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山路西延工程
- 地理位置:蘇州市高新區
- 長度:4.53 km
- 起點:何山路-湘江路交叉口
- 終點:龍池西路-馬澗路交叉口
道路意義,道路技術,項目落實,
道路意義
項目建成後沿“何山路—龍池西路—馬澗路”形成太湖大道分流通道,並連線貫通西部新城、白馬澗片區、楓橋街道至姑蘇區,進一步加強西部新城與東部組團之間的聯繫,是推動區域發展的推進器和最佳化交通環境的強心劑。遠期將繼續往西延伸,連線玉屏路-太湖大道南線,形成蘇州市的一條通達太湖的東西向主幹路通道。
道路技術
- 明轉暗挖,淺埋小淨距隧道施工的突破性套用
為回響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號召,並保障白馬澗、花山風景區的生態環境,本項目在毗鄰景區段落以隧道形式、暗挖工法穿越龍池東路山丘。
在穿越龍池東路山丘段受地形地質條件客觀限制,隧道設計埋深淺、淨距小,為典型的大斷面偏壓淺埋小淨距隧道,若根據規範設計採用常規的中隔壁法會面臨洞內施工空間狹小、進度緩慢、中隔壁拆除費時費力等問題。
本項目創新提出了“台階+微樁”工法,採用三台階法施工,每台階開挖後在初支鋼拱架的拱腳處設定斜向下的鋼套管,形成穩固的初期支護體系確保施工安全。該最佳化工法在江蘇省為首次利用,項目組在施工過程中,採用專業設備監測採集數據,一方面保障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另一方面為創新研究提供了支撐,可進一步完善偏壓淺埋小淨距隧道圍岩支護結構的相互作用理論,為後續同類項目提供理論指導與案例參考。
- 大處著眼,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同時,本項目隧址區經過市級文保單位魏了翁墓,為了儘量避免或減小基坑對墓體影響,進行了專項設計,最終採用擾動程度最低的上部吊腳樁+下部放坡開挖並噴錨防護方案。
- 提質增效,海綿城市運用及BIM正向設計
本項目遵循“滲、滯、蓄、淨、用、排”海綿城市六字方針,綜合利用人行道透水鋪裝、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線性排水溝等海綿設施,保證儘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滲,補充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從而使城市水文生態系統形成良性循環。
率先採用BIM設計進行組合工法隧道設計、地下立交設定、隧道斷面、大開挖和豎直基坑的比選,套用了隧道BIM參數化正向設計方法和基坑開挖仿真模擬,並通過BIM+GIS地理信息平台實現了各專業之間的設計成果共享和傳遞,提高設計溝通效率,推動項目高效優質落地。
項目落實
何山路隧道自2010年開始前期研究,至2021元旦正式投入使用,十年磨一劍。項目通車至今運行狀況良好,已成為溝通高新區東西部、分流太湖大道的第二通道,在完善區域組團道路網路、提高組團之間便捷性、支撐區域間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此過程中,項目組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落實先進的市政工程設計理念,革新設計手段,並積極配合業主、施工、監理單位處理後期產生的問題,在不同施工階段多次組織設計回訪,對現場存在問題進行討論總結。終以逢山開路的闖勁、遇水搭橋的心勁打造出蘇州第一條多工法轉換、多斷面變化的城市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