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廳堂、曲徑迴廊、將軍亭的古韻依舊。惠遠古城中心矗立者宏偉高大的鐘鼓樓,登樓遠眺,城內外風光盡收眼底。歷史上,
洪亮吉、
祁韻士、
林則徐、
鄧廷楨、徐松等著名謫士們都曾在此地留下輝煌業績。林則徐率民開通水利,修固邊防,為民造福,受到了伊犁將軍和各族人民的尊敬和信賴。林則徐在惠遠雖然只有兩年時間,但其日記、詩抄、書信留傳甚多。
清代時期
清朝統一新疆後,1762年10月,設伊犁將軍(全稱總統伊犁等處將軍),任命明瑞為第一任伊犁將軍。當時,清朝在新疆的軍政管轄體制是一種軍府制度,伊犁將軍是全疆的最高軍事長官,兼管行政,下設
都統,
參贊、辦事、領隊各級大臣,統轄全疆和歸附於清朝的
哈薩克各部。
在清代,現今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各地區並未在統一的行政區之內。阿勒泰地區原是築城屯兵的重地,又是北面進入新疆的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在未設伊犁將軍之前,該地區就由烏里雅蘇台定邊左副將軍飛行員下的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以後,設阿爾泰力事大臣,駐承化寺(今阿勒泰)。伊犁、塔城地區歸伊犁將軍統領。將軍府起初設在綏定城,後因綏定城規模較小,難以容納眾多的衙署和駐兵,遂於1765年移駐惠遠城,並以惠遠城為中心,相繼在其周圍建起寧遠城(今伊寧)、惠寧城(今伊寧市巴彥岱鎮)、塔勒奇城(今霍城縣境內)、瞻德城(今霍城縣清水河鎮)、廣仁城(今霍城縣蘆草溝)、拱宸城(老霍城縣城)和熙春城(今伊寧市西城盤子),史稱“伊犁九城”。與此同時,在塔城地區修建了肇豐,用為參贊大臣的駐地。1766年,參贊大臣阿桂將城移於楚呼楚,建綏靖城(今塔城)。
1860年11月,沙俄趁
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
鴉片戰爭,藉口調停有功,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把歷來屬於中國的伊犁西部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大片領土,強行劃入沙俄版圖。到1871年6月,沙俄藉口追索我國哈薩克阿勒班部落的首領扎別克為名,乘機用武力入侵伊犁。伊犁各族人民奮起抵抗,但因力量懸殊,抗俄鬥爭遭到失敗。7月,沙俄侵略軍以“代收代守”為名,完全侵占了伊犁九城。各族人民不畏強暴,不受欺騙,堅決同俄侵略者展開各種形式的鬥爭。
1876年清遷派
左宗棠率大軍進疆,消滅了盤踞在
北疆的阿古柏匪幫。一年之後,清軍又迅速收復了
南疆,粉碎了沙俄繼續霸占伊犁的陰謀。以後又經過反覆交涉,到1882年2月,飽經
沙俄殖民統治的伊犁各族人民,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
1884年10月,清朝政府正式批准新疆建省。首先,對軍政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取消軍府制和伯克制,代之以兵備道和府、州、縣制,新疆的政治中心由伊犁移至今烏魯木齊。伊犁將軍雖仍存在,但改稱“伊犁駐防將軍”,其權力和管理範圍大大縮小,不再總統全疆軍務,只管伊犁、塔城的軍事和防務,與新疆巡撫不相統屬。以後,又設定了伊塔首、伊犁府及寧遠、綏定縣和塔城直隸廳、精河直隸廳。
民國時期
1911年10月的辛亥革命運動,很快波及到了伊犁。1912年1月7日,以伊犁陸軍協統楊纘緒為首的革命黨人發動起義,迅速擊潰駐防清軍,占領將軍府所在地--惠遠城,槍決伊犁將軍志銳,組織漢、滿、蒙、回、藏“五族共進會”,成立伊犁臨時政府。接著派出革命軍繼續東征,在精河擊敗反對革命的清軍,迫使新疆巡撫袁大化宣布實行共和體制,從而結束了清朝在新疆的專制統治。但是,由於伊犁革命黨人軟弱、妥協,加上新封建軍閥楊增新的誘騙、脅迫,伊犁臨時政府與其簽署了議和條款,承認楊增新為全疆最高軍政長官——都督,拱手讓出了政權。
楊增新上台以後,為了推行獨裁專制,遂逐步把伊犁鎮邊使改為
鎮守使,把伊犁四領隊大臣改為四領隊官;把塔城參贊改為道尹,完全歸新疆都督管轄。另在阿爾泰設辦事長官。1916年,將伊塔道改設為伊犁、塔城兩道。1919年,又將阿爾泰地區改為阿山道,歸新疆統轄。
1928年,楊增新被刺殺,金樹仁攫取了新疆的統治政權。1933年,迪化發生“四·一二”政變,趕走了金樹仁,軍閥盛世才取而代之。
盛世才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提出了“民族平等”和“民主自由權利”以及廢除金樹仁對人民的某些封建壓迫等政策。中國共產黨人根據團結一切抗日力量的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從1937年起,陸續派出上百名共產黨員到新疆工作,幫助盛世才制定和實行“反帝、親蘇、民平(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設”的“六大政策”,使新疆出現了蒸蒸日上的新氣象。
但是,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盛世才的法西斯面目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其反蘇、反共、反人民的活動也愈來愈露骨。1942年,盛世才撕下偽裝公開投靠國民黨反動派,背信棄義地捏造了所謂的“陰謀暴動案”,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白色恐怖籠罩了整個新疆,國民黨反動勢力也隨之伸入新疆。1943年,國民黨在新疆建立省黨部,國民黨軍隊也進入新疆。1944年秋,國民黨即正式取代盛世才,進一步推行民族壓迫和恐怖的特務統治,橫徵暴斂,使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瀕於絕境,迫使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區各族人民走上武裝反抗的道路。
1944年9月,鞏哈縣(今尼勒克)農牧民在烏拉斯台發動了以反對獻馬為導火索的武裝暴動,襲擊了反動政府的警察和駐軍,並迅速占領縣城,從而揭開了各族人民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革命鬥爭的序幕,吹響了伊、塔、阿三區革命的號角。隨之伊寧、綏定、寧西(今察布查爾)、霍城、昭蘇等縣也相繼為游擊隊所占領。11月12日,各地起義的代表在伊寧召開會議,宣布成立三區革命臨時政府。1945年4月8日又正式建立了革命武裝--民族軍。同時,塔城、阿勒泰等地各族民眾也揭竿而起,革命的烈火在三區各地燃燒起來。到1945年秋,民族軍和起義民眾已基本控制了三區,並一直打到瑪納斯河邊,矛頭直指迪化(今
烏魯木齊)。加上國際、國內局勢向著有利於革命方面發展,國民黨當局被迫接受和平談判。10月12日,三區代表賴希木江·沙比爾、阿合買提江·哈斯木、阿不都海依爾·吐烈到迪化同國民黨代表舉行談判。經過激烈爭論,到1946年6月,全面簽訂了11項和平條款和兩個附屬檔案。並根據條款規定,改組省政府,於7月1日成立了聯合省政府,頒了新的施政綱領。
但是,國民黨反動派根本沒有實施和平、民主的誠意。在全國,他們悍然撕毀《雙十協定》,向解放區大舉進犯;在新疆,他們同樣凶相畢露,撕毀和平條款,進而於1947年2月製造血腥的“二·二五”事件,破壞和平條款,並陰謀殺害三區革命領導人,又擅自改組省聯合政府,三區代表被迫退出聯合政府,撤回伊寧。之後,國民黨反動派又在三區周圍不斷調集兵力,實行封鎖政策,還唆使烏拉斯滿匪幫進行武裝破壞活動,妄圖瓦解和消滅三區革命力量。由於三區各族人民堅持鬥爭,終於粉碎了敵人的一切陰謀,使三區革命力量一直堅持到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
和平解放時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廢除了歷史上遣留下來的一切民族壓迫制度,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普照祖國大地,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同全疆、全國一樣,實現了各族人民的團結,使各族人民進入了平等、團結、互助、友愛、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新時代。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關於《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發布後,立即得到各族人民的熱烈擁護,各地都積極認真地貫徹執行黨的這項基本政策。
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地區,是我國哈薩克族聚居區。據1953年統計,哈薩克族人50.9萬多人,其中居住在伊、塔、阿三區的占85%,為三地區總人口的40%。同時,這三個地區不僅在地域上連成一片,而且都是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互有密切聯繫。以此為基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將更有利於加強各民族的團結合作和促進三區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因此,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和新疆省人民政府報經中央批准,在伊、塔、阿三區建立相當於行署一級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這是全國惟一轄有專區的自治州。1953年,在新疆省推行民族區域自治籌備委員會的具體指導下,吸收各方面的代表性人物和有關幹部,成立了由51人組成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籌備委員會,根據“慎重穩進、積極籌備、逐步推行”的方針,認真進行各項準備工作。經過反覆研究和充分協商,制定了分級實現民族區域自治的具體方案。接著,自1953年10月至1954年10月,由下而上先後建立了11個相當於鄉級、6個相當於區級、2個相當於縣級的民族自治地方。在此基礎上,於1954年11月22日在伊寧市隆重召開伊、塔、阿三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行了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經過充分醞釀選舉出由37人組成的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帕提汗·蘇古爾巴也夫為
自治區主席。11月27日召開民眾大會,宣告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區正式成立,下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專區,並受新疆省人民政府委託,代管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區。
1955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章第四節有關行政區域劃分的規定,由新疆省人民政府的命令,同年11月1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批示: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區改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1956年初,經
國務院批示,撤銷伊犁專區,自治州直接管轄原伊犁專署所轄的9縣1市和塔城、阿勒泰專區,並代管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1969年5月,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伊犁州革命委員會領導成員時指出:“伊犁州革委會常委只限在伊犁地區,不包括塔城、阿勒泰地區。”從此,伊犁自治州實際上只管轄直屬8縣1市。
1979年9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電示:撤銷伊犁地區,原轄8縣1市由自治州直接領導;自治州首府從奎屯遷回伊寧市;塔城、阿勒泰地區在行政上由自治州領導,黨內主要由自治區黨委領導;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不再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代管,歸自治區直接領導。
1984年9月14日,國務院《關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恢復伊犁地區的批覆》指出:恢復伊犁地區,將原由伊犁州直轄的伊寧市、伊寧縣、尼勒克縣、新源縣、鞏留縣、特克斯縣、昭蘇縣、霍城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劃歸伊犁地區;伊犁州管轄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區和奎屯市。200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消伊犁地區,原伊犁地區所轄八縣一市改歸伊犁州直接領導,原轄的塔城、阿勒泰地區和奎屯市維持不變。
惠遠古城
同治十年五月三十日(1871.6.30),沙俄侵略軍藉口“代收代守”為名,進軍伊犁,至7月初,完全侵占了伊犁九城。當年,沙俄侵略者派兵將惠遠城房屋木料全部拆除,運至寧遠城修建住宅。 此後惠遠城垣逐年被伊犁河水侵蝕,地下遺存的文物多被伊犁河水淹沒,城內建築物已蕩然無存。今尚存北、東面部分城牆和老東門土牆墩,即惠遠老城。
光緒八年(1882)清政府收復伊犁後,伊犁將軍金順奏準在惠遠舊城北15里處仿照舊城建惠遠新城。當年秋,僅將城牆基礎整平。翌年,城牆基本完工,但“翁城、垛口、城樓、角樓、炮樓約需銀22萬兩”。城內各項建築還需銀200餘萬兩。因經費拮据,再加士兵鬧事、伊犁將軍調動頻繁等原因,惠遠新城(包括城內建築)城建延至光緒十九年(1893)方告竣工。當年伊犁將軍長庚率官兵自綏定城遷移駐紮。
惠遠新城南北寬1194米,東西長1298米,周長4984米,城牆高5米,厚6米,面積約1.55平方公里,比惠遠舊城面積小1.95km2。
惠遠新城設東西南北4個城門,仍冠以舊城門名。環繞城牆外有8米寬,8米深的護城溝,只能通過城門而入。城中心建鼓樓1座,4條大街直通城門。城內建有將軍府及副都統、協領、領隊等衙署及火藥、糧餉兩大國庫。城內還專門為商人修建40間大店、商鋪、飯莊等。一時百貨雲屯,市肆繁榮。會芳園、天福居兩酒樓相繼而起,規模宏敞。城外建有東西南北4大營盤,供軍隊駐紮。
在惠遠城修建的寺廟有文廟、崇聖祠、關帝廟、先農壇、城隍廟、龍王廟、財神廟、觀音閣、劉猛將軍廟、萬壽宮、娘娘廟、土地廟、鬼王廟等。
清末以後,惠遠城又成為全疆吸引近代工業文明的視窗。電報、電話、電燈、照相、汽車的引進和設定,對全疆的文明進步有極大的影響。民國初期,謝彬在《新疆遊記》中稱惠遠新城為“文酒風流,盛極一時,有小北京之目”。
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省府設在迪化(烏魯木齊),最高軍政長官由伊犁將軍改為新疆巡撫。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認為伊犁、塔爾巴哈台(塔城)遠居邊要,巡撫不易直接管理,設立了伊塔兵備道,保留伊犁將軍,仍駐惠遠,管轄伊塔道事務。政治中心轉移到迪化(烏魯木齊),使惠遠成為一個地方軍政長官的駐地,失去了政治軍事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