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重組

企業戰略重組

企業戰略重組(Enterprise Strategic Reorganization) ,主要由企業目標企業使命企業價值觀企業文化等組成。

企業戰略的重要意義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識和利用。但是戰略也不是永遠不變的,好的戰略應當具有應對環境變化的“柔性”,在環境變化程度足夠大時,就需及時做出戰略的調整或重新規劃,而不能再拘泥於原有的企業戰略。在經過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後,企業的規模擴大了,生產能力增強了,但能否將生產力同步增大,能否保持和進一步提高企業效益是決定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對企業的內外部環境進行深刻的考察和認識,進行切合實際的SWOT分析(Strength,優勢;Weakness,劣勢;Opportunity,機會;Threat,威脅),並在此基礎上制定和完善企業戰略,以完成新企業的戰略重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企業戰略重組
  • 外文名:Enterprise Strategic Reorganization
  • 組成:企業目標等
  • 戰略重組動機:生產與經營動機等
  • 套用:企業管理
重組動機,發展戰略,財務動機,防範風險,

重組動機

可能的戰略重組動機是一個複雜的體系,我們將其分為生產與經營動機、發展與戰略動機、財務動機、防範風險動機等。
一、生產與經營動機
(一)擴大生產規模以降低成本
生產成本隨著產量增長而下降的規模經濟現象在現代工業企業生產中是普遍存在的,而成本的下降、產量的增加直接導致了企業利潤的增加和競爭地位的提升。為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企業將以新建或重組的方式進行對外直接投資。對一個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的重組比新建一個同樣規模的企業過程簡單,所需時間短、有時甚至支出更低。對同類企業的重組將兩個企業的生產體系納入統一指揮之下,企業可以進行集中統一的進貨、集中統一的銷售和集中統一的生產管理,從而充分利用生產規模的優勢降低成本。出於擴大生產規模和降低成本的考慮,進行重組是一種較為普遍的重組動機。
(二)實現資源互補以提高利潤創造能力
每個企業都擁有一定的資源,這些資源既包括有形的資產和人力資源,也包括無形的商譽、信譽、企業文化和經營管理經驗等。企業資產僅是企業可以用會計方法計量的一種資源,而不是企業資源的全部。資源是企業存在的基礎,是企業利潤的源泉。企業經營的本質就在於充分利用有限的現有資源謀求儘可能多的利潤,並儘可能多地擴充現有資源。從這個角度看,重組是企業資源的一種重組,這種重組並非重組雙方企業資源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優勢互補的有機組合。兩個企業的合併不僅意味著資源量的相加,而且意味著資源質的提高,即資源利潤創造能力的提升。當然,這是以企業重組的經濟性和合理性為前提。
企業重組的一個重要的動機在於實現兩個企業資源的互補,以提高企業資源創造利潤的能力。兩個企業資源的互補體現在企業資產、人力資源以及技術等因素的有機組織。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技術因素在企業競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作用的今天,出於技術上的考慮進行的企業重組活動日漸增多。
(三)獲得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或產品銷售渠道
單純從生產者和產品供應者的角度,企業是投入種種原材料,產出若干產品的實體。這裡的原材料是廣義的,包括原料、燃料、動力等幾個方面。理論上,企業利潤的來源在於產品銷售收入與原材料價格及其他投入物(勞動力資本和企業家等)價格的差額。因此,企業利潤的實現有賴於以下幾方面:其一,穩定充足的原材料供應;其二,穩定順暢的銷售渠道;其三,穩定充足的資本勞動力及企業家等資源。
穩定、正常的原材料供應是企業正常運營並創造利潤的基礎。在70年代初的石油危機中,原先享有穩定、廉價燃料供應的西方國家企業面臨石油價格的飛漲而全面陷入困境,西方國家經濟經歷了二戰以後最嚴重的一場危機,這充分說明了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對於企業乃至一國經濟之重要性。因此對部分企業而言,防範由於原材料供應不穩定所造成風險的重要對策就是擁有企業自有的原材料生產和供應能力。這不僅可以防範由於原材料供應的異常中斷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損失,也可將原先為原材料生產和供應商所得的利潤轉入企業內部。擁有企業自有的原材料生產和供應能力的最便捷方法是對原材料生產和供應商進行重組。產品銷售是企業利潤實現的關鍵,產品銷售渠道是企業的重要資源。在一個陌生的市場上立足的關鍵在於企業自身銷售渠道的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為了儘快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以進入某市場,企業可以重組一個擁有自己銷售網路的中間商零售商,也可以重組一個在該市場上已經建立了完整銷售渠道的同類企業。對於煤炭企業來講,重組下游企業可實現煤炭的就地轉化,降低對市場的依賴程度,進而更好的把握和調控市場。
(四)獲取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而取得或創造的,能為企業帶來利潤但不具備物質形態的資源。無形資產是企業競爭優勢的載體,是企業藉以創造利潤的最重要資源。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專營權、土地使用權和商譽等。企業無形資產一般都可以從生產資料市場上購得,但部分無形資產往往無法在市場上通過交易購得,如商譽、重要的專利技術、企業形象等。因此,對擁有某項無形資產的企業的重組往往是獲得該項資產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方法。

發展戰略

(一)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市場優勢
企業經營的成敗體現在企業競爭的成敗,企業發展戰略則主要體現在企業的競爭戰略。企業間的競爭集中體現在於對特定市場的爭奪。得市場者興,失市場者亡,這是企業競爭的規律。在非絕對壟斷的情況下,某種產品或某個行業的市場是被諸多大大小小的競爭者考慮的重要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並為長期利潤最大化打下基礎的關鍵是對市場的占領。存在於現實經濟中的企業考慮更多的往往不是利潤,而是市場。企業很可能為了擠垮競爭對手,為了占領市場而犧牲短期的利潤。對競爭對手的重組是提高市場份額、增強市場勢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提高市場份額、增加市場勢力企業重組最原始和最主要的動機。
(二)進入成長性的新行業
成長性的新行業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機會,然而,要進入這些行業卻並非易事。企業進入一個新行業,必然面臨該行業內現有企業的激烈排擠。大規模進軍某一新行業,特別是已經形成壟斷格局的新行業,對企業而言有較大的風險,而小規模進入又往往具有一定的成本劣勢,從而難以與市場先入者競爭。在某些品牌依賴較強的行業中,新的競爭者及新品牌的進入而為困難。新的進入者必須負擔高額的進入成本。並且,新的進入者形成自己的進貨渠道、銷售網路和產品技術特點尚須假以時日。所以,急於進入某一家或幾家已經在該行業立足的企業,從而通過被重組的企業間接進入該行業。這樣,企業既迴避了上述諸多問題,又節約了時間。如煤炭企業要進入與之相關的非煤領域,不僅項目審批難度較大,周期長,建設風險高,而且技術、人才等問題也是制約項目發展的瓶頸因素。
(三)進入發展中的新市場
發展中的新市場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企業所在國家市場以外的處於迅速發展中的市場;二是指企業已經占領的市場之外的國內市場。發展中的市場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機會。但是,如同進入一個新行業一樣,要進入這些市場也並非易事。企業進入一個新市場,必然面臨一定的市場壁壘。進入某一國家的市場可能面臨一定的進入壁壘和經營壁壘的限制,可能受到來自貿易保護主義勢力的種種阻力。在國內市場中會可能存在的行業壁壘、區域經濟、運輸成本等限制,使企業的進入特定區域市場時受到限制。由於以上限制,欲較快進入新市場的企業,往往採取選擇重組一家或幾家已經立足於該市場的企業等手段,從而通過被重組的企業間接地進入該市場。
(四)國際化
國際化是許多大企業、大集團的發展方向。國際化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分散企業經營所面臨的種種風險,可以使企業充分利用其全球優勢進行便利的融資、避稅、轉移利潤和外匯交易等操作,也可以使企業充分利用發展中的新興市場獲得利潤。國際化大企業的形成需要企業在多個國家成功的投資。而在國外投資建立獨資、合資或合作企業面臨的風險一般而言要比國內大得多,對投資於國外的獨資、合資或合作企業的控制和運營也較之對國內分公司、子公司的控制和運營困難。另外,進入一國市場往往受到前述貿易壁壘、市場準入等方面的限制。因此,謀求建立國際化經營格局的企業往往通過跨國重組進入一國市場。跨國重組是一種重要的國際直接投資行為。通過一系列成功的跨國重組活動,企業的跨國經營戰略得以貫徹,一個跨國企業集團得以形成。

財務動機

(一)避稅或取得稅收減免收益
利用稅法的有關規定,企業可通過重組,以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對於一個有較多賬面盈餘的企業而言,重組一家虧損企業可以降低稅收支出。如果一家企業連續幾年未曾盈利並擁有相當數量的累積虧損,可考慮將共作為重組對象,以利用其由於虧損遞延條款而在稅收減免方面的優勢。所謂虧損遞延是指企業如果在某年出現虧損,該企業不但可以免付當年的所得稅,其虧損還可以向後遞延,以抵消以後年度的利潤。另外,對享受稅法規定種種減免稅優惠措施的企業的重組可以使重組企業獲得稅收減免收益;同時,重組企業亦可利用被收購企業進行避稅操作。
(二)運資,有效處理累積利潤
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目標,但如果不能有效地運用過高的累積利潤,過多的利潤也會給企業帶來一些問題。因此,擁有較高累積利潤的企業必然面臨一個合理有效的運資問題。在沒有較明確的投資方向的情況下,對一個或幾個內質較好、潛力較大的企業進行重組不失為一種迅速處理累積利潤的較好的方式。如果將運資的目的和調整企業經營方向、多角化經營、國際化或者共他重組動機結合起來,並且對目標企業的選擇科學合理,企業的重組行為將對企業發展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買殼,獲得在資本市場上籌資的能力
公司的上市資格對企業而言是一種資源。原因在於,通過上市,企業可以從資本市場上募集一筆數額巨大而無須還本付息的資金,而且公司還具有利用資本市場進一步融資的能力。除了公司在融資方面的特殊地位之外,公司的價格還表現在其作為一個公眾公司和資本市場參與者的身份以及與之相聯繫的特殊權益。如果一國政府對企業上市實施較嚴格的控制,公司的上市資格將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公司的上市資格本身也就具有了價值。買殼上市中所謂的殼,就是指公司的上市資格。買殼上市實際上是一種對公司進行收購以獲得其公司資格的企業重組行為。通過買殼及買殼後的資產重組,企業可以實現其資產的間接上市。買殼上市是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一條捷徑。

防範風險

從某種意義上說,證券市場實際上也是一個“商品”交易市場,這個市場上的“商品”就是企業。股票市場無時無刻不在通過股票供求雙方的交易活動決定著股票的價格。股票市場上的供求雙方是股票的交易者,實際上也是企業的交易者。股票交易者以股票這種產權憑證為媒介進行著通過股票被被細分了的企業產權交易。當這種交易的規模大到某企業股票持有股票的存量達到足以通過改組董事會控制該企業時,實際上這個企業也就通過股票市場上的股票交易進行了交易。股票市場上既有企業發行的股票的購買者,也有發行股票的企業的購買者,後者是股票市場上收購行為的主體。收購行為主體的收購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如果動機在於獲取低價資產,那么這類主體被稱為“資產掠奪者”。 “資產掠奪者”是出於一種財務上的考慮對公司進行收購的——當企業股票的市值低於其每股帳面淨值資產時,這意味著收購者可以低於企業淨資產價值的價格獲得一個企業,這在財務上是可能的,因為企業可以至少以淨資產的價值將該企業賣掉以獲利。對這樣一個價值被市場低估的企業進行重整,或注入優質資產往往更加有利可圖。對具有重組潛力的公司的發現比對股票市值低於每股賬面淨資產價值的企業的發現需要更敏銳的眼光,而其潛在收益也更大。
防範風險動機
多角化經營可以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一個跨越多個行業甚至多個產業的企業集團較之集中於某一特定行業甚至特定產品的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強。原先集中於特定行業或者特定產品的風險隨著企業所進入行業和所生產產品的多元化而得以分散,某一行業的不景氣、某一產品的滯銷或者企業在某一行業或者產品上的競爭失敗不會對整個企業構成毀滅性的打擊。而對於一個集中於某一特定行業,甚至集中於某一特定產品的企業而言,該行業的長期不景氣、該產品的嚴重滯銷或者企業在該行業或者產品上的競爭失敗對企業的打擊則是致命的。對於一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追求利潤、某求發展的現代企業而言,它只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要么集中於某一行業或某一產品,並在該行業或產品的市場競爭中建立絕對的優勢地位;要么進行多角化經營分散風險。對排名前列的世界級大企業的分析表明,這些企業要么是集中於某一行業並具有絕對競爭優勢地位的行業壟斷者,如美國的通用汽車、IBM、微軟等;要么是跨行業的大企業集中,如日本的三菱、三井,韓國的大宇、現代等。
企業是否傾向於進行多角化經營與企業經營者的經營指導思想密切相關。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無不以追求利潤為首要目標,但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企業經營者不得不較多地考慮風險因素。一味地追求利潤而忽略對風險的防範很容易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被吞併甚至破產的厄運。另外,一味地追求利潤可能在競爭對手以犧牲暫時利潤為代價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從而失去對市場的占領。所以,企業經營者必須在其經營決策中對追求利潤和防範風險兩者加以平衡。以追求利潤為決策導向的經營者傾向於企業生產和經營範圍的多樣化,傾向於對企業穩定性的追求,而這往往是大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共同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