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歷
1982,3~1985,1,原武漢地質學院工程地質專業獲
工學碩士學位,導師晏同珍;
1989,9~1992,7,中國科學院原地質研究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導師王思敬;
1993,9~1995,8,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後,導師晏同珍;
1998,8~1999,5,美國摩根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導師D. Helm;
2000,2~3,
法國GRENOBLE大學交流訪問。
工作經歷
1985,2~1989,9,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教研室講師;
1989,10~1992,8,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教研室副主任;
1992,9~1995,12,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1995,12,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後出站, 教授;
1995,12~1999,8,中國科學院工程地質力學開放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99,9~2003,6,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地質工程中心主任;
2003,7~2007.7,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質與套用地球物理室主任;
2007,8~2011,8,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所長助理、科研處長,院重點實驗室主任,二級研究員;
2011,9~2015.9,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
2015,10~今,紹興文理學院教授。
主要貢獻
從事工程地質與岩石力學科研、教學工作40餘年,是我國知名的工程地質學家。主要業績包括:
一、建立統計岩體力學基礎理論體系
統計岩體力學的核心理論包括岩體結構幾何機率理論、岩體應力-應變理論、岩體強度與破壞機率理論、裂隙岩體結構面網路水力學理論。
以嚴格的理論形式揭示了岩體結構與力學行為的全空間各向異性規律;岩體變形行為的結構面產狀組合效應與各向異性、密度效應、尺度效應、應力環境效應、以及“大泊松比效應”規律;岩體強度行為的薄弱環節效應、強度和破壞機率聯合判據及其的尺度效應、各向異性規律;建立了岩體裂隙連通率和網路水力學理論、滲流三次方率與滲透率橢球理論,以及水岩耦合模型與負指數衰減率。
該理論體系通過多年實踐套用不斷得到驗證與完善。以此為基礎,發展了岩體工程的智慧型便攜數據採集、無線傳輸、參數和數值模型雲計算平台,並在錦屏一級、小灣等超大型水電站、蘭渝、吉圖琿、天平等鐵路中40餘座深埋長隧道工程中獲得套用。
二、提出大型岩質邊坡工程地質分析和主動加固方法
將邊坡地質結構概化為4類15型,提出了邊坡地質結構“模式分析法”;提出以勘探平硐結構面變形為基礎的“細觀鑑定法”;闡釋邊坡變形失穩範圍的邊坡尺度效應、構造應力放大效應和谷底約束效應分析方法;提出以地質分析為基礎,以定量計算作校核的邊坡穩定分析思路和邊坡穩定狀態地質判斷的“上、下限判定法”。
倡導運用邊坡應力場規律、合理利用邊坡地質結構和自穩潛力的邊坡主動加固原理,指出合理錨固部位和工程措施組合,提升了邊坡工程加固的主動性、安全性和經濟合理性。
結合汶川地震邊坡災害,揭示邊坡地震動力放大的非線性“趨表效應”和“趨高效應”規律,指出地震作用厚度和作用力的有限性,為經典的邊坡地震分析和加固設計方法指出了改進途徑。
上述方法在三峽工程庫區、錦屏一級、小灣,以及剛果(金)宗果II等大型水電工程中3000餘處邊坡套用,成果被納入《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範》、《非煤露天礦邊坡工程技術規範》和《錨桿噴射混凝土技術規範》等3部國家技術標準。
三、探索解決高地應力下岩爆和圍岩大變形基礎理論問題
基於錦屏一級和小灣水電站等高地應力下壩基和地下廠房岩體開挖中出現的岩爆破壞現象,提出了張性岩爆優先的理論和岩爆分析方法,以及岩爆的張-張剪和壓-壓剪聯合破裂判據,發展了岩爆預測和防護的新思路。
根據蘭渝鐵路西秦嶺段深埋長隧道圍岩大變形現象,指出了層、片狀圍岩開挖擾動結構裂解和各向異性弱化、高地應力下圍岩壓力增強等效應,提出了各向異性圍岩非對稱變形主動控制的思想,對沉積岩和區域變質岩廣泛分布區隧道圍岩變形控制具有指導意義。
代表性論文專著
Wu Faquan, A 3--D model of jointed rockmass and its properties, Int. J. Min. Geo. Eng., 1988,6,169-176
Wu Faquan, A constitutive model and strength theory of cracked rockmas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2,2,Vol.37, No.2,131-135
伍法權,雲母石英片岩斜坡彎曲傾倒變形的理論分析,工程地質學報, 1997,12,第5卷, 第4期,306-311
伍法權等,尺度相似變換中邊坡工程行為變化的定性分析,工程地質學報,1998,6, 第6卷, 第2期, 128-133
伍法權,中國21世紀重大工程地質與環境問題。工程地質學報,2001.4,第9卷,第二期,1-6
Wu Faquan, Wang Sijing, A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for jointed rockmass, Int. J.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s, 2001.7, Vol 38, No 4, pp 591~598
Wu Faquan, Wang Sij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jointed rock mass, Int. J Geotechnique , 51, No.9,815-818, 2001
岩質高陡邊坡變形與穩定性評價工程地質工作方法,工程地質學報,2004,Vol.12,z1,199-211
Wu Faquan,Wang Sijing, Statistical model for structure of jointed rock mass, Int. J. Geotechnique, 52,No.2,137-140, 2002
伍法權、王思敬、潘別桐,統計岩體力學基本理論,載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世紀成就,2004,pp101~122
伍法權、王學潮、國連傑、張輝,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區斷層活動性及其對工程的影響分析,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 23(8):1370-1374
Wu Faquan, Qi Shengwen, Lan Hengxing. Mechanism of Uplift Deformation of the Dam Foundation of Jiangya Water Power Station, Hunan province, China. Hydrogeology, 2005 13: 451-466
Wu Fa-quan,Fu Bihong,Li Xiao .Initial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Southwest China), 12 May 2008. Bull Eng Geol Environ 2008, 67:453–455
Faquan Wu, Jianyou Liu, Tong Liu, Huaze Zhuang and Changgen Yan,A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excavation damaged zone (EDZ) of a rock mas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dam foundation case,Engineering Geology,2009, 104 (3-4): 254-262
Faquan Wu,Tong Liu,Jianyou LiuandXianliang Tang,Excavation unloading destruction phenomena in rock dam foundations,Bull Eng Geol Environ,2009, 68(2): 257-262
伍法權,我國岩土與工程研究的現狀與展望,工程地質學報,2009,17 (4) :463-466
伍法權,劉 彤,湯獻良,劉建友,壩基岩體開挖卸荷與分帶研究——以小灣水電站壩基岩體開挖為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28(6): 1091-1098
伍法權.談工程地質的學科價值與學科發展[J]. 工程地質學報,2009,17(2):175-179
伍法權,伍劼,祁生文.關於脆性岩體岩爆成因的理論分析[J].工程地質學報,2010,18(5):589-595
Faquan Wu, Jie Wu, Shengwen Qi,Phenomena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the failure of brittle rocks,J. Rock Mech. Geot. Eng.,2010 2 (4): 331-337
伍法權,岩體工程地質動力學基本原理,工程地質學報,2011,19(3):304-316
Faquan Wu, Jinli Miao, Han Bao, and Jie Wu,Large Deformation of Tunnel in Slate-Schistose Rock,G. Lollino et al. (eds.), Engineering Geology for Society and Territory – Volume 6,Springer,2015
伍法權,祁生文,工程地質: 科學、藝術和挑戰——從全國工程地質年會看工程地質學科發展,工程地質學報,2015 /23( 1) -0001-06
伍法權,蘭恆星,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研究現狀及前沿—第十二屆國際工程地質大會綜述,工程地質學報,2016 /24( 1) -0116-14
伍法權,祁生文,第十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學術總結,工程地質學報,25(1),pp0246-11,2017
伍法權,沙鵬,中國工程地質學科成就與新時期任務——2018年全國工程地質年會學術總結,工程地質學報,2019Vol. 27(1):184-194
伍法權,祁生文等,2008,複雜岩質高陡邊坡工程地質力學研究—以錦屏一級水電站樞紐區邊坡為例,科學出版社
伍法權 羅元華主編. 2008. 中國典型工程邊坡(三峽庫區卷),中國三峽出版社
伍法權主編,三峽庫區高切坡變形破壞機制,中國三峽出版社,2010,1-255
伍法權、胡瑞林、岳中琦等,5.12汶川地震地質災害,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3
Faquan Wu,Shengwen Qi, Global view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CRC Press, 2013.9
主要研究課題
2001,水利部調水局,組織“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規劃階段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審查。
2001,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勘測設計研究院,西線南水北調一期工程沿線斷裂活動性及其工程效應研究。
2002,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勘測設計研究院,西線南水北調一期工程沿線
斷裂活動性遙感解譯研究。
2001,水利部塔里木河管理委員會,新疆下坂地水庫高陡邊坡穩定性研究。
2002,國土資源部,長江三峽工程庫區塌岸滑坡專題研究:萬州、奉節、巫山、巴東新城區有爭議的滑坡成因機制及防治研究。
2003,
973課題,大型工程安全性評價地質研究。
2003,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設計院,南水北調西線隧洞物探與地質分析研究。
2003,昆明水電勘測設計院,
小灣電站壩基開挖卸荷岩體工程地質研究。
2003,國務院三峽辦,三峽庫區第三期高邊坡防護規劃規劃編制。
2004,昆明水電勘測設計院,
金安橋水電站大型地下廠房硐室群工程地質研究。
2004,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雅礱江錦屏一級電站高陡邊坡加固深化地質研究”。
2005,
重慶市移民局,三峽庫區第三期高邊坡防護萬州第三標段勘察設計。
20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部計畫項目,持續高地應力作用下深埋長隧洞軟弱
圍岩長期變形研究,90302011。
2005,國家電力公司成勘院,四川
木里縣沙灣電站廠房後邊坡變形體穩定性研究。
2006,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雅礱江錦屏一級電站高陡邊坡施工地質研究。
2007,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深埋長隧道工程安全的關鍵地質問題研究”。
2007,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大渡河猴子岩電站壩區高邊坡穩定性研究。
2007,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錦屏一級水電站施工期工程地質條件專題研究-引水發電系統及泄洪洞。
2008,國務院三峽建委辦公室,三峽庫區特殊岩土體高切坡變形破壞機制研究。
2009,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地震地質災害的內外動力耦合作用機制集成。
2009,鐵道部重大科技專項,鐵路隧道修建關鍵技術研究-隧道圍岩變形破壞機理與圍岩分級研究。
2009,中國地質調查局,強震區滑坡形成機理大型震動台試驗與評價方法研究。
2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青藏高原東緣高儲能岩體工程開挖快速卸荷變形破壞成因及其工程環境效應研究,41030749。
2011,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陝西省延安市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及綜合研究,1212011140001。
2012,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典型地質災害預測預報與防控方法-工程邊坡地震防控,KZZD-EW-05。
2012,十二五國家科研支撐計畫,降雨誘發滑坡的滲流場變化與排水工程干擾效果研究,2012BAK10B06-02。
2015,中國地質災害防治行業協會,危岩落石柔性防護網工程技術規範編制。
2016,中水北方勘察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新疆QBT水電站邊坡穩定性研究。
20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強各向異性岩體開挖弱化機理與強度-剛度主動調控研究,4183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