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節能的目的
一是從需求方面謀求減輕國家
能源供應的負擔;二是從經濟效益方面謀求提高企業的生產率和利潤。
企業節能的方法
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的步驟應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短期措施)。這是一種只針對問題本身實行節約的應急措施,要求立見成效。即力圖用花錢不多的方法達到所希望的效果。在這一階段中,主要通過改進控制系統,革新操作和加強管理等手段來解決問題。第二階段(中期措施)。為使企業的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必須抓住提高工廠設備的素質這一環節,對現有設備和工藝實行改進和革新,並投資增設有助於節能的新設備。第三階段(長期措施)。隨著企業節能工作的深入,企業具備了在經濟低速發展時期能穩步前進的適應性時,工廠設備的面貌必須大為改觀。在拆除舊設備並代之以新設備和擴大生產設施的情況下,安裝能源效率高的設施。
企業節能的意義
首先,節能是確保我國能源安全和經濟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主要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國內開發和生產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石油為例,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需求將呈現強勁的增長態勢,如不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到2020年我國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依存度將達到50%以上。另一方面我國的用能水平不高,人均用電量僅相當於已開發國家的1/10。要解決資源戰略問題,必須採取節能優先戰略,特別是要把節約和替代石油放在突出位置,這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
其次,節能是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能源以煤為主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燃燒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分別占排放總量的80%以上,導致環境污染嚴重,
生態破壞加劇,年排放
二氧化硫近2000萬噸,酸雨面積已占國土面積的30%,空氣品質達標城市僅占l/3,流經城市的河段7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儘快遏制生態
環境惡化狀況、改善環境質量已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再次,節能是轉變發展方式、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措施。在經濟全球化下,我國企業面臨的
市場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特別是自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對
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的衝擊再次告誡我們,只有轉變發展方式,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大力
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才能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目前我國工業產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業
生產成本的75%左右,若能降低1%就能取得100多億元的效益。可見節能對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強競爭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最後,節能是和諧社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單位能源投資創造的就業機會至少比油氣開發和發電投資多一倍。新能源開發、
節能技術設備的研發製造、節能管理與服務工作可以增加眾多的工作崗位。節能還有利於營造健康的高品質生活方式,
生態住宅、綠色照明、新型
節能空調等家用電器的普及,將形成高品質小康生活的人居條件和體現現代文明的生活環境。而通過宣傳教育和經濟激勵等政策措施,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實施強制性“綠色”認證及節能產品能效標準、標誌,引導和激勵消費者選購綠色商品,從而培養節儉的公共道德規範,還有助於形成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企業節能的主要障礙
1.體制與法律障礙。
我國早在20年前就提出了“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但
經濟成長方式仍然是以數量擴張與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為主,特別是片面追求更高GDP的壓力使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顯得十分艱難,眾多企業仍然處在發展的高能耗階段。與此同時,政府在能源資源、資本等要素市場及壟斷的能源行業上起主導作用,使之更多的側重於
能源供應。而這些能源供應公司可以與推行節能的部門、機構相抗衡,這是提高
能源效率最大的難題之一。伴隨著市場化改革向縱深發展,我國的節能管理機構的職能被嚴重削弱,節能的經濟政策幾乎全部取消,節能管理人員大量流失。從1998年起施行的《節約能源法》也執行不力,據國家
煤炭信息研究院的評估,執行較好的、未執行的、執行差的條款依次占到6%、34%、60%。
2.認識與信息障礙。
多數中小企業的廠長、經理、行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對節能沒有足夠的認識,認為節能是國家的事情,與自己關係不大。一些企業和行業的管理人員認為
企業規模較小,節能潛力不大,環境污染不太嚴重,不需要花大力氣進行節能和環境保護。與此同時,由於節能信息收集與傳播機制存在缺陷,不能為
企業責任企業提供權威、實用的節能信息,特別是缺乏有關節能項目的成本與效益等
財務分析信息。而企業大多沒有專門的人員和機構來收集本行業的技術發展動態,對於技術的發展情況缺乏動態跟蹤能力。一些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只相信它們看到的東西,目前還缺乏比較有說服力的示範點來證明節能技術改造的有效性。由於缺乏相應的節能知識、人才和能源系統效率比對分析能力與檢測手段,
節能審計和
清潔生產審核等難以發現本企業在能源使用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與問題。故在交易成本高、承擔風險大的情況下,不僅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在企業推廣節能技術、設備、產品上存在障礙,企業自身也缺乏節能的內在動力。
3.投融資與政策障礙。
資金緊張、融資困難是制約企業特別是非公經濟、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國有企業由於領導任期制,多數企業不願意主動投入巨資用於節能。中小企業由於自主開發能力弱、進行
節能投資的交易成本太大而不敢承擔風險。而大多數節能項目有投資大、見效長的特點,節能效益在企業經營中又不占重要地位,再加上我國目前的能源價格和稅收向能源消費者提供了扭曲的經濟信息和導向,以及企業普遍存在資金緊張的問題,也使多數企業對節能投資缺乏積極性。目前,能源價格、排污收費標準偏低,支持和鼓勵節能及新能源開發利用的財稅、價格、金融政策也不夠明確、具體。多數財稅、價格政策都是國家統一的,地方缺乏採取節能經濟激勵政策的靈活度,推動企業節能的力度被削弱。
企業節能的促進機制
從企業節能的主要障礙可以看出,政府推動和
市場調節是促進企業節能的重要動力,企業還呼喚政府和社會在節能信息、技術服務、政策激勵等方面給予支持。因此,有必要形成以政府為導向、以市場為調節、以企業為主體、以提高能源效率為核心、以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為關鍵措施的企業節能促進機制。
一是突出抓好重點企業節能,加強和改善企業節能的經濟激勵政策。
從促進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大處著眼,政府節能管理部門應適當調整節能推進策略,將企業節能作為政府節能管理的重點之一。加大對企業節能的管理與推動力度,並在中長期節能規劃中制訂適當而具體的促進措施。目前國家已確定了千家企業作為節能工作重點,計畫“十一五”期間實現節能1億噸標煤。相對而言,眾多的中小企業的節能缺乏強有力的推動支持。因此,各級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大對各類企業節能工作的指導、監測,要在突出抓好重點企業節能的同時,通過制定中小企業發展的產業指導規劃引導中小企業健康協調發展,推動中小企業加大節能技術改造力度,從而提高其節能管理水平。
二是推進節能信息化建設,制訂和實施企業節能培訓計畫。
信息化是提升企業能源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徑,行業主管部門應及時總結企業信息化試點工作的經驗,大力推進
企業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市場競爭能力和
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時,政府部門還要推動建立並完善基於市場的節能信息傳播機制,包括節能協會、節能信息中心、節能技術服務機構等。加強節能統計和能源利用狀況分析,向企業提供更多的節能信息與諮詢服務,努力降低節能技術套用與節能投融資交易成本。
加大節能宣傳、教育、培訓力度,特別是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應制訂並實施企業節能培訓計畫,包括企業管理人員的節能管理專項培訓、企業員工節能技術專門培訓、結合一般性企業員工職業培訓進行的節能培訓等。有關行業協會要協助政府做好行業節能管理、技術推廣、宣傳培訓工作,企業的工會、共青團和科協要組織職工的節能教育和節能技術攻關、競賽和提合理化建議活動。
三是推廣節能管理新方法,提高企業能源的科學管理水平。
節能管理的新方法隨著管理現代化而產生、套用,其中,“合理
能源管理”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在
市場經濟國家中逐步興起的一種基於市場的全新的節能新機制,其實質是用節能項目實施後減少的能源耗費來支付該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能源管理契約在實施節能
項目投資的企業與專門的營利性節能管理公司之間簽訂,一般不要求企業自身對節能項目投人大筆資金,這與傳統
節能投資的風險與贏利都由企業來承擔有所不同。節能服務公司是一種由能源管理機構運作的、以營利為直接目的的專業化公司,它與願意進行節能改造的用戶簽訂
節能服務契約,為用戶的節能項目進行投資或融資,向用戶提供能源效率審計,節能項目設計、施工、監測、管理等一條龍服務,並通過與用戶分享項目實施後產生的節能效益來獲得贏利和進一步發展。相對而言,節能服務公司面臨較大的風險。
“需求側管理”是20世紀末許多國家對
能源規劃問題提出的一種新的管理機制,其含義就是能源部門作為供應側,採取激勵措施和政策鼓勵需求側自己利用各種節能技術降低能源消費量、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益。我國的許多電力企業結合實際推出了不同形式的需求側管理,包括:降低高峰負荷管理、實行用電高峰和低谷差價的刺激性電價以促使用戶使用低成本
電價、測定低成本電能的使用效率以改善用能狀況、制定相應的用電法規和政策等,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效。
在企業節能管理中,還要做好能量平衡、設備效率監測、節能項目管理、
能源審計等工作,推動企業節能管理新機制的形成和
管理手段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