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的民間故事》是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廣錩、任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經中的民間故事
- 作者:方廣錩、任遠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9年
- 定價:3.85 元
- ISBN:9787500405757
《佛經中的民間故事》是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廣錩、任遠。
佛經中的民間故事 《佛經中的民間故事》是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廣錩、任遠。
《佛經故事與中國民間故事演變》是2012年6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守華。內容簡介 《佛經故事與中國民間故事演變》以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就佛經故事隨佛教傳入中國,並對中國民間故事的豐富與發展所起到的作用,進行了頗為翔實的分析與考察,從中清理出諸多具體故事發展變化的來龍去脈。對了解中國民間...
廣義是指佛經中的一個部類,包括所有講述釋迦牟尼前生事跡的作品;狹義指南傳巴利文佛典小部中的一部佛經,它將一些講述佛陀前生事跡的故事編輯在一起,共有547個。它不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時間古老、規模龐大、流傳極廣的民間故事集。故事文學有人類集體創作和普遍流傳的特點,其中既蘊含著人類的“集體無...
本生是《本生經》的簡稱。《本生經》是印度的一部佛教寓言故事集,大約產生於公元前三世紀。在宗教範疇,本生即指三藏經典中的通俗讀物,是普通信眾的"佛經"。引證解釋 本生是用古印度的一種方言——巴利語撰寫的,主要講述佛陀釋迦牟尼前生的故事。按照佛教的說法,釋迦牟尼在成佛以前,只是一個菩薩,還逃不出...
“哪吒鬧海”的神話傳說故事在中國民間各地廣為流傳,該故事出現於古代多部文學小說與戲曲形象,上海美術電影公司亦將此神話題材納入製作當中,以1979年的經典老電影《哪吒鬧海》為代表作品,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故事梗概 傳說托塔李天王在陳塘關作總兵時,其夫人生下一個肉蛋。李天王認為是不祥之物,於是一劍劈開,卻...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我國人民旆要信仰教。佛話是以佛為軸心的故事民間敘事作品,是民眾口頭流傳達室的有關佛祖、菩薩、僧徒及寺廟、佛教哭物、風俗等民間故事或傳視。在這此佛話故事裡,人類創造孽一個超自然的幻相世界,人們在這個神奇虛幻的世界城寄託自己的理相和希望。佛話不是佛經,它是民間故事和...
民間傳說莊周修仙未成回家途中被觀音菩薩化身的年輕寡婦度化試妻後了徹無常終成大道,據學者研究莊子其實是孔子弟子顏回的傳人。莊子試妻的故事很受民眾歡迎,近代被改編為京劇《大劈棺》,又被搬上銀幕,叫《莊子試妻》,是最早的港片。如今又有美國版的話劇,德國版的歌劇,都叫《莊子試妻》,據說表現的是東方式...
《佛教故事經典(一)》是2009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大寧。本書中的100個故事,取材於佛家的經典典籍,或佛學文學,或關於佛教的民間傳說,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隨緣、度己度人等佛學思想。內容簡介 《佛教故事經典(一)》是一本指導如何改造心靈、改變命運的書,協助走向光明與幸福...
佛經記載,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救度芸芸眾生,發下十二大宏願,其中第二願便是“常居南海願”。那時候的南海瘟魔遍布,疫疾虐行;百業凋敝,民不聊生。南海龍王第五子聖衍慈悲心腸,廣有財智,感知觀世音菩薩有此宏願,主動叩拜觀世音菩薩座前,願化為鰲龍,馱觀世音菩薩橫越萬里波濤,為觀世音菩薩赴南海...
有關觀世音的著述很多,但多為難懂的佛教典籍或零散的民間故事。直到清末民處,曼陀羅室主人的這部作品開始系統地將觀世音的身世和傳奇衍變成小說形式,著重介紹了觀世音不凡的身世,歷盡千般磨難的修行經歷和大慈大悲、濟世救人的傳奇事跡,從而超出一般的佛經演繹而成為一部動人的故事,更具文藝色彩和感染力。本書...
本書以通俗,生動的藝術形式,講述佛經記載的有關釋迦牟尼教化眾生、濟世度人的故事;佛教諸神懲惡揚善的動人傳說;妙趣橫生的佛教義理故事和富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佛教僧人的軼聞、掌故;中國有關佛教的民間傳說和趣聞。目錄 神佛傳說 佛祖降生的傳說 小知識:釋迦牟尼 少年釋迦的故事 小知識:臥佛 釋迦出家 小...
關於千手觀音的來歷,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傳說古代興林國妙莊王有三位美麗的公主。大公主叫妙金,二公主叫妙銀(也有一說為大公主叫妙音,二公主妙緣),三公主叫妙善。妙善自幼出家修行,父王不允準她去,她便偷跑遁去。妙善所在的廟裡有500個和尚和尼姑,妙莊王一氣之下,一把火把焚燒了這廟院...
目連故事出於佛經。目連是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目連戲中的目連成了中國的和尚,俗名傅蘿蔔。戲中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都是中國的。從中可探討佛教傳入後中國化的過程和原因。印度佛教是出世的,僧尼出家後不認父母、不拜君王。佛教入中國後變成入世的。提倡信徒諸惡不作、諸善奉行、忠君孝父母。目連僧是個孝子...
如排在佛教二十位“諸天”中第十九位的“娑竭龍王”,儘管是中國傳說中掌管水蛇的海王,也要以護法神的身份供奉和護持佛舍利、佛經等佛的“法寶”。西晉竺法護譯的《海龍王經》里,還講了一個龍王請佛到大海龍宮受供養,並請“世尊及大眾”諸佛為其“無數眷屬”說法的故事。二是興雲布雨,消災彌難。《華嚴經...
於是小龍女幫助觀音承擔了救助海難的職責, 民間故事有許多這方面敘述。相傳北宋年間,觀音帶著徒弟龍女和善財兩人乘坐祥雲,出席完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後準備歸去。他們在路過莆田湄州的海域時,突然發現海中有股黑色煞氣,自海面直衝天頂,詭形異狀。觀音帶著徒弟靠近一看,原來是湄洲灣海有艘漁船上漁民落入海中央,有...
《孔雀王經》、《大雲經》、《僧護經》等佛經均載有龍王護持佛法的故事。又說龍的同類很多,《最勝經》載有七龍王,《法華經》載有八龍王,《華嚴經》載有十龍王,此外還有八十一龍王和一百八十五龍王之說等。從這些可以看出佛教利用了龍的威儀來為自身說法,也說明了龍王由龍到龍王的佛教淵緣傳承轉移關係。接...
由於佛教文獻的傳播,唐宋以降文學和民間傳說里關於龍的故事就多了起來。 中國的龍是在陸地及其上空, 故《易》有“見龍在田”、“飛龍在天”、“龍戰於野”等說,印度那伽多與水相關,水中之“龍”多淵源於印度。龍的眷屬之泛化和作為水神的龍王及所住“龍宮”之出現,與貫穿印度諸宗教的“龍”神話有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