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上處經》是南北朝時期佚名編寫的佛經,約出於建武元年(317)至元熙二年(420)之間。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佛說無上處經
- 作品別名:無上處經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類別:佛經
- 卷數:1
《佛說無上處經》是南北朝時期佚名編寫的佛經,約出於建武元年(317)至元熙二年(420)之間。
《佛說無上處經》是南北朝時期佚名編寫的佛經,約出於建武元年(317)至元熙二年(420)之間。內容簡介本經記述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對諸比丘說"三無上處"(指三皈依處,即皈依佛、法、僧)理論。1版本信息本經最初是作為...
是等眾生非佛弟子佛非大師非歸依處。如是人等已住愚盲。必墮,怖大之中。於曠野地更入黑穢棘刺稠林。以生死縛作於後際。落闡提網不能自出。著斷無者亦有二種。一者行無方便。二者行有方便。行無方便復有二人。一者在佛法外九十六種異學外道。如支羅歌波育婆等。二者在佛法中能生信心。堅著我見不愛...
《佛說處處經》是東漢安世高翻譯的佛經,於建和二年(148)至建寧三年(170)之間譯出。內容簡介 本經記述佛陀行事的因緣和弟子修行的雜事。版本信息 通行本,本經最初是作為"失譯經",著錄於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四《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之中;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卷四始將它列為安世高譯;唐智升《開元釋...
佛說無上依經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校量功德品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婆伽婆。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悉是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舍諸重擔獲得己利。盡諸有結其心善得解脫善得自在。善通奢摩他毗缽舍那。其名曰淨命阿若憍陳如。淨命馬勝。淨命賢勝。淨命婆沙波。淨命...
佛說無常經 附一:臨終方訣 若苾芻苾芻尼。若鄔波索迦鄔波斯迦。若見有人將欲命終。身心苦痛。應起慈心。拔濟饒益。教使香湯澡浴清淨。著新淨衣。安詳而坐。正念思惟。若病之人。自無力者。餘人扶坐。又不能坐。但令病者。右脅著地。合掌至心。面向西方。當病者前。取一淨處。唯用牛糞香泥塗地。隨心大...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是翔公創作的宗教哲學類書籍。內容簡介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億,學無學皆阿羅漢,有為功德無為功德,無學十智、有學八智、有學六智,三根十六心行,法假虛實觀、受假虛實觀、名假虛實觀,三空觀門,四諦十二緣,無量功德皆成就。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
如虛空眾生性、佛智慧、法界無處不至,一切眾生皆得蒙益;菩薩所作功德亦復如是。至一切處利益眾生。以無依著故;以願方便力故。善男子,菩薩能如是行功德與虛空等。”。對於未發菩提心菩薩,佛也為我們準備好了修行的法門。如《佛說須摩提菩薩經》里:“佛語須摩提。菩薩復有四事法。得化生千葉蓮華中立法...
佛說百佛名經一卷收錄於乾隆大藏經大乘單譯經·第0407部 隋北天竺三藏法師那連提耶舍譯 內容簡介 共一卷,那連提耶舍譯,今收錄於乾隆大藏經大乘單譯經·第0407部經中列百佛之名,謂受持讀誦諸佛名號而思惟讚嘆者,能得現世安穩,遠離諸難,消滅諸罪,於未來世得無上菩提。簡介 根據各經錄所記載,歷來經典中...
佛徒不讀《大經》故;不弘《大經》故;《大經》無完本,而又不能遍觀各種原譯故;三家節會之本,又悉未能盡美盡善故。此吾師兄蓮公所以謝絕萬緣,掩關數載,千研百考,稿經十易,成為會集一本之總因也。其本為何?即《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也。或曰:此本一出,各譯將廢。余曰:原...
縱廣多嚴飾 有情無諸惱 迦葉波佛父 穌沒囉賀摩 母立沒囉賀 摩虞缽多名 訖里計國王 都波羅奈城 其中諸眾生 晝夜常安隱 我今所生處 淨飯王為父 摩訶摩耶名 城名迦毗羅 如是正等覺 七佛諸如來 父母及國城 分別名如是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苾芻眾言。汝等諦聽。我今復說七佛如來聲聞弟子。...
《佛說吉祥經》是著名佛教學者、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李榮熙居士從《南傳大藏經》中譯出,譯者在附言中寫道:巴利文《吉祥經》是南傳佛教各國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佛教僧俗信徒日常念誦經文之一。經文列舉的十一種吉祥,概括了做人的方方面面,我們依之而行,便無往不勝,無處不安,無時不順。漢譯現代版 編輯 《佛說...
“說”,就是講話的意思。有“能說”和“所說”兩種意思。“能說”是指能說法的人,但是在這裡是專指釋迦牟尼佛;“所說”是指佛所說的道理教法,也就是這部《八大人覺經》的義理。把“佛說”兩個字合起來講,這部經是釋迦牟尼親口為我們宣說的,是佛證得無上菩提所說的。真實言語,不是天人、二乘、...
若人聞此般若波羅蜜經一四句偈。得八萬俱胝那由他恆河沙等如來恭敬供養。何況解義為他演說。彼人持經之處如佛塔廟。一切天人阿修羅等恆來作禮。若人流通此經展轉讀誦。獲宿命智慧型知過去俱胝劫事。一切眾魔諸惡患難皆不能侵。常有四大天王及諸賢聖而作衛護。彼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一切諸佛及大菩薩俱來...
佛說未曾有經 《佛說未曾有經》是一本宗教哲學類書籍。圖書簡介 一卷。後漢失譯師名。爾時佛告尊者阿難。汝諦受持此經。阿難白佛言。受教世尊。此名何法。我等如來法中當云何受持。佛告阿難。此名未曾有法。
佛說信佛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相關內容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阿拏迦城庵羅園中。與大眾俱。爾時尊者舍利弗。食時著衣持缽。入阿拏迦城。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復還本處。收衣洗足。敷座而食。飯食訖已。往詣佛所。頭面禮足。於一面立。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
佛說數經,全一卷,自大藏經中阿含部上。西晉法炬譯出。佛經簡介 佛說數經,佛經名,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佛經原文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東園中鹿講堂。彼時數婆羅門。中食後行彷徉。而行至世尊所。到已共世尊而相慰勞。而相慰勞已卻坐一面。彼數婆羅門卻坐一面已。白世尊曰。此瞿曇。我欲有所問聽我...
“四念處”在早期的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北傳漢譯的《念處經》及南傳巴利文第二十二經均有敘述。要義為如實觀察,即“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但是在後期佛教,四念處被窄化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過去諸佛、辟支佛及阿拉漢以四念處這條道路超越輪迴苦海。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爾時佛告堅意菩薩。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薩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薩。乃能得是首楞嚴三昧。爾時名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此彌勒菩薩一生補處。次於世尊。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彌勒得是首楞嚴三昧耶。佛言。名意。其諸菩薩得住十地一生補處受...
無量壽經 曹魏康僧鎧譯 無量壽如來會 唐菩提流志譯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趙宋法賢譯 ○自漢迄宋同經異譯可考見者凡十有二,近代流通唯此五本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法名慈濟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發大誓願第六 法藏白言:唯願世尊,大慈聽察。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
彌勒菩薩摩訶薩,又名阿逸多尊者,是繼 釋尊 之後的下一位世尊,民間稱之為未來佛。關於彌勒菩薩主要有《佛說彌勒下生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佛說彌勒上生經》這三部佛經統稱為“彌勒三經”,是修學彌勒法門的重要經典。作為一生補處菩薩,彌勒菩薩在滅度後,距離成佛之時尚遠,所以就上生至欲界第四天...
《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中,維摩詰以‘默然無言’詮示‘入不二法門’之境界,亦為真實理境不可說之一例。艘【人物】廣大數字的意思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阿僧祇品第三十爾時,心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演說阿僧祇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
但是傳承脈絡清晰。媒體評論 佛法之妙,莫要於淨土。淨土之妙,莫要於持名。持名之妙,莫要於小本阿彌陀經。——漓益法師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契理契機,至頓至圓,洵為利生唯一無上法門。念佛法門,根本妙諦,在淨土三經。——印光法師 目錄 佛說阿彌陀經 附錄 佛說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佛經 ...
得聞如是佛所說經,違逆不受。而作是言:‘此非佛說’,教語餘人。何以故?破戒比丘不樂修道,修道比丘不逆佛語。此皆破戒愚痴惡法,謂心不信,違逆佛語。如是比丘自知有過,但生瞋恨憍慢狠戾p87,惡邪慢心,謗佛法佾。舍利弗,隨此比丘聞是諸經違逆不信,心不通達無上菩提,教語諸人‘非佛所說’,...
據此,凡與“觀待”、“作用”、“證成”、“法爾”四種道理“不相違背,示現宣說,是名為處”,略稱“四處”;反之,名為“非處”,又稱“四非處”。具體如《佛說四品法門經》等說:“非處法者,謂身口意造諸不善業而獲所樂善果報者,無有是處”;“言是處者,謂身口意造諸善業而獲所樂勝妙果報...
“淨土三部經”之一。全稱《佛說觀無量壽經》,亦名《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經》。一卷。西域僧人畺良耶舍譯。是經因阿闍世王欲害其父,並幽其母,其母厭棄婆娑惡世,願生無憂惱處,釋迦牟尼佛即為其母韋提希說西方阿彌陀佛國土莊嚴,並授以往生淨土的條件和十六種觀法,觀成即得往生。此為修淨土者...
一切佛都具有十大名號,又稱如來十號、十種通號。出自《佛說十號經》,歷代祖師所闡述,皆依此經義。此十號為:(一) 如來(梵Tathāgata ),音譯多陀阿伽陀,無有虛妄,名如來。謂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之意。如來之義有三:謂法身、報身、應身也。《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法身如來也。
唐密、藏密對此佛性也賦予很多不同的名稱。總之,如永明延壽大師所說,千經萬論、宗門教下安立的百千名號都是在詮釋佛性。論中圍繞佛性如來藏宣講了七個內容:一、具八種功德的究竟皈依處佛寶;二、具有六種功德的法寶;三、具有六種功德的僧寶;四、又以三理、十義、九種比喻宣說了全論的核心——如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