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重離子碰撞中張量力效應的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大學,由郭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低能重離子碰撞中張量力效應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郭璐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
- 批准號:11575189
- 申請代碼:A2702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16-01-01 至 2019-12-31
- 支持經費:62(萬元)
《低能重離子碰撞中張量力效應的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大學,由郭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低能重離子碰撞中張量力效應的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大學,由郭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核子間的張量力是核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原子核結構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已經被廣泛研究,但長期以來它在重離子碰撞中的效應一直被忽...
《中低能重離子反應機制的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大學,由郭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項目將進行奇特核反應機制、超重元素合成機制以及核結構對反應機制影響的理論研究。重離子碰撞過程中核-核相互作用勢能夠為熔合反應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基於我們最近發展的一套沒有任何空間幾何對稱性的含時Hartree-Fock ...
低能碰撞 低能碰撞(low energy collision)是2016年公布的化學名詞。定義 在串級質譜系統中,離子以幾十eV動能與靶氣體碰撞以進一步碎裂產生次級離子的過程。出處 《化學名詞》第二版。
按照加速重離子的能量,核–核碰撞可有低能、中能和高能之分。20世紀50年代末期加速碳、氮、氧等原子核,開始了核–核碰撞的研究。到70年代初,低能核–核碰撞逐步成為人工合成超鍆元素的主要手段。一般的原子核具有複雜的內部結構,所以核–核碰撞的反應機制比較複雜。中、低能核–核碰撞可有準彈性散射、深度非...
同時,合成了重要的滴線核69Kr,並首次對其奇異衰變性質進行了成功的研究。首次建立了五種重要的缺中 子核素Er、Yb、Fr和0Ce的較完整的衰變綱圖,這也是我國科學家利用國內的實驗裝置首次完成的此類重要成果。在低能重離子核反應機制研究中,首次從實驗上證實了輕系統中存在的深部非彈性碰撞;提出並證實了非完全深...
將核反應過程中不同碰撞參數下的事件選擇後進行分析研究,不僅僅是分析方法和手段方面的突破,而且是對核物理問題研究本身的深入。確定核反應過程中的碰撞參數,可以區分核反應機制,另外,找到這種確定碰撞參數的方法又需要對核反應機制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在低能重離子核反應中,碰撞參數的不同,核反應過程有不同的方式...
在低於飽和密度區域,發展核結團模型,分析結團效應對不同的同位旋不對稱度的原子核(核物質)的影響,來進一步約束低密度區的對稱能。在高密度區域,研究張量力導致的短程關聯對於非對稱核物質的核子動量分布,平均動能和勢能的影響,特別是對核對稱能的動能和勢能部分的影響,澄清在不同密度下的一些起關鍵作用的物理...
此外,採用量子分子動力學對中低能重離子碰撞中用帶電粒子多重數來估計碰撞參數的正確性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由於帶電粒子多重數存在較大漲落而不能很好的對碰撞參數進行估算。在較高能量下,由於核子-核子碰撞作用變得更為重要,這種估計的正確性得以提高。此外,採用經驗的耦合道模型,對俘獲截面的激發函式進行了...
尋找夸克素物質和研究它的性質是當今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熱點話題。夸克素物質是一團由夸克自由度決定的系統,它可以理解成緻密核物質和夸克物質之間的過渡狀態,並且擁有這兩種物質的特性。實驗上可以利用重離子碰撞能量掃描(BES)來系統的研究相圖的這塊區域。本項目旨在利用超相對論加末態強子組合模型和RIHC的低能BES...
蘭州重離子加速器的主加速器SSC和注入器SFC於1988年建成,其主要技術指標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SSC與SFC聯合運行,可以把重離子加速到中等能量,用以開展遠離穩定線新核素合成、中低能重離子碰撞和熱核性質、重離子束套用等研究。1991年8月,原國家計委批准成立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
徐忠鋒長期致力於低能電子碰撞動力學、離子與物質相互作用、核物理及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人物經歷 1967年,徐忠鋒出生。1985年8月—1989年7月,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物理系,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89年8月—1992年6月,就讀於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畢業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992年6月,前往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物理...
李君清教授從事過原子核高自旋態,低能重離子深部非彈性散射,複合核反應,核裂變,中能重離子碰撞,原子核中的經典與量子混沌,原子核結構,近期從事超重核的合成機制與性質的研究。1980-1982年間到德國海德堡市馬克思?普朗克核物理所做訪問學者。其後曾多次訪問德國海德堡市馬克思?普朗克核物理所,法蘭克福大學理論物理...
詹文龍主要從事低能、中能、相對論性重離子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大科學工程研製,對重離子核物理和新核素合成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人物經歷 1955年10月,生於福建省廈門市。1974年7月——1978年2月,福建省廈門東方紙品廠工人。1978年2月——1982年1月,在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核物理專業學習。1982年...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低能重離子碰撞中多核子重排的動力學機制研究(No.12175064),2022.01.01--2025.12.31, 在研,主持。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重點項目,中子誘發Th-232、U-238裂變產物核產額分析的理論和實驗研究(No.U2167203),2022.01.01--2025.12.31, 在研,子課題負責人。3.湖南省教育...
參與了107號元素的新核素265Bh的合成實驗以及在RIKEN開展的110、111和112號元素合成的驗證實驗以及113號元素合成的實驗;在中、低能重離子碰撞機制反面,先後涉足重離子深部非彈性碰撞機制的研究、彈核碎裂研究以及多重碎裂過程的研究,尤其在多重碎裂的同位旋效應及核的液氣相變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中低能重離子核反應的同位旋效應和放射性束流物理的研究。主要貢獻 對中能重離子核碰撞產生的同位素分布及同位旋標度現象進行了系統的實驗和理論研究,曾理論預言不同同位旋炮彈產生的同位素分布存在強烈的同位旋效應及其消失的現象,與後來的實驗結果一致;對放射性核束引起的核反應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實驗...
研究方向 1、物理化學誘變的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研究低能N+離子束、同步輻射、航天衛星、稀土離子等誘變源,對細胞分裂行為、細胞代謝、細胞凋亡及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的誘變生物學效應;研究幾種誘變源和極端環境與生物體相互作用的特點規侓及誘變作用的細胞分子機制,以及對其具有重要套用價值的突變體的套用基礎研究。2...
(3)核探測器的研究,包括套用於各種核測量的探測器系統,如用於帶電粒子、gamma射線和中子的探測器,相關電子學、數據獲取和數據分析等;(4)對基本粒子中微子和暗物質的測量相關的探測器研究。主要從事中低能實驗核反應研究,包括中能重離子同位旋效應研究,巨偶極共振現象,放射性核束、奇異核引起的核反應研究,...
他領導建立並主管實驗室與工廠,指導大型科研項目,對低能粒子加速器物理技術與套用進行深入的研究。他同胡濟民主任等一起為創建中國核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培養了3000多名優秀的核科學技術方面的專門人才。1982年2月至1983年10月任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1983年7月至1986年2月為首任北京大學重離子物理研究所所長。...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低能區重離子物理及CSR探測器模擬研究”2007/01-2009/12,經費31萬元;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重大合作項目“STAR相對論核核碰撞物理研究與飛行探測器研製”子課題3“TOF刻度研究”,2006/01-2009/12,經費36.8萬元。論文專著 (1) A T0/Trigger Detector for the External ...
會被稱為等離子。當帶電粒子以小角度射入單晶中的一行行原子時,若粒子軌跡被限於原子的行和面之間,可使粒子射程比隨機方向射入時顯著增加,具有異常的穿透作用。可用於在矽和其他單晶中摻雜低能重離子,也用於分析晶體中的雜質原子。帶電粒子在物理學中是指帶有電荷的微粒。它可以是次原子粒子,也可以是離子。
陳佳洱長期致力於粒子加速器的研究與教學,是低能加速器物理與技術方面的學科帶頭人。人物經歷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0月1日,出生於上海。1950年,就讀大連工學院(即大連理工大學)。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由於全國大學院系調整,陳佳洱隨其專業從大連大學轉到了吉林大學。上大學三年級的時候,給他上原子物理...
當離子與中性粒子相碰撞時,離子從中性粒子中奪走電子,結果離子變成中性粒子,而原來的中性粒子變成了離子:(共振的)(非共振的)因此,好象離子的電荷轉移到了中性粒子。離子和中性粒子相碰時發生的電荷轉移,稱為電荷交換。電荷交換的幾率與碰撞粒子的性質及其相對速率有關。在受控熱核研究中,電漿的高速離子與低...
沈文慶在73MeV以下的12C+209Bi發射粒子研究中,證實低能核反應中有大質量轉移反應引起的a粒子發射,證實輕系統存在深部非彈性散射,並證實了有非完全深部非彈性散射的新反應機制。負責蘭州國家重離子加速器實驗區建設並組織一批實驗。在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用軟體修正方法獲得當時國際上最佳的質量與電荷分布,測到4個新...
我們主要開展STAR探測器的實驗分析,包括大橫動量下奇異粒子的產額和橢圓流研究以及兩或三粒子關聯和馬赫角的形成,同時結合實驗結果進行一些相關的理論研究。(二)放射性束物理研究是中低能核物理的前沿領域,利用具有高同位旋的放射性核束(RIB)來深入研究核的結構和反應。實驗表明,在極端同位旋條件下,核的基本結構...
同位旋部分具有時間依賴,能夠識別任何一個質子或中子。所有參數的運動方程通過變分原理得到。哈密頓量是有效的,因為核子間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強烈的短程排斥引起關聯,這種關聯不能通過試驗態|Q(t)>進行描述。而且強烈的張量力引起的自旋關聯性,只通過單一的斯萊特行列式表達是不充分的。FMD模型的基態即能量H(Q,Q)=H...
顏學慶長期從事離子加速器物理研究,在低能核物理和核技術領域開展了系統研究。人物經歷 1977年7月,顏學慶出生於湖南省永州市。1994年10月—1999年7月,就讀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1999年9月—2002年9月,就讀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重離子物理研究所。2002年9月—2003年11月,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
88. 石小明,李珂,聶艷麗,王純,張根發*,低能N 注入與γ輻射擬南芥生物學效應的生化遺傳分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5.41(2):185-189 89. 羅紅兵,趙奎,張根發,郭繼學,隨麗,倪嵋楠,孔福全,重離子對玉米自交系誘變效應的研究,2004 全國玉米種質、改良、創新與分子育種學術會議,北京,2004 90. ...
1999年以來從事強流離子RFQ加速器的研究,開展了RFQ束流動力學與射頻結構設計、加工工藝與調諧調試,以及相關的強流離子源技術、低能束流傳輸技術、強流束髮射度測量技術、加速器控制技術等研究工作,主持研製了中國第一個強流質子RFQ加速器工藝腔和強流離子束髮射度測量儀,並於2012年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強流氘離子...
這一實驗不僅證明了核內π介子的存在,而且還說明了在通常的低能核物理中,分子的自由度不能表現出來。另一個證明π介子自由度的是利用電子散射對³He形狀因子的研究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在電子與核的動量轉移過程中,越接近核中心區域,動量交換值越大,核中心區域是高動量轉移區,核的邊緣為低動量轉移區,而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