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慶雲縣道教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有史可查的道教廟宇就有十餘處,最為著名的當屬明初興建的泰山行宮。為弘揚傳統文化,倡導科學養生,建設旅遊景區,河北佰盛集團在原泰山行宮的基礎上按照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恢復擴大建設了慶雲宮道教文化養生休閒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家級道教文化傳播研究中心和休閒養生度假中心。
特色
景區位於慶雲縣臥龍島生態旅遊度假區內,採用傳統中國木結構形制,仿明清建築形式而成,前低後高,寓意“步步登高”,前窄後寬,寓意“守財萬貫”,規模龐大,氣勢恢宏。景區呈中軸線對稱格局,中軸線的起點是一座三間四柱七樓的彩繪牌樓,依次建有九龍壁、山門、靈官殿、元君殿、玉皇殿、道德殿和德山。中軸線兩側建有鐘鼓樓、真武殿、三星殿、財神殿、三官殿、文昌殿、救苦殿等配殿和東西跨院、道長院,古色古香,樸質典雅,堪稱國內平原地區規模最大的道教文化仿古建築群。
景區最雄偉的建築是道德殿,也是道教最高的神殿,殿內供奉著道教的最高尊神,也就是由道教創始人老子化成的三清天尊。道教認為,三清是老子在“天地未形,萬物未生”的無極時代、天地開闢之初的太極時代、萬物開始生長的太初時代的不同化身,分別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他們常住在九天中最高一層天(大羅天)的三清境,是造化天地的尊神。
慶雲宮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泰山奶奶的神奇傳說。相傳,在慶雲縣城西南十八里的地方,馬頰河的北岸,有個叫丁家林的大鎮店,是個集市,又是個水旱碼頭,買賣鋪戶林立,來往行人川流不息,非常興旺。在丁家林大街的西邊,有個石姓富戶,建有後花園,人稱“石家花園”。花園裡雇的有花匠和傭人,傭人中間有個石丫頭,剛來的時候還年幼,模樣長的十分俊俏。可到了後來,石丫頭長大了,卻生了禿瘡,頭髮全掉光了,樣子十分醜陋,為此,被趕出了石家花園。石丫頭無家可歸,就淪為乞丐。乞討遇到有的攤販不打發,石丫頭就說:“你一天不開市”,還真靈,這個攤販真就一天沒有買賣。時間長了,商販們就嫌她老在案子前乞討影響生意,便湊了點錢,雇了丁家林一個叫王靈官的閒漢,讓他把石丫頭背到外地去,可沒等王靈官回來,石丫頭又出現在集上。商販們都以為王靈官把她背出去的太近了,就又多湊了點錢,囑咐王靈官一定要背的遠遠的。石丫頭只穿了一隻鞋就被背到了泰山上。到了山上,王靈官放下石丫頭,坐在石頭上歇息。石丫頭問:“你把我背到這裡來,這大老遠的想回去嗎?”王靈官說回去。等王靈官歇夠了,轉身剛要走,石丫頭一伸手,打了一記掌心雷。將王靈官鎮住,讓他永遠在泰山上服侍她。從此,石丫頭就定居在泰山上,後來成了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王靈官也成了一尊鬥神,被奉在碧霞元君祠門前西側。為紀念這位老姑奶奶,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我們這裡的男女老少就會聚在一起,把好多繡鞋掛在樹上,好讓泰山奶奶享用。
遊客來慶雲宮,一定要到東西跨院體驗一把道教養生的獨特魅力。道教十分重視養生,在養生長壽等生命科學實踐中有著獨特見解,擁有眾多行之有效的健身術,主要表現在道教醫學和道教養生學上。西跨院叫“國醫坊”,主要是秉承道教養生中的中醫理念,開展藥膳、食療、靜養等體驗活動,倡導人們樹立科學生的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質,達到養心、修身、健體的目的。東跨院為修賢客棧,是道教文化的清修之地,為人們提供論道、品茶、交友的溝通平台。“健康不是一切,但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
慶雲宮還有好多嘆為觀止的看點,譬如靈官殿前栽植的兩棵老棗樹,左邊的叫夫妻樹,並肩而生,相依相偎,又叫“連理枝”,“在天化作比翼鳥,在地成為連理枝”,寓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右邊的叫兄弟樹,同根所生,互相依存,又叫“親情樹”,“茫茫天地間,萬類各有親”,寓意手足情深,團結互助;元君殿前栽植的老棗樹已經有1000多年的樹齡,集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是名副其實的老壽星,寓意給遊客送福送壽送健康;道德殿後面是投資3000萬元建設的“德山”工程,長52.6米,寬16米,高21.8米,高大巍峨,令人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