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之風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ó yí zhī fēn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夷之風
- 拼音:bó yí zhī fēnɡ
- 性質:漢語成語
- 解釋:後因以形容高潔的風範
伯夷之風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ó yí zhī fēnɡ。
伯夷之風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ó yí zhī fēnɡ。據《史記·伯夷列傳》載,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與其弟叔齊在孤竹君死後互讓君位,結果一起逃到了周國。後因以形容高潔的風範。...
非夷非惠 非夷非惠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fēi yí fēi huì 。解釋+ 夷,伯夷。惠,表示隱逸不仕之志。出處 語本《史記·漁父傳》:“乃歌曰:‘竹竿籊籊,河水浟浟。相忘為樂,貪餌吞鉤。非夷非惠,聊以忘憂。’”用法 多用於不仕方面。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 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1)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2)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 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1)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2)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
9.爰:乃。感懦夫:使懦弱的人感奮振動。《孟子·萬章》:“伯夷,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10.箕(jī)子:殷紂大臣,任太師。紂殺比干,箕子懼,假裝瘋癲,做了奴隸,為紂所囚禁。周武王滅殷,釋放了箕子。事見《史記·殷本紀》。11.去鄉:...
詩從無人到有人,是一個突轉,詩情也因之而起波瀾。“聞風”二字本於《孟子·盡心篇》:“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張九齡便運用這一典故,使詩意更為含蓄委婉、情意深厚。“草木有...
懦夫,讀音為nuò fū,漢語詞語,指軟弱無所作為的人。出自《孟子·萬章下》。解釋 亦作“愞夫”。軟弱無能的人。出處 1、《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2、《晉書·山濤傳論》:“昔晏嬰哭莊公之屍,樂令解愍懷之客,豈聞伯夷之風歟?愞夫能立志者也。”3、唐·李白...
頑夫,讀音wán fū,漢語詞語,意思為貪婪的人。頑,通“ 忨 ”。解釋 (1).貪婪的人。頑,通“ 忨 ”。(2).冥頑不靈的人。(3).頑民。(4).兇惡的人。出處 《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趙岐註:“頑貪之夫。”《明史·劉應秋傳》:“至於今,外逃貪黷之名,而...
《孟子·萬章下》:“故聞 伯夷 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狷潔》:“﹝ 鄭所南 ﹞剛介有 立德中文解釋 漢語拼音:lì dé 詞語性質:褒義 立:樹立。德:德業。樹立德業。《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孔穎達 疏...
《風》《雅》一手提⁹,學子屨滿戶。行行古台上,仰天哭所思。余哀散林木,此意誰能知。夜夢繞勾越,落日冬青枝。注釋譯文 謝皋父:即謝翱。芝:靈芝,古人認為吃了可以長生。薇:野菜,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即以此為食這句說自己想求仙歸隱;丘:山 尋蓬萊:尋找神話傳說中的仙島。鯢(ní):雌鯨。...
這正是隱士許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齊長嘆的來由。就算有呂不韋那樣的官爵,有齊景公那樣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士元說:“我出生在邊遠偏僻的地方,很少見識到大道理。如果不叩擊一下大鐘、雷鼓,那就不知道它的音響啊。”(10)劉公幹以失敬罹罪①。文帝問曰:“卿何以不謹於文憲②?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馮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靚”。“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趣舍有時若此,類名堙滅而不稱,悲夫!閭巷之...
法能刑竊盜者,而不能使人 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梯,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化之所致也。夫刻肌膚,鑱皮革,被創流血,至難也,然越為之,以求榮也。聖王在上,明好惡以示之,經誹譽以導之,親賢而進之,賤不...
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
又大槪,大率也。《史記·伯夷傳》其文辭不少槩見。《莊子·天下篇》槩乎皆常有聞者也。《張衡·東京賦》粗為賔,言其梗槩如此。又感觸經心也。《史記·范雎傳》臣愚,不槩於王心。《淮南子·精神訓》勢位爵祿,何足以槩志。又節槩。《左思·吳都賦》俗有節槩之風。《晉書·桓溫傳》豪爽有風槩。又退...
這正是隱士許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齊長嘆的來由。就算有呂不韋那樣的官爵,有齊景公那樣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士元說:“我出生在邊遠偏僻的地方,很少見識到大道理。如果不叩擊一下大鐘、雷鼓,那就不知道它的音響啊。”(10)劉公幹以失敬罹罪①。文帝問曰:“卿何以不謹於文憲②?
憚涌湍之磕磕兮,聽波聲之洶洶。紛容容之無經兮,罔芒芒之無紀。軋洋洋之無從兮,馳委移之焉止。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遙遙其左右。泛潏潏其前後兮,伴張馳之信期。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借光景以往來兮,施黃棘之枉策。求介子之所存兮,見伯夷之放跡。心...
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時代,中國的政治文化已經開始形成,武王伐紂時說“牡雞無晨,牡雞之臣,唯家之索。” ,伯夷、叔齊事件,都為當時政治文化的體現。然而當時的政治文化發展尚未成熟,各種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現實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軍事兼併的不斷發生,各國尋求治國之法,使得在...
孝孫戶部尚書暹,國之故相也。儉德為輔正身立朝,以伯夷之直清,兼張仲之孝友。是用秪率理命,奉揚祖風,作頌稱代,刊石表墓。留侯大父,已傳班固之書;陳氏先生,何愧蔡邕之述?詞曰:昔公之先,於周為侯。及公之允,於唐為輔。一德貽孫,千齡續祖。身隔徂謝,名存憲矩。在濮之陽,居河之滸。
使人歡喜快樂,使人願意終日如此,又何必一定要像許由那樣到潁水邊洗耳才算高潔,像伯夷、叔齊那樣爬上首陽山不食周粟才顯清廉呢?我是四處寄居的人,腳步從不安定於一處,可是對這座樓閣,卻不能忘懷,所以在要跟上人道別時,寫了這篇松風閣記。時間是元順帝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下篇 松風閣在金雞峰的...
吳隱之走馬上任,離廣州三十里地的石門(在今廣東省南海縣西北),這裡有一泓清澄明澈的泉水,可是,這泉水竟名之曰“貪泉”。當地傳說,即使清廉之士,一飲此水,就會變成貪得無厭之人。⑵歃(shà):用嘴吸取。懷:思,想念。千金:錢財多,形容人的貪婪。⑶夷齊:指伯夷、叔齊。他們是商代末年孤竹國國君的兩...
這裡都包涵著動亂時代的“憂生”之感。經過以上的思考,作者得出明確的結論:“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伯夷、叔齊,是古人稱頌的賢者,曾互讓王位而逃到西伯昌(周文王)那裡;後來武王伐紂,他們又為了忠於商朝而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但在魏晉人看來,這種大忠大賢,仍然是牽絆於世網,傷殘人生的本性,正...
(見《呂氏春秋.誠廉》﹑《史記.伯夷列傳》)。《論語.公冶長》:“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陽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長也;夷,謚。叔齊名智,字公達,伯夷之弟,齊亦謚也。”主要風格:高古、幽靜。伯夷創作了古琴曲《伯夷操》,與周文王創作的古琴曲《文王操...
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教子圖》《清溪漁隱圖》《長夏江寺》《採薇圖》《煙寺松風圖》等。(更高清《濠梁秋水圖》請看:)畫作欣賞 《採薇圖》《採薇圖》,絹本,淡設色,縱27.2厘米,橫90.5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商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避於首陽山採薇(俗名野豌豆),最後餓死的故事。藉以...
故卑身賤體,說色微辭,愉愉呴呴終無益於主上之治,即志士仁人不忍為也。將儼然作矜莊之色,深言直諫,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損百姓之害;則忤於邪主之心,歷於衰世之法。故養壽命之士莫肯進也,遂居深山之間,積土為室,編蓬為戶,彈琴其中,以詠先王之風,亦可以樂而忘死矣。是以伯夷、叔齊避周...
秉彝(yí):秉性。隘:狹隘。不恭:不敬,引申為不太嚴肅,即隨和。語出《孟子·公孫丑》上:“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爵同二句:語出《禮記·王制》:“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這裡說明陶淵明位卑祿薄。度量:胸襟。鈞:衡量。進退:即做官和隱退。可限:有...
歷史上著名的遜讓君位的伯夷、叔齊,其故里就在此地。西漢著名將領李廣也曾在此地駐守。李廣箭穿石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唐朝詩人王昌齡的名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龍城”正是指河北盧龍。魏臣:曹魏政權的臣子。荒戍:荒涼的戍衛。無為:不為。羞賤貧:因貧賤羞愧。作者簡介 王褒(約513~...
砥礪廉隅,漢語成語,拼音是dǐ lì lián yú,意思是通過磨鍊而使品德端正不苟,同“砥厲廉隅”。出自《禮記·儒行》。成語出處 《禮記·儒行》:“近文章,砥礪廉隅。”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世。示例 宋·蘇軾《劉有方可昭宣使依舊嘉州刺史內侍押班制》:“砥礪廉隅,有搢紳之風。”清·李寶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