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洛瓦底旱生林
- 外文名:Irrawaddy dry forests
- 別名:伊洛瓦底江乾燥森林
- 分類:生態學名詞
伊洛瓦底旱生林(英語:Irrawaddy dry forests)是生態區專用名詞。是緬甸中部的熱帶旱生闊葉林生態區。該生態區覆蓋伊洛瓦底江、錫唐河和薩爾溫江流域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的年降雨量低於800毫米。地理範圍伊洛...
伊洛瓦底江流域分屬亞熱帶和熱帶雨林氣候帶,流域內降雨量豐富,三角洲和北部降雨量達2000--3000mm,中部平原降雨量少,為500--1000mm.7月份降雨最多,12--3月為旱季。自然氣候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位於亞洲西南季風地區,氣候水文狀況明顯地受西南季風所支配。每逢雨季(5月中旬至10月底),西南季風盛吹,雨量豐沛...
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流經緬甸南北,是亞洲中南半島大河之一,也是緬甸境內第一大河。中國古稱“大金沙江”“麗水”,為滇緬貿易交通樞紐之一。伊洛瓦底江,其河源有東西兩支,東源叫恩梅開江,發源於中國境內察隅縣境伯舒拉山南麓(中國雲南境內稱之為獨龍江),西源邁立開江發源於緬甸北部山區。獨龍江...
主要棲息地被稱為伊洛瓦底旱生林(Irrawaddy dry forests),通常以龍腦香樹為主。伊洛瓦底旱生林指的是季節性洪水泛濫的沙地、平坦地形。坡鹿的分布範圍還包括季風森林。坡鹿存在於各種棲息地,從乾燥的灌木叢和荊棘林到開闊的落葉林。東南亞的落葉林主要分為三種類型:龍腦香林(indaing)、乾燥林(thandahat)和...
中國雲南省的紅河河谷、金沙江河谷、怒江河谷、南定河河谷和瑞麗江河谷,四川的金沙江河谷和攀西地區,海南省和廣東省的雷州半島均為印楝的適生地區。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熱帶地區,印楝的原產地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原產緬甸伊洛瓦底江中游乾旱地區,也有人認為印楝原產印度北部北方邦的斯瓦里克丘陵和南部卡拉卡塔...
緬族是緬甸第一大民族,人口約3400萬(2004年估數),占緬甸總人口的65%。緬族在全緬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區是緬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即人們所稱的“緬甸本部”。概況 緬族有9個分支,即緬(巴瑪Bamar)、土瓦(Dawe)、丹老(Beit)、約(Yaw)、耶本(Yabein)、克都(Kadu)、格南(...
驃湖(Pyu Lake),是緬甸的第七個“拉姆薩爾遺址”(“拉姆薩爾名錄”第 2533 號)。建於11世紀,作為曼德勒市西南部的灌溉水庫,它位於多田烏(Tada-U)鎮的城郊地區。通過自然演替,形成了類似天然濕地的生態;它是伊洛瓦底江濕潤落葉林生態區代表性的永久性淡水湖,受熱帶季風影響較大。 其水生植物群落以...
曼德勒市:曼德勒市是緬甸北部的一個重要城市,也是緬甸的第二大城市,1994年的人口統計數約65萬人。曼德勒市位於伊洛瓦底江東岸,通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線路,是上緬甸的一個主要的貿易與工業城市。阿麻羅布羅鎮:阿麻羅布羅鎮位於伊洛瓦底江東岸,有織布廠和弗及尼亞菸葉烘煙廠,也是緬甸名牌絲混沙籠的產地。...
克欽族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上游(恩梅開江、邁立開江、塔奈河、大盈江、瑞麗江)山區,即緬甸北部、中國雲南邊境地區,在印控阿薩姆邦、那加西部山區也有少量克欽族。克欽族屬蒙古人種,人體特徵與中國漢族相近,相傳為黃帝分支。“克欽”是他稱,自稱為“景頗”、“班陽”等。截止2018年克欽族中仍有其祖先居住在...
③保護熱帶北緣低緯度亞高山唯一從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到寒溫性亞高山灌叢草甸的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帶譜景觀;④保護中國境內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系的瑞麗江、大盈江、羯羊河等重要河流生態系統及其跨境生態屏障。價值地位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是唯一分布在中國境內伊洛瓦底江流域熱帶區域的自然保護區,本區歷史上沒有受到...
但雄心勃勃的溫蓋特並沒有讓隊伍立即撤入賴以生存的密林,而是決定渡過伊洛瓦底江與南線縱隊會合。在毫無遮掩的平原上,他們很快被日本人的巡邏隊盯上了。此時已遠離空投區,飢腸轆轆的部隊只能以輕武器與日軍對抗,同時還要應付肆虐的病魔。3月24日,溫蓋特終於放棄兩支縱隊會合的計畫,將隊伍化整為零,以圖滲透...
傈僳族屬於蒙古人種南亞類型,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文字分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傈僳族源於古老的氐羌族系,與彝族有著淵源關係,主要分布怒江、恩梅開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區,也就是中國雲南、西藏與緬甸克欽交界地區,其餘散居於中國雲南其他地區、印度東北地區、泰國與緬甸交界地區。...
馬圭鎮:馬圭鎮是馬圭省的首府所在地,人口約30萬人。位於伊洛瓦底江東岸,通水路和公路,是一個商品集散的大城鎮。木各具鎮:木各具鎮位於馬圭省以北伊洛瓦底江的西岸,靠近親敦江口附近,由於背靠廣闊的地區,是一個貿易和工業均較發達的城鎮。敏布鎮:位於伊洛瓦底江以西馬圭鎮的對面,是敏布平原的商品集散...
該觀點認為傣族自古以來就居住在紅河以西到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的弧形地帶,其形成是經濟文化發展的自然結果,並非遷徙的結果。但就傣族是何種土著居民演化而來則有不同說法,如黃惠焜認為傣族先民為古越人,陳呂范則認為傣族是由撣人演化而來。其中以源於古越人影響最大,該說法認為漢文史籍中的“滇越”...
緬甸按山川河流及政治經濟情況分為二部分:曼德勒以北為上緬甸,重鎮為曼德勒(即瓦城);以南為下緬甸,重鎮為仰光。上緬甸西有那加山脈,中為明克山脈,東南為湯彭山脈;下緬甸西有阿拉乾山脈,中為勃固山脈,東有蓬隆山,與泰國毗連者為登勞山脈。全境三條主要河流,即伊洛瓦底江、色當河(亦稱西當河、錫當河)...
他們繼續往前趕路,最後來到了緬甸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邊。伊洛瓦底江又稱“象河”,當地居民告訴他,這個名字源於印度神話。太陽神因陀羅的坐騎是一頭大象。有一年,那裡鬧旱災,好長時間不下一滴雨。那頭大象用巨大的鼻子噴出了大量的水,那些水匯流成了一條河,拯救了當地的居民。康蒂看著一瀉千里、氣勢磅礴、...
1931年,英國的時任克蘭布魯克伯爵(The earl of Cranbrook)率領的考察隊在緬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阿敦河谷採集到一隻紅色斑羚的標本。通過研究這些紅色斑羚的標本和記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海曼(R. W. Hayman)在1961年正式將赤斑羚定為獨立的物種,學名為“Naemorhedus cranbrooki”,以紀念提供赤斑羚模式...
“在此,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迄今一直以長江——湄公河、湄公河——薩爾溫江、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分水嶺為其名稱的三列平行山脈,最高峰呈橫線排列。”他在德欽多次翻越這三條大江的分水嶺,沿途觀察地質、河流及動植物的變化,並被這裡的風光人情深深吸引:“傍晚,男人和女人們站成一圈為小麥脫粒,...
在三角洲能發現2種江豬:伊洛瓦底江豬和恆河江豬。伊洛瓦底江豬不是真正的江豬,只是從孟加拉灣進入三角洲。恆河海豚是一種真正的江豬,但是已經極為罕見,屬於瀕危動物。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是恆河三角洲,它寬320公里,開始點距海有500公里,面積達7萬多平方公里,分屬孟加拉國和印度。恆河下游分流縱橫,主要水道...
緬甸有鐵路4463千米,公路38000千米,內河航道10271千米,伊洛瓦底江是主要通航幹線。仰光、毛淡棉、勃生為主要海港。航空有民用飛機22架、民用機場45個國內航線總長4500千米,國際航線4000千米。遊客在緬甸的交通工具仍以租車為宜,一般而言車資包括司機費和油費,在市區以天數算,在郊區以公里數算,建議最好透過旅行社...
伊洛瓦底江 流域的 安雅辛文化 ,分布於 泰國 西部芬諾河流域的 芬諾伊文化 ,發現於馬來西亞西北部 霹靂河 流域哥打淡地方的 淡邊文化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 中爪哇 南部海岸巴索卡河河谷的 巴芝丹文化 ,分布於 菲律賓 巴拉望島 西南海岸的 塔邦文化 等.這一地區的舊石器材料,雖然從早期到晚期都有,但很不完備,...
此外,橫斷山區還包括黃河上遊河段,西南部有伊洛瓦底江支流大盈江和龍川江。除黃河、岷江、大渡河、雅礱江及一些小支流源出橫斷山區外,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都發源於青藏高原腹地。區內所有河流都為外流水系,除怒江、伊洛瓦底江(兩條支流在橫斷山區內)經緬甸流入安達曼海,屬印度洋流域外,其餘河流都分屬於...
這裡也是著名的恆河江豚、印度黑海豚和伊洛瓦底江豚以及巴塔格爾海龜、玳瑁等的家園。其中,以恆河裡的灣鱷最為珍貴,屬瀕危物種。這裡還是鳥類生活的天堂,生活在這裡的鳥類除了鋤嘴鷲、大禿鷲、小禿鷲外,還有西伯利亞大嘴鷸、翠鳥等。孫德爾本斯是迄今為止幾乎未經過任何人工培育的原始森林,大自然把它塑造成一個象是...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亞洲中南半島大河之一,緬甸的第一大河。中國古稱大金沙江和麗水。其河源有東西兩支,東源叫恩梅開江,發源於中國境內察隅縣境伯舒拉山南麓(中國雲南境內稱之為獨龍江),西源邁立開江發源於緬甸北部山區。薩爾溫江 薩爾溫江(Salween),亞洲東南部河流,又名丹倫江,流經中國的的部分稱...
緬甸若開邦位於北緯17°15'至21°17',東經92°11'至94°55'之間,面積為36777.83平方公里,東鄰馬圭省、勃固省,南連伊洛瓦底省,西部為孟加拉灣,北部與欽邦、西北與孟加拉國交界,1974年由原若開省改建,以主要居民若開人得名。若開邦沿若開山脈和孟加拉灣海岸走向,作西北-東南延伸,輪廓呈狹長形。海岸曲折...
從廣義上橫斷山區的範圍,即東起大渡河,西迄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廣大區域;狹義的橫斷山區,即習稱西南金沙江、瀾滄江與怒江三大縱谷區,為東經97°—99°與北緯27°—31°之間區域。由於它的地形特殊,環境奇險,氣候覆雜多樣,所以是地球上一個獨特的地理區域之一。據中外有關史籍文獻記載,近百年來,最先來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