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涅槃(梵文:निर्वाण)一詞為來自古印度,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一種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狀態,在印度教哲學裡意指通過肉體的解脫而與高級生命的結合。目前在中文裡,這個詞偏向於專指佛教里的涅槃概念。
在詞源學方面,巴利文Nibbāna是源自動詞 nibbāti,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梵文निर्वाण 在說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論》中給出四個解釋:“盤名為趣涅名為出。永出諸趣故名涅槃。複次盤名為臭涅名為無。永無臭穢諸煩惱業故名涅槃。複次盤名稠林涅名永離。永離一切三火三相諸蘊稠林故名涅槃。複次盤名為織涅名為不。此中永無煩惱業縷。不織生死異熟果絹故名涅槃”。
中文舊譯作“滅度”。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涅槃這個詞的中文意譯是圓寂。但圓寂一詞在日常中文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於稱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語裡常被等同於在肉體死亡的同時精神或靈魂獲得永生或再生。
涅槃,是沒有人與我等種種分別。所以了解涅槃,非從生死苦果,即小我個 體的消散去了解不可。入了涅槃,如說永恆,這即是永恆,因為一切圓滿,不再 會增多,也不會減少,也就不會變了。說福樂,這便是最幸福,最安樂;永無苦 痛,而不是相對的福樂了。要說自由,這是最自由,是毫無牽累與□礙的。沒有 一絲毫的染污,是最清淨了。所以,有的經中,描寫涅槃為“常樂我淨”。這裡 的我,是自由自在的意思,切不可以個體的小我去推想他。否則,永遠在我見中 打轉,永無解脫的可能。以凡夫心去構想涅槃,原是難以恰當的。所以佛的教說 ,多用烘雲托月的遮顯法,以否定的詞句去表示他,如說:不生不滅,空,離, 寂,滅等。可是眾生是愚疑的,是執我的,多數是害怕涅槃的(因為無我了); 也有不滿意涅槃,以為是消極的。純正而真實的佛法,眾生顛倒,可能會疑謗的 ,真是沒法的事。好在佛有無量善巧方便,為了這種深深執我的眾生,又作另一 說明。
出典
涅槃《涅槃無名論》中的記載如下:“ 無名曰: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何則? 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為聖者,聖人不異理也。故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於色中求,亦不離於色中求。又曰:見緣起為見法,見法為見佛,斯則物我不異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通,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
涅槃的分類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種。依分別的根據則成兩種:有餘涅槃界與無餘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種:空、無相與無願。
涅槃是一個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間的,而只有一個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為世間的無為不死界。依分別的根據則成兩種;該分別的根據是(體驗它的)五蘊是否還存在。
阿羅漢所體驗的涅槃界名為“有餘涅槃界”(sa-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為雖然一切煩惱已滅盡,但由於過去執取所產生的諸蘊還存在。在註疏里也被稱為“煩惱之滅盡”(kilesa-parinibbāna)。在阿羅漢死時所證得的涅槃界名為“無餘涅槃界”(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為五蘊已完全被捨棄,不再後有。在註疏里也被稱為“諸蘊之滅盡”(khandha-parinibbāna)。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種:
涅槃被稱為空(suññata)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痴,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被稱為無相(animitta)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痴之相,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之相;被稱為無願(appaṇihita)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痴的渴望,也因為它毫無渴愛之欲。[1]
涅槃的特點
涅槃只能被親身作證的聖人們完全理解。尚未證悟涅槃的人們至少應當知道它的三個特點。
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不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是無條件的存在。[2]涅槃是樂,即由於此處無諸苦。[3]涅槃無我,就是指涅槃不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裡面沒有涅槃,在涅槃里也沒有我。[4]“入滅”、“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為進入了某個被稱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涅槃並無來、去、進、出這些概念。
2
定義原始佛教闡述
涅槃一詞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奧義書》思潮就已經在使用了,原先涅槃系指回歸於包含一切且常樂我淨的清靜梵我,這個在耆那教教義中可以看明。 而佛陀覺悟後,明白“因緣法”,對涅槃一詞有新的定義和解釋。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世間指五受陰:色受想行識,亦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識。世間集,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是隨無明貪愛因緣驅動支持而有生命現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前一切,所以不會說一切都沒有。世間滅,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隨著無明貪愛因緣滅除而不再有生命現象,所以不會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實有永恆。所以要明白佛陀所定義的涅槃,必須先了解因緣法。生是依因緣支持而生,不是本來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會隨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滅而滅,不會恆常存有。而隨著因緣的滅盡,稱之“滅”,此為佛陀所定義的涅槃。
平時我們所以為的生滅,是以為事事物物自己在那邊生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事實只是依著五受陰因緣相互影響而不斷再改變,只是改變並未滅去。只有隨五受陰因緣滅盡,才是滅,而"滅"無因緣可記說。生命的升起,是依種種因緣條件才有的現象,隨著五受陰因緣和依無明和貪愛驅使之條件的變異,而不斷變化生命型態。
只有隨著無明和貪愛的滅除,驅使五受陰增長的因緣消除,無依此因緣影響的未來生命現象升起,是為滅。依因緣滅而滅,不能說去哪裡或在哪裡,只是無生命升起的因緣。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有什麼。純粹是探討因緣的流轉影響變異,並非有什麼存在,也不是一切虛假,真真實實隨因緣生而生,隨因緣變而變,依因緣滅盡而滅,滅盡不起,無因緣可記說。
分別說部詮釋
分別說部這個名稱來自第三次結集前阿育王和帝須尊者之間的問答:“王復更問。大德。佛法云何。答言。佛分別說也。”[5],這個部派的現代承繼者是南傳上座部佛教。涅槃被稱為出世間,以及是由四道智所證得。它是道與果的所緣,被稱為涅槃是因為它離去渴愛這一個糾纏物。在詞源學方面,巴利文Nibbāna 是源自動詞 nibbāti,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因此它是表示熄滅了世間的貪、嗔、痴之火。諸巴利論師較喜歡解釋它為渴愛的糾纏(vāna)的不存在或離去(nikkhantatta)。只要人們還受到渴愛的糾纏,他們還被綁在生死輪迴里(saṃsāra);但在滅盡一切渴愛時,人們即會證悟涅槃,解脫生死輪迴。
大乘佛教闡述
中觀學派
《中論》中說:
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唯識學派
涅槃是修證佛法所能得到的修證結果;佛法中一共有四種涅槃可為修行人證得: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污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以及無住處涅槃。
小乘佛法的修行人,能證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不能證得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污涅槃與無住處大涅槃。小乘修行者由斷我見後,修行斷除我執,能夠證得的最高境界名為阿羅漢境界。此境界是指滅盡七轉識,唯余第八識。成為阿羅漢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尚存,因為還有五蘊色身存在於人間,尚要承受風吹雨打、嚴寒日曬等等人間的微苦,因此所證境界稱為“有餘依涅槃”;成為阿羅漢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死亡,因為拋棄五蘊色身的緣故,所入境界則稱為“無餘依涅槃”。然而不論是有餘依涅槃或是無餘依涅槃,阿羅漢都因為消滅自我的緣故,實際上再沒有此阿羅漢存在[6]。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污涅槃,只有修證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夠證得。大乘佛法的修行人稱為菩薩。在整個成佛之道的修證過程中,凡夫從發起願意成佛的菩提心時,一直到將來能夠成佛,總共須要經歷五十二個階位不同層次的修證階段,歷時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在這整個過程中,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夠於證得第一十七階位時,親證“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污涅槃”,能夠得知清涼寂靜,煩惱不現,眾苦永寂之中道真實境界。一般來說,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於第四十一階位時,親證“有餘依涅槃”;於第四十八階位時,親證“無餘依涅槃”。菩薩於證得第五十二階位時,親證“無住處涅槃”。菩薩以有大智慧故,斷離煩惱障、所知障,不住於生死迷惑的世間。由於懷有大慈悲,積極救護眾生,因此也不住於涅槃,獨自享受安樂。迷惑染污的世間固然不住著,常樂我淨的涅槃也不住著,因此名為無住處涅槃。得四智圓明,完全了知第八識真如的所有體性與功德力,具有無邊法力,能夠隨意利益救度十方一切有緣眾生。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不走小乘佛法的修行人所行法門;換句話說,小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入滅,得少為足,出於三界,無有度眾的慈悲心;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成佛,無邊法力,常住三界,具大慈悲廣度眾生,以是不論在智慧、能力、悲心、福德,與功德,各種方面來看,阿羅漢的修證遠不及菩薩的修證結果。[7-8]
如來藏學派
除了上述四種涅槃之外,尚有一種大涅槃,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為如來的法身。《勝鬘經》:“法身即如來大般涅槃之體。”大涅槃是諸佛的法界,是諸佛甚深的禪定,也就是“常樂我淨”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證。《法華經》:“惟如來證大菩提,究竟圓滿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大乘“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來常住;第二,涅槃“常樂我淨”;第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乘“涅槃”主張“真空妙有”。大乘“般若”明無我,講 “真空”;大乘“涅槃”示真我,講“妙有”。由於此“有”不是對立的現象之有,故稱“妙有”。從大乘思想的發展看,大乘《涅槃經》出現在般若、法華、華嚴等大品類經之後,以對治認為“涅槃”是永遠沉寂的消極涅槃觀。
3
涅槃典籍
《大乘起信論》稱:“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佛教大小乘對涅槃有不同的說法。一般分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兩種。一個修行者證得阿羅漢果,這時業報之因已盡,但還有業報身心的存在,故稱有餘涅槃;及至身心果報也不存在,稱無餘涅槃。
《肇論》:小乘以“灰身滅智,捐形絕慮”為涅槃,是為有餘涅槃;
《中論》等則以“諸法實相”為涅槃,是為無餘涅槃。
《楞伽經》說:由 於“眾生畏無我”;為了“攝引計我外道”,所以方便說有如來藏。眾生迷了如 來藏,受無量苦;若悟了如來藏,便得涅槃,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淨功德,圓滿的顯發出來。
《阿含經》中,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鄉,入了涅槃。他的弟子均提沙彌,如 法的火化了以後,把舍利----骨灰帶回去見佛,非常的悲傷。佛就問他:“均提 !你和尚入滅了,他無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廣的智慧,也都過去而沒有了嗎”? “沒有過去”。“既然生死苦滅去了,一切清淨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這 是同於大乘涅槃,具足功德的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