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位育中學是一所上海現代化寄宿制
高級中學。江澤民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70年耕耘,學校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出類拔萃的人才,其中包括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7人,著名大學校長26人。
“位育”一詞取自《
中庸》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李楚材先生把它表述為“生長創造”。
位育中學創辦於1943年,創始人是著名教育家
李楚材先生。1998年初高中脫鉤,位育中學南遷至華涇地區,成為上海現代化寄宿制高級中學之一。自1999年起,學校進入“創建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歷史階段,教育理念、教學質量又有大幅度提升,於2005年2月成為
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位育中學國際部設立在位育中學內。2011年5月位育中學被國際文憑組織授權實施
IB的大學預科項目(Diploma Programme)。位育中學成為滬上首家招收中國籍學生學習IBDP課程的公立市重點中學。位育中學國際部也成為同時提供IBDP、港澳台聯考、外籍學生學歷課程以及中國文化進修課程的綜合國際教育部門,這在全國可謂首屈一指。
歷史沿革
前身
位育中學的前身是於1932年在上海創立的位育國小(現為向陽國小)。當時正值
一·二八事變過後,上海部分實業界與教育界知名人士痛感國家積弱,試圖從教育入手振興國家,主張開辦一所試驗性的國小校。於是取《
中庸》中“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的“位育”二字為校名,並成立了以
穆藕初為董事長,穆藕初、
蕢延芳、
黃炎培、
江問漁、
楊衛玉等為董事的位育國小校董會。首任校長為
李公朴的夫人
張曼筠,不久由楊衛玉繼任校長。學校最初曾先後借呂班路(現重慶南路)與
辣斐德路(現復興中路)上的洋房為校舍,後在拉都路(現襄陽南路)自建校舍。
創辦之初
抗日戰爭爆發後,被日軍占領的上海教育事業受到重創,一些著名中學或停辦或因陋就簡而質量下降,故應學生家長之請,學校在滬校董決定在國小的基礎上擴建中學,以蕢延芳為董事長,並推
陶行知的弟子
李楚材為校長。中學創辦之初不分初高中,施行五年一貫制。抗戰結束後,於1949改為
教育部規定的六、三、三制,即初、高中各三年的學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位育中學開始進入大發展階段。1953年學校在復興中路新建校舍,並於次年全部搬入。1956年,政府對私立學校進行
社會主義改造,學校因此便為公立,並更名為
上海市第五十一中學。1956年與1958年,淮海中學高中部與上海市第六十八中學先後併入位育中學。1960年,學校被評為上海市和全國教育先進單位,並定為市重點中學。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的教育秩序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嚴重破壞,領導機構由校革命委員會取代。
改革開放後
文革結束後,學校教學秩序開始恢復,成為上海市標誌性中學之一。1978年,被確定為區級重點中學。1987年,學校恢復位育中學之名。1998年6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江澤民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同年8月,初高中脫鉤,學校(高中)南遷華涇地區,成為上海現代化寄宿制高級中學之一,國中則留在原址繼續辦學。自1999年起,學校進入“創建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歷史階段,於2005年2月成為上海市首批28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
辦學規模
本部
上海市位育中學占地186畝,總建築面積近7萬平方米。校內全部教室配備多媒體設施,有現代圖書信息樓和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室。其中生命科學實驗室、趣味物理實驗室、理科多功能實驗室、環境保護實驗室、計算機實驗室、天文台天象廳、攝影實驗室等都各具特色,學校閉路電視、電視台、演播廳、電子閱覽室等全套電化設施完善。體育場設標準
400米塑膠跑道和標準足球場,校內有籃球場、網球場多個及現代化體育館供學生使用。學校生活設施完善,住宿條件優良,共有四幢學生宿舍樓,約1900床位,宿舍內空調、熱水洗澡、衛生設施等一應俱全。有三層食堂一所,一、二層供學生使用供應三餐。功能齊全的留學生部綜合大樓正在興建,另有水房、洗衣房、便利超市等設施為學生提供服務。
國際部
位育中學國際部於2002年成立,現有專職教師20名,有來自包括台灣、香港、澳門及韓國、日本、德國、法國、美國、俄羅斯等世界各地的學生。國際部學制為三年,對無漢語基礎的學生另有半年至一年的漢語言學習班。2011年5月,學校成為
國際文憑組織授權學校,並開始推出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成為上海首家招收中國學生就讀IBDP的實驗性、示範性寄宿制高中。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校長:王亦群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小朴
黨組成員,副校長:周剛
黨組成員,副校長:奚雲斐
工會主席:周萍
教導主任:王文劍
校辦主任:王海生
團委書記:宋晨辰
新疆部主任:李長松
新疆部副主任:左永明
政教主任:莫翼
國際部主任:史文
歷任校長
魯夫(1964年-1968年)
張華(革委會主任,1968年-1976年)
張啟昆(1977年-1984年)
趙家鎬(1984年-2000年)
任博生(2000年-2008年)
劉曉舟(2008年-2020年)
王亦群(2020年-)
師資力量
位育中學歷來以優質師資聞名於上海。如今,學校有高級教師59人(其中
特級教師8人),一級教師60人,學校優秀青年教師也紛紛嶄露頭角,在全國、市、區各級教學評比中屢獲殊榮。
知名校友
六十多年耕耘,位育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出類拔萃的人才。包括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1人:
田長霖、陳敏恆、
陳佳洱、李三立、
錢紹鈞、李伯虎、
戎嘉余、陳念念、
朱邦芬、趙國屏、
張偉平,其中陳佳洱、張偉平還是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著名大學校長26人。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原北大校長陳佳洱、原美國柏克萊大學校長田長霖、原復旦大學校長
王生洪、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原同濟校長)
吳啟迪、同濟大學黨委書記周家倫、著名男藝人
馮紹峰、申博大使、市政協副主席
周漢民教授、李荔等。
知名校友列表
李三立(1951屆):計算機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伯虎(1955屆):計算機仿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戎嘉余(1958屆):地層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念念(1958屆):核材料與核燃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趙國屏(1967屆):分子微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招生規模
學校每年招生10個班,現本部教學班30個,國際部教學班8個,另有新疆部8個班,學生約1800人,現有90多名外籍及境外學生在校就讀。2007年秋季招生10個班,招生數為420人左右(其中全市推優生66人左右,全市零志願40人左右)。2014年秋季招生10個班,招生人數為400人左右。
學校特色
位育中學在創建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過程中,倡導教師、學生的“雙自主發展”。即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入自主管理、自主學習和自主研究的軌道,在師生的教育、教學互動中,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和持續發展。以此形成位育的辦學特色,提升位育的辦學品位。在德育過程中實施“氣節教育”,鼓勵學生自主發展;教學上通過 “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在研究型課程教學等一系列舉措,位育傳統學科強項數學、英語、理化優勢得到了鞏固,文科教學也明顯提升,湧現出一批文科尖子。
位育獨特的教育理念、辦學歷史和學校管理,孕育了色彩繽紛的校園文化。天文、生物、計算機、攝影等協會組織都在校園內開展活動,學生自主成立的文學社、
詩社、藝術、跆拳道等社團也吸引了
方興未艾。校刊、校報、校電視台、廣播台還有班刊、班級網站等,為學生在科技、文學、體育、藝術創作等方面都搭建了廣闊的平台。
學校校歌
位育中學校歌由
江問漁作詞,吳逸亭譜曲,自1948年沿用。
歌詞如下:
黃浦江 水洋洋 大小朋友聚一堂 用我手 用我腦 大家工作一齊忙 不怕工作忙 身心俱康強 國旗兮飛揚 庭樹兮芬芳 琴韻兮悠揚 愛我國 愛我校 愛我先生 愛我同窗 人生目的不可忘 將來國事誰擔當 創造 創造 生長 生長 位育意義深且長。
學校地址
上海市徐匯區位育路1號
郵編:200231
榮譽記錄
2020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
地圖信息
位置:上海市徐匯區位育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