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宗祠,俗稱余隘祠堂,坐落在寧波市江東區朝暉路往北延伸段,甬江南岸的冰廠跟。1993年,余氏宗祠被江東區人民政府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氏宗祠
- 俗稱:余隘祠堂
- 位置:江東區朝暉路
- 始建:南宋
余氏宗祠,俗稱余隘祠堂,坐落在寧波市江東區朝暉路往北延伸段,甬江南岸的冰廠跟。1993年,余氏宗祠被江東區人民政府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余氏宗祠,俗稱余隘祠堂,坐落在寧波市江東區朝暉路往北延伸段,甬江南岸的冰廠跟。1993年,余氏宗祠被江東區人民政府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余氏宗祠 俗...
余氏宗祠位於廣東東莞市余屋村,是一處始建於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余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長53米,寬17.4米,總面積約922平方米。
余氏祠堂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洋港鎮的潮坑村。建於明代,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正南向,共有上下四重:上重為正廳,左右各一房,前有青石台階、天井,兩旁各一...
余氏宗祠,浙江紹興縣冢斜古村。始建於1760年,地處紹興縣稽東鎮車頭村,離市區30餘公里,北靠大龍山,南臨舜江,自然景觀十分優美。 [1] 中文...
此聯為江西省武寧石渡鄉余氏宗祠聯。上聯典指北宋時期的曲江人余靖,以直諫著名。下聯“長茅”為地名,處於修水、武寧兩縣間。余姓字輩排行 ...
饒平余氏大宗祠,又稱敦本堂,坐落在廣東省饒平縣縣城黃岡鎮南門附近。該宗祠落成於明洪熙元年(1425),雖歷經近600年的風雨滄桑,幾度修繕,但仍保存著始建年代的...
余氏宗譜宗譜介紹 編輯 余氏宗譜,又稱合肥余氏宗譜。党項後裔家譜。元代党項人余闕後人修。最後一次為1930年修,1931年刊印。木刻本,共27卷,每卷1冊,包括卷首上...
乙未(公元755年)自福建建陽南遷,開基至今1255年,成為福建余氏的開基祖,蟬林祠由余煥第五代孫余褐創建於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奉祀始祖余煥及余褐的宗祠。
高陽余氏祠堂編輯 鎖定 討論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坐落在永春縣桃城鎮洋上村 [1] ...
保留了從元代至現代600多年安徽省安慶、桐城一帶党項族余氏後裔的傳承關係。和合肥余氏宗譜互為補充,是研究党項族後期歷史和民族消亡的重要資料。 [1] ...
芝山祠,又稱余氏宗祠,位於古田縣鶴塘鎮芝山村。始建於明弘治十二年(1499),清雍正元年(1723)、1986年兩度重修。中文名稱 芝山祠 地理位置 古田縣鶴塘鎮芝山村 ...
大冶海螺山下余莊余氏宗祠 詞條標籤: 景觀景點 , 地理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v小小人 突出貢獻榜 Hero丶Ba...
著名古祠堂 汪山村祖堂 古祠堂名錄 九江市 九江開發區 古祠堂名錄 修水縣 古祠堂名錄 武寧縣 著名古祠堂 石坑傅氏宗祠 洞口余氏宗祠 ...
福清蘆華余氏祠堂位於福建省福清港頭鎮蘆華村,蘆華“余氏祠堂”始建於北宋靖康年間(公元1127年),是福清比較久遠的幾個祠堂之一。
余廿四生4子,長子余卅一於南宋末或元初,分支定居於上井村龍身侖,建祠堂曰“種德堂”;次子余卅二分支至管前鎮南華山(今南華村)定居;三子余卅三分支至當時縣...
祠堂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福清最早的祠堂始建於哪朝哪代已無從考證。現存的祠堂大都經過重修,能保存舊貌的幾乎沒有。福清有幾座祠堂始建於宋代,算是...
我泰忠公而下有由余公,乃我余姓受姓始祖也,由余公而下有寧仲、韶仲、杭仲兄弟三人,由長茅散居各郡。由我祖韶仲公位下十三世孫叔武公居岡頭山,生邦佐、...
西南余氏部分字輩。主要是收集整理有關余氏家族的資料信息。主要是重慶,四川,貴州等地的余氏家族。從中可以了解到姓氏余的由來,也可以了解一些與之有關的傳說,...
在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丁屋村。始建於明朝景泰(1450~1461)年間,清朝光緒九年(1883)重修,現存良好。在東莞素有“三間祠堂、四間廟”之說,歷代傳聞,“丁氏祠堂...
《珠溪余氏族譜序》出自於吳文正集/卷三十二。華蓋山之東麓,有脩谷曰珠溪,余氏一族居之,靡它姓間雜且三百年矣。其初一人之身,蕃衍至二三百戶六七百口,雖...
禪林祠,又稱余氏宗祠,位於古田縣杉洋鎮北的獅岩山上。創建於宋景德四年(1007),元初部分建築被兵火所焚,元至大元年(1308)重修,明永樂元年(1403)重修後殿,改...
水頭余氏宗祠內堂台頭余氏宗祠官南余氏宗祠台門懷溪余氏宗祠顯橋佘氏宗祠內堂鶴溪南山余氏宗祠埭頭余氏宗祠台門缸窯余氏宗祠台門缸窯余氏宗祠內堂...
余復在杉洋余氏宗祠左側建“科名閣”,將書寫列祖列宗名諱、科第與仕宦之木主擺置閣中。後又在寧德縣城南辟園構軒,觴詠其間。約七八年後,他病逝於寧德縣城...
原是余靖祖孫幾代的祖居,後人將祖居改建為祠堂,供奉祭祀余靖,是為余忠襄公祠,到80年代,該祠因歷史原因已改為民居,香港余氏宗親會花巨資將原址購回,重建為...
南關許余氏祠堂、安徽無為濡須朱氏宗祠、福建上杭李氏宗祠、貴州平越奚氏宗譜、山東半島宋氏宗祠、廣東陸豐蔡氏宗祠、江蘇江陰蔣氏宗祠,而這其中又以上杭李氏宗祠為...
民國32年天旱,家鄉饑荒,到處餓殍,他爭取華僑胞弟資助,在家鄉余氏宗祠前施粥三天。以後,又協助募捐興建金湯學校和湯坑中學。在籌建湯坑中學時,自己捐輸之外,致函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