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余承勛
- 字號:懋功
芳池 - 出生地:青神縣
- 出生時間:1493
- 去世時間:1573
- 主要作品:《青神縣誌》
成就和事跡,明史記載,家族關係,文物及墓葬傳說,
成就和事跡
余承勛回青神後,感於縣城北沿途10公里之鴻化堰渠已淤騫毀塌,農田飽受天旱之苦,便與兩道州牧(知州)共議,發動一州兩縣之民眾、修復鴻堰,致使青神縣城南北20公里數千傾農田得以引水灌溉。
後,青神知縣聘余承勛修纂《青神縣誌》,於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成書,共7卷。此書現已散失,僅淅江寧波天一閣尚收藏殘本3卷。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余承勛受馬湖知府之聘,修纂《馬湖府志》,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成書7卷。今寧波天一閣尚收藏刻本1部。
余承勛一生除編修國史、方誌外,所著詩文甚多,現存遺著有:《青神考》、《南安考》、《眉山蘇氏祀田記》、《游峨眉集序》、《井研四李祠記》、《西眉郡縣誌》10卷等文集。為世人留下了可貴的歷史資料。他編纂的嘉靖《青神縣誌》7卷,已查實翻拍3卷,對後人研究青神歷史、振興青神經濟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四川省青神縣誌》第三十一編·人物617頁。)
明史記載
據《明史》記載:子寰,舉進士,終戶部員外郎。寘,就武廕為錦衣千戶,終指揮同知。曾孫承勛(實為余祥曾孫)、承業(實為余祥曾孫),皆進士。承勛,翰林修撰。承業,雲南僉事。(《明史》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六十六·餘子俊傳。)
家族關係
余承勛,南平王鐵木健七世孫,根六公余德成六世孫,余永泰玄孫,余祥之曾孫,餘子偉之孫,餘子俊之侄孫,余寰次子,兄余承恩,弟余承業,長子余莘、次子余蓮、三子余芾、四子余茹、五子余芬,孫余省發、餘光發、余長發、余時發、余驥發、余驗發等。
副室妻夏氏,生於弘治乙卯年(1495年)七月十五日丑時,卒於萬曆辛巳年(1581年)七月十一日已時,葬龍女山(今青神縣龍女寺附近)。生四子余茹、五子余芬。
文物及墓葬傳說
余翰林(余承勛)在青神最為知名的有兩件事:一是他使用了最早的竹編製品。明代時期,京城尚未有竹製品,但余翰林進京做官時,帶過去的生活用品全是竹編品,如今這套竹編作品收藏於瀋陽故宮博物院,現在青神的竹編推廣者都曾專門為此尋訪。
明代“正德”辛未(1511)邑人余青野(余寘,餘子俊的兒子,翰林修撰余承勛的伯父。)在中岩風景區里伏虎台的題刻“伏虎”與“無盡堂”兩局石刻紀念,現存蒼壁之上,字跡完整明晰。
余承勛墓到底在哪?自古以來人們都充滿了好奇,青神縣內凡與余翰林墳墓相關的地方,都被盜毀,但其墓究竟埋在哪裡,至今是個謎。
青神縣清代縣誌記載:余承勛墓在縣東南五里芙蓉溪,即今天的白果鄉象鼻寺岩下;而民國時(1934年)《余氏族譜》又記載,余承勛墓在漢陽金馬山,據當地老人回憶,余承勛的原碑很高大,其後人見墓葬碑文經過日曬雨淋,剝落損毀嚴重,便在民國年間(1932年)為其重新立碑,而這正為最近發現的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