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副題名
財務管理視角
外文題名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of enterprise - from financial management aspect
論文作者
王友前著
導師
孟焰指導
學科專業
會計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中央財經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7
關鍵字
企業管理 收入分配 財務管理
館藏號
F275.4
館藏目錄
2009\F275.4\3
中文摘要
分配問題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由於受一定生產力水平下的“有限或相對稀缺的產品世界”的約束,人類發展過程中每一時代的人們都不可避免的要探尋如何規制人類的分配行為,實現合作與秩序,進而增大社會福利。因此,在人類歷史進程中,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不斷地變遷作為生產關係組成部分的分配製度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不同的社會制度具有不同的分配模式,而不同的分配模式又具有不同的主導分配方式。分配製度的變遷就是分配模式的更迭與主導分配方式的變換。由於分配製度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適應生產力發展而變遷的分配製度為不同時代的人們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企業收益分配理論是財務管理理論的三大內容之一,但是國內學術界一直以來都比較重視投資、籌資管理的研究,對收益分配管理的研究則很少。與此相反,分配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西方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從西方古典經濟學的要素分配理論、“三位一體”、“四位一體”理論到現代的分享經濟學,經濟學家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收益分配問題的研究。近年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財務學研究的觸角也開始伸向不同的角落,不少學者己開始關注企業收益分配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著手企業收益分配製度理論的探討。因此不少學者提出“財務首先便是一種分配行為”、“企業財務本質就是財務主體對企業財力的分配活動及其所形成的分配關係”。現在許多學者從公司治理、財務治理的角度出發,從財務管理視角對企業收益分配的研究進行了有益的探討,認為讓經營者分享企業的剩餘,使得剩餘索取權與剩餘控制權相對應,是對員工最佳的激勵機制。然而,從財務管理學的角度去研究企業收益分配,尚屬起步階段,與之相關的方法研究還不成熟,有關此方面的研究也尚未形成權威和統一的理論。因此企業的收益分配改革也因充分考慮企業財務管理管理的現實。本文就是基於這樣一個理論與社會現實而做。 我們知道分配問題是與企業組織結構相統一的,屬於生產關係的範疇。生產關係要與生產力的發展狀況相適應。本文從財務管理視角的角度研究企業收益分配問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決怎樣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怎樣通過收益分配的合理安排來激發企業員工創造出更多的效益。為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學術和實踐兩個方面的重大意義。 本文研究的理論意義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有利於拓展財務收益分配理論的研究空間 傳統的收益分配模式都是生產要素按照自己的功能參加企業利潤的分配。而且他們都有兩個共同點:第一,分配的客體是淨利潤;第二,分配的主體是財務資本所有者,即從財務管理視角講,財務資本所有者擁有對企業剩餘收益的要求權,而人力資本者所有者獲得固定工資收入。這是資本主導型的企業剩餘分配方式,這一分配方式背後的企業理論基礎就是“資本僱傭勞動”的單邊治理邏輯。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本成為最稀缺的資源,現代產權理論證明:資源的稀缺性賦予資源所有者憑藉其所有權便可分享該資源的使用所創造的收益,從企業產權特性(勞動的異質性、風險性和稀缺性)賦予人力資本所有者參與企業剩餘收益分配的權力。基於人力資本所有者同財務資本所有者共同參與剩餘收益的分配,收益分配的客體也應做適當的轉化,在簡單與計算結果的準確之間尋求一種平衡,我們把會計收益扣除資本成本後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的“增加值收益”作為收益分配的客體。這些理論均給收益分配理論注入了新的活力。 2.能夠豐富從財務管理視角進行企業收益分配理論研究的分析方法。 從財務管理視角理論講,人力資本因其對於經濟成長剩餘和經濟報酬分配強有力的解釋而得到廣泛研究和迅速發展。在企業收益分配的研究中,經濟學家所運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種:經驗實證、微觀經濟分析法和數理或計量經濟分析法。在整個研究文獻中,尚未檢索到運用財務管理學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因此,財務學分析方法的運用,無疑能夠豐富企業收益分配的研究工具和深化這一成果。 本文的現實意義主要在於: 加入WTO以後,我國的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的傳統管理模式受到極大的挑戰,企業收益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本文針對我國企業的特點,在比較接近現實環境的假設條件下運用財務管理理論來探討企業的收益分配問題,其研究成果的運用可以幫助企業在運作時確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為企業參與企業運作提供一些理論支持。因此,具有較大的實用性。 1.從財務管理視角進行企業收益分配研究是企業治理結構創新的需要。從財務管理視角的角度分析企業收益分配問題對於激發我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活力,推進企業制度改革具有現實意義。 2.從財務管理視角進行企業收益分配研究有利於調動和發揮企業經營管理者和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經營管理者和技術人員進入企業就是以創造新的生產力並使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正因為如此,對於他們的激勵是不容忽視的,他們作為一種稀缺資源比其他人更有理由和權利參與企業的收益分配。 3.以“經濟增加值(EVA)收益”分享替代傳統淨利潤分配更加科學合理。企業的收益是人力資本與財務資本共同使用的結果,其所有者應當共同分享剩餘價值,這種剩餘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不應是企業的淨利潤,而應是會計利潤扣除資本成本後的增加值收益。 從財務管理視角進行企業收益分配改革,能夠充分調動企業所有者、管理者及一切員工的積極性,進而提高一個企業、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因此,對於從財務管理視角進行企業收益分配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從學術界的相關研究現狀來看,研究者們基本上沒有建立嚴密的從財務管理視角進行企業收益分配的理論體系。對財務管理與收益分配的研究局限於定義、屬性、特點、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方式、原則以及對從財務管理視角進行企業收益分配的實踐活動的評價。鑒於此,本文研究的目標是通過對從財務管理視角進行企業收益分配的理論研究,探討財務管理角度進行企業收益分配改革的微觀與巨觀基礎、從財務管理視角進行企業收益分配的方式和一般規律,從而建立財務管理與收益分配的相對嚴密的理論體系。在此基礎上,我們將要分析財務管理與收益分配具體方式的案例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提出現階段可操作實施的政策建議。 在研究結構上,本文將通過對研究背景以及國內外企業相關研究的綜合歸納分析,引出研究問題;並對相關理論進行了比較簡略的綜述。在此基礎上,論文主體部分緊緊圍繞財務管理這一視角,由簡單到複雜逐漸展開分析。首先,本文在已有文獻的基礎上,綜合分析了企業收益分配的原則。接著,以分配原則為準繩,並結合企業的獨特性,探討了不同企業收益分配問題。在完全信息下,以財務管理理論為基礎,綜合考慮企業投資、承擔風險以及合作支持等因素,提出了企業收益分配策略;在具有不同特徵的非對稱信息結構下,利用不同的理論和方法探討了企業的收益分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收益分配策略,以改善企業的合作效率。目前,國內外研究者多以某一特定的角度(比如投資、風險等)來探討企業的一次收益分配問題,而缺乏系統性;得出的結果對企業成員的激勵與約束力也不足。本文正是抓住這一研究空白,試圖利用交易成本經濟學、博弈論、信息經濟學、委託代理等理論,從財務管理視角來探討企業的收益分配問題。 論文在對大量的文獻進行調查與分析的基礎上,以規範研究為主,採用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再輔以一定的數值模擬分析。論文緊緊圍繞我國企業的特點,將交易成本經濟學、博弈論、信息經濟學、委託代理等相關理論引入對企業收益分配問題的研究,採用歸納、演繹等推理方法,通過構建一些定量分析模型,從財務管理角度來探討我國企業收益分配問題。 本文除了對有關收益分享理論、財務管理理論、薪酬理論等進行理論分析和規範性研究外,還通過對比論證法對各種收益分享方式的利弊進行探討,進而確定不同的從財務管理視角所有者應該採用的具體收益分享方法;運用列舉法對各個國家的收益分享方法和基本作用進行了分析和整理,並結合實例對我國從財務管理視角所有者參與企業剩餘收益分享的實踐進行了分析,並穿插了對比性的論證,層層剖析,歸納出本文的結論。 本論文的特色與創新之處: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掌握知識並運用知識的人(主要是企業管理者與高新技術人員)在經濟成長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有些行業甚至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按照傳統的收益分配模式,報酬僅僅是作為成本項目的一種支出——工資的形式,而並不參與企業的剩餘分享。這種在分配上的次要地位與其對經濟成長的主導地位形成異常嚴重的落差和矛盾。對於這一矛盾的解決,中外經濟學家和財務學者、企業家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進行了嘗試。但是前人的貢獻大多停留在:①從產權的角度分析,認為企業經營者、管理者應該分享企業的剩餘索取權,以達到剩餘索取權和剩餘控制權的對應。②從企業生產的角度分析,認為要使員工為企業創造最大的價值,剩餘索取權是最好的激勵機制。這些研究主要是從理論上論證誰應參與企業的剩餘收益分配,但是對於應該怎樣參與企業剩餘的分享,分享企業的哪塊剩餘,至今還處於研究的薄弱環節。基於此,筆者在本文的論述中主要取得了以下的一些進展: 第一,套用比較分析方法從財務管理學的角度比較研究了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在企業價值創造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人力資本在企業價值創造中的作用機制,以解決人力資本參與企業收益分配的必要性問題。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研究了人力資本參與企業收益分配的理論依據與現實依據。 第二,研究了基於財務管理角度的企業收益分配製度依據,提出企業收益分配的“按能分配”“按智分配”,解決了從財務管理學的角度進行企業收益分配研究的可能性問題。 第三,通過企業制度的演變與收入分配製度的變遷的分析,解決了從財務管理學的角度進行我國企業收益分配製度改革的迫切性問題以及國有股分紅的必要性和現實可行性。 第四,運用財務管理學的分析方法,從制度安排的角度來研究企業財務管理與收入分配的制度供給和制度環境,以解決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中企業收益分配的現實性問題。 第五,集合案例通過對我國國的企業收益分配模式的歷史、現狀的分析指出收益分享模式在我國運用時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筆者的建議,以求對實踐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