提出“作物群落生理是研究作物群落生命活動的規律及機理”,內容包括群落的光合、呼吸、吸收和蒸騰等生理作用以及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等。“作物群落的生理作用離不開一定的環境因子,如光、熱、土、水、肥、氣和生物等。”杜心田教授認為,環境因子對於作物群落生長發育和高產優質高效不僅十分必要,而且不可代替。

生態系統

“作物群落生態就是作物群落與其各種環境因子相互關係的總稱。”杜心田教授說,生態系統由作物群落及其環境構成。環境中的物質和能量流入群落,經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的變化,或者成為作物體的一部分,或者又反饋到環境,周而復始地形成作物群落生態系統的物能流,維持著生命活動。“因此,作物群落的生理生態對於群落生產具有指導性的意義。”杜心田教授如是說。
杜心田教授認為,作物群落栽培要實行立體種植和群落管理。前者是兩種或多種作物群體同地種植的,多層次利用環境因子的種植方式,如混作、間作、套作和疊種。後者則是作物群落及其生境的管理。與作物群體栽培不同之處在於技術綜合和一技多用,貫徹合理的群落管理理論和技術,以達到群體間互惠互利少害,技術兼用不克的目的。
作物群落育種則是利用自然和人為的遺傳和變異,為植物群落栽培培育和諧的品種集。群落育種的目標是“高產優質高效”。除了一般的育種方法外,儘量收集對品種集更有意義的育種材料,採用特殊的育種技術,滿足群落栽培的需要。

發展

當前,我國作物群體生產已走在世界前列。玉米和油菜等作物群體產量創我國歷史新高。作物群體產量高產再高產有一定難度。然而,在品種集和諧與科學管理的前提下,作物群落增產潛力尚大。杜教授認為,選配高產高價作物,主動提高群落的總效益,比起單作群體更靈活,更易增效。因此,可以肯定地說,作物群落將在作物生產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