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季元

姓 名:何季元學 籍:黃埔軍校十七期

字 號:不詳

黨 派:不詳

籍 貫: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

軍 銜:不詳

生 卒:不詳

軍 職:不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季元
  • 學 籍:黃埔軍校十七期
  • 籍 貫: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
  • 性別:男
簡介,黃 埔 檔 案,

簡介

姓 名:何季元學 籍:黃埔軍校十七期
何季元何季元
字 號:不詳
黨 派:不詳
籍 貫: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
軍 銜:不詳
生 卒:不詳
軍 職:不詳

黃 埔 檔 案

“‘七七’事變,改變了我的人生軌道。我被迫放棄學業,棄筆從戎,進入了黃埔軍校,但我從不後悔。”現任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的何季元老人今年已82歲高齡,是黃埔軍校17期學生。
1938年,廣州淪陷。危險逼近眼前,何季元當時讀中學,他和同學們的愛國熱情被激發出來了,積極組織參加抗戰宣傳,從清晨起就走上街,喊抗日口號,唱《義勇軍進行曲》等抗日歌曲,還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夜光杯》等抗戰街頭劇,並向社會募捐,以送給中國軍隊買飛機。
1939年他中學畢業,當時的中山縣快要被日軍攻下,炮彈已經打到鎮裡。
作為學校抗日積極分子,他可能會受到迫害,祖父勸他迴避,於是他通過封鎖線,到達粵北地區。在始興,他聽到黃埔軍校招生,何老決定和其他兩個中山的同學一起去報考,他們仨從此與黃埔軍校結下了不了緣。
他們進入位於廣西桂林的黃埔軍校17期,與2000多學員一起開始艱苦的訓練,其中以來自兩廣的較多。何老還清楚地記得當時軍校的一副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莫入斯門。”
何老回憶,抗戰中的軍校不僅訓練很辛苦,生活尤其艱苦,但同學們都咬牙挺住。軍校學生不許留髮,剃光頭後,何老暗自發誓:不打敗日本侵略者,不再留髮。
學員們喊出各種的口號,諸如“抗戰必勝”、“挺起胸膛,豎起脊梁”之類,互相激勵訓練、學習。他們的老師都是先期的黃埔同學,要求非常嚴格。除了木馬、單槓、浪橋、跳台、天橋等體能訓練項目之外,學校開設很多學科,有地形學、射擊學、築城學、測量學、戰略戰術學習等等。
同學們的糧食和肉菜供應不足,一周只能吃兩三片豬肉,因此大家都很餓,以蘿蔔苗當菜吃,但在訓練時誰也沒有絲毫懈怠。
自從別家後,何老與家裡失去了聯繫,直到兩年多後才得知親人已經死的死,逃的逃,天各一方。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們也遭遇相似,家鄉也給日本人占領了,所以大家恨透了侵略者。大家時刻關注抗日戰況,無論訓練有多艱苦,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打退堂鼓。蔣介石、白崇禧等一些中央要人和抗日名將張治中、馮玉祥都曾到校演講過,激勵了同學的士氣。
1941年10月,何老從軍校步兵科畢業。當時,盟軍給中國送來一批大炮支援抗日,中國軍隊急需炮兵幹部。於是,黃埔軍校委託貴州炮兵學校,從何老那一批學員中選了300人培訓,學習俄式炮、日式炮、馭術、通訊、測量等炮兵技術。10個月後,他們畢業了,終於走上了抗日前線。
1942年秋天,軍校結業,何老被分派到粵北前線第六十二軍。
兩年後,六十二軍與倭寇在湖南衡陽一帶展開激戰,大批官兵以身殉國,與他一起畢業的校友何冠雄,就在戰鬥中犧牲,年僅22歲。
一次在進攻衡陽的制高點時,何老發現2000米外有一小土屋有敵人,估計是個指揮所。他測量出目標、方向、距離、高低後報告,連長下令舉炮射擊,炮彈威力為半徑2.5米,炮鏡中可見敵人人仰馬翻的狼狽狀。“血債血償!”這個念頭立即閃過他的腦海。
最令何老感動的是,1945年11月六十二軍奉命接收台灣的情景。
“我們在台灣高雄港登入那天,台灣同胞在港口燃放炮竹,夾道歡迎。”說到這裡,何老興奮地揮舞著手。
日本侵略者被打敗,何老實踐了自己的誓言。“我的頭上不再童山濯濯了。”何老笑眯眯地摸了摸自己的頭。
1949年,何老參加了傅作義將軍領導的北平起義。從此,他走入人民軍隊,成為解放軍院校軍事教員和教育參謀。
他後來擔任了四屆的廣州市政協委員,以及市政府參事。
1984年,在鄧小平同志建議下,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第二年,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發揚黃埔精神、聯絡同學感情、促進祖國統一、致力振興中華”,這24字宗旨表達了炎黃子孫的共同心愿,凝聚了黃埔人的共同期待。何老主編了《廣東黃埔》雜誌,為同學們開闢紙上憶舊訴情的園地。
歲月荏苒,滄海桑田,當年保家衛國的年輕戰士現在都成了耄耋老翁。同學會會員平均年齡超過80歲,還有三個人都做了百歲壽辰。而且,大家分散在世界各地,都想重敘舊情,在台灣和海外的校友尤其想回祖國看一看、走一走。
從1987年起,何老接待了數以百計的校友,其中許多是原國民黨將領。前年,何老與另外三位來自台灣和美國的黃埔同學在廣州共慶80大壽。
談起解放後與台灣同學的交往,何老還清晰地記得在1988年前後,台灣的同學來廣州,還嫌我們穿得土氣、衛生環境差,“但現在不少人到大陸買房、定居。”“天下黃埔是一家,”何老說,其實,不管身處何地,黃埔軍校的同學都是支持祖國統一的。何老最後對我們說:“如今,不管是身處何地的校友,祖國統一是我們的共同心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