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道(中國近現代昆蟲學家)

任明道(中國近現代昆蟲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任明道(1901年-1983年),浙江省永嘉縣橋下鎮西岸村人。早年畢業於舊制溫州師範學校,後入南京國立東南大學農科學習,於1926年畢業。1936年秋,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深造,獲碩士學位。1938年秋回國,先後在美國農業部駐華昆蟲研究所、漢口市衛生局、南京中央農業實驗所、福建省農業改進處、浙江省農業改進處從事害蟲防治研究工作。1943年後,先後在江西中正大學、浙江英士大學任教,講授農業昆蟲學等課。建國後,曾任中央農業部病蟲害防治司藥械處副處長。1954年調任瀋陽農學院植保系教授、系主任,並歷任中國昆蟲學會、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昆蟲學報》、《植物保護學報》編委,遼寧省、瀋陽市植保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瀋陽昆蟲學會理事長,九三學社瀋陽分社委員,瀋陽市政協副主席等職。任明道是中國近現代昆蟲學家、農業教育家,是中國現代生物防治的開拓者和新農藥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曾先後從事中國稻作害蟲鐵甲蟲、植物殺蟲劑魚藤精土蜂的研究,有《害蟲防治學》等著作。在前浙江省昆蟲局果蟲研究所任職期間,曾從台灣引進大紅瓢蟲,用以防治柑橘吹綿蚧殼蟲,開創了中國現代生物防治的先例。晚年長期患病,仍堅持閱讀中外有關專業資料,指導國內各地後學,並參加學會的學術活動。早年還在家鄉橋下西岸創辦一所嘉祥圖書館。1983年2月25日在瀋陽病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任明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省永嘉縣
  • 出生日期:1901年9月7日
  • 逝世日期:1983年2月25日
  • 職業:科學 農業教育家 昆蟲學家
  • 畢業院校國立東南大學
  • 主要成就:開創了中國現代生物防治的先例
  • 代表作品:《害蟲防治學》
生平,履歷,成就貢獻,論著,

生平

任明道,浙江永嘉人,1901年9月7日出生於永嘉縣農村一個農民家中。父輩都是淳樸的農民。任明道兄弟4人。他行二,少年時在家鄉私塾讀書,並幫助父母做些農活。1913年,家鄉始有國小校成立他才入學。1916年,任明道考入設在溫州的省立師範學校。畢業後,因學業優良又考入南京國立高等師範學校病蟲害系。
1926年,任明道畢業,經張巨伯介紹,受聘於美國農業部駐華昆蟲研究所,從事中國土蜂調查收集研究。一年後進漢口市衛生局任職。1928年到浙江省昆蟲局果蟲研究所工作,其中主要的工作是從台灣引進大紅瓢蟲,並成功地控制了當時猖獗為害的柑橘吹綿蚧殼蟲。1932年起任該局殺蟲藥劑室主任,主要研究用碳酸鈉代替燒鹼,配製松脂合劑,用以防治柑橘吹綿蚧殼蟲,效果甚佳。1933年到中央農業實驗所任職。由於任明道深造心切,1935 年秋辭職,自費赴美,入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研究院。其間他對6種殺蟲植物(魚藤等)進行了系統的殺蟲試驗,明確了各種殺蟲植物的接觸毒性。1937年春獲碩士學位後回國。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形勢多變,各機關、學校不斷轉移,任明道先後到福建省農業改進所、江西中正大學、浙江英士大學等處做技術工作和任教,直至抗戰勝利。1947年,任明道一度到瀋陽東北病蟲藥械廠工作,因工廣無電不能開工又返回南方,先後到江西中正大學、江西農業專科學校任教。
1949年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任明道先在華北人民政府農業部工作,1950年調中央農業部病蟲害防治局任藥械處副處長和技正。這期間水稻螟蟲、粘蟲等多種病蟲害大面積發生,為害嚴重,而又極端缺少農藥和施藥器械。任明道為組織農藥、藥械生產,歷盡艱辛,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使中國第一次生產出高效廣譜殺蟲劑六六六農藥,並生產了西力生,繼而又組織生產了噴霧器,解決了當時農業生產的急需。

履歷

1901年9月 生於浙江省永嘉縣橋下鎮西岸村。
1908-1910年 家鄉私塾讀書。
1911-1912年 在家務農。
1913-1916年夏 浙江省永嘉縣立第五國小讀書。
1916秋-1921年夏 溫州,省立師範學校讀書。1921秋-1926年夏 南京國立高等師範學校讀書。
五十年代的甌海中學五十年代的甌海中學
1926夏-1927年春 美國農業部駐華昆蟲研究所工作。
1927夏-1927年冬 漢口市衛生局工作,技士。
1928春-1928年夏 浙江省甌海中學,生物教員。
1928年-1933年 浙江省昆蟲局果蟲研究所,技士,主任。
1933年-1935年 中央農業實驗所工作,技士,病蟲藥劑室主任。
1935年-1937年 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研究院,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37年-1939年 福建省農業改進所工作,技正,病蟲害科主任。
1939年-1941年 浙江省農業改進所工作,技正,室主任。
1941年-1943年 江西中正大學,教授。
1943年-1946年 浙江英士大學,教授。
1947年-1947年8月 東北病蟲藥械廠,總技師。
1947-1948年 江西中正大學,教授。
1948-1949年 江西省立農業專科學校,教授。
1949年10月-1949年12月 華北農業部,技乾。
1950年-1954年 農業部,副處長,技正。
1954年12月-1964年 瀋陽農學院,教授,植保系主任。
1965年-1983年 瀋陽農學院,教授。
1983年2月25日 在瀋陽病逝。

成就貢獻

開創先河
20世紀20年代末期的中國,由於軍閥混戰,農業遭受破壞,災害四起,在江、浙、閩等地吹綿蚧殼蟲嚴重為害柑桔。任明道急果農之所急,不畏艱辛,毅然隻身到當時被日本霸占的台灣島,採集引進大紅瓢蟲(Rod olia rufopilosa Mulsant)。他搭乘日本輪船抵台北,在日本昆蟲學家素木得一的幫助下,收集了大量的大紅瓢蟲,返回後,親自在沿途受害嚴重的柑桔園釋放,在一些柑桔園裡成功地控制了吹綿蚧殼蟲的為害。
任明道(中國近現代昆蟲學家)
在中國首先使用松脂合劑防治吹綿蚧殼蟲
30年代初,吹綿蚧殼蟲在浙江省許多柑桔園嚴重發生。雖然1929年任明道從台灣引入一批大紅瓢蟲,釋放到柑桔園,但單靠大紅瓢蟲的自然繁殖、擴散,難以控制大面積發生的吹綿蚧殼蟲。任明道又積極尋求藥劑防治的辦法。當時,防治該蟲比較好的藥劑是松脂合劑。它首先在日本使用,是以過量的氫氧化鈉(燒鹼)溶液,煮沸後,加入松香,繼續加熱皂化松香而成。當時在中國農村燒鹼不易獲得,而且難於操作。鑒於此,任明道試驗用碳酸鈉(鹼粉)代替燒鹼,配製松脂合劑,結果防治吹綿蚧殼蟲效果甚佳(昆蟲與植病,1933)。該劑還減輕了用燒鹼配製對柑桔的腐蝕性。任明道是中國松脂合劑最早的研製者,並在防治柑桔介殼蟲上獲得了成功。
研究探索殺蟲植物
對發展中國魚藤生產作出貢獻 30年代中期,任明道已開始蒐集中國的殺蟲植物。1937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對中國魚藤等6種殺蟲植物進行了系統的殺蟲試驗。試驗是用乙醚、克羅酚、苯的抽提物(5種濃度)在綠豆蚜上進行的。試驗結果明確了各種殺蟲植物的接觸毒性,以雷藤效力最大,魚藤次之,巴豆
第三,雷公藤有微效,苦樹皮與鬧羊花無效這些研究結果,對中國進一步研究、利用殺蟲植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952年,根據農業部發展國產殺蟲植物的精神,任明道赴中國南方考察魚藤資源,基本摸清了南方各省(廣東、廣西、雲南等)魚藤的種類、分布、栽培及野生種的生長情況,以及魚藤生長和氣候、土壤等條件的關係;明確了在年平均溫度20-22℃,降雨量1 500毫米左右的地區,均適合栽培,即中國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在北緯23°以南地區可以栽培。
魚藤魚藤
調查研究明確了中國南方的魚藤共有6個種和變種:(1)半蔓生性毛魚藤(Derris elliptica var.saraklak Greeping);(2)蔓生性毛魚藤(D.elliptica Chougi);(3)紅心種馬來魚藤(D.malaccensis-Kinta type);(4)直生性馬來魚藤(D.malaccensis var.saraw akensis);(5)霍氏魚藤(D.fordii Oliv);(6)毒魚藤或厚果雞血藤(Milletia parchycarps Benth)。調查還明確了各種魚藤植物中魚藤酮的含量。任明道的調查對發展中國殺蟲植物魚藤的生產作出了貢獻。
組織策劃使有機農藥六六六問世
50年代初,任明道在中央農業部任藥械處長時,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當時國內僅有少數廠家可生產砒酸鉛、硫酸銅、王銅及魚藤等少數無機殺蟲劑及植物性殺蟲劑,尚無生產有機合成殺蟲劑的工廠,而此時國外已大量生產六六六、DDT等。任明道建議國家組織六六六和西力生的生產。經同意後,他立即奔赴國內各地,進行組織策劃,經一年多時間,終於在中國首次生產了六六六和西力生,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有機合成殺蟲劑的歷史,為中國農藥事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主持瀋陽農學院植保系
為培養植保蠶業人才作貢獻 1954年,瀋陽農學院植物保護系昆蟲學及農藥學師資缺乏,而任明道則兼具這兩方面的專長,遂應該院院長張克威之邀,到瀋陽農學院任教授兼植物保護系主任。彼時系瀋陽農學院初建,任務繁重。任明道組織全系教師,制定了新的教學計畫和10餘門課程的教學大綱,使全系在教學上有所遵循。由於任明道以身作則的勤奮工作,帶動全系教工,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努力培養師資,積極擴建實驗室,增添儀器設備,組織師生廣泛採集標本等,經過兩年的努力,植物保護系已有較大進步,師資水平迅速提高,實驗室已能滿足教學需要。為提高教學質量創造了條件。
柞蠶柞蠶
遼寧省柞蠶資源豐富,柞蠶絲產量居全國之首。為發展養蠶事業,瀋陽農學院增設了蠶學專業。植物保護系承擔了這一任務。任明道積極組織部分教師籌建。1958年,全國第一個以柞蠶為主兼顧桑蠶的蠶學專業,在瀋陽農學院植保系正式誕生,第一屆蠶學專業30名新生也於同年9月入學。王道蓉、賀康等先後應聘蠶學專業任教授。至1966年,瀋陽農學院植保系兩個專業(植保、蠶學)共培養了700多名本科畢業生。任明道在瀋陽農學院任教近30年(1954年-1983年),辛勤耕耘,嘔心瀝血,作出了重要貢獻。
對玉米螟研究觀察30多年,提出根治構想
1954年任明道來瀋陽農學院,便開始了玉米螟的防治研究。初期,進行了化學防治試驗。鑒於中國特別是東北松遼平原,玉米連片栽培,防治玉米螟如靠人工一株株的施藥,不僅防效有限而且很難做到大面積防治,因此他設計、實施了以飛機防治為目標的地面藥劑防治試驗(當時國內此舉尚屬首創),結果表明:(1)用0.5%六六六,在卵高峰後即孵化率達50%以上時,施藥效果最顯著;(2)液劑和粉劑效果大體相當;(3)用藥1次和2次效果差異不大,一次施藥最經濟。
玉米螟雌成蟲玉米螟雌成蟲
任明道還對玉米螟發生規律、預報方法及寄主植物等多方面作了調查研究。在他的主持下,首次報導了在非禾本科(如大麻、蒼耳等)寄主上為害的有穎冬螟(Ostrinia varialis Bremer)等。
這些研究對遼寧省以及北方諸省(區)開展玉米螟的研究和防治,起到了指導性作用。用飛機撒藥大面積防治玉米螟,任明道生前雖未實現,但為後來工作打下了基礎。
任明道對玉米螟進行了多年的觀察研究和探索,不斷收集整理國內外大量研究資料。他認為:防治玉米螟最好的方法是抗蟲育種,併到處收集抗螟試材和有關文獻,並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所邱式邦處引來大量國外玉米自交系及抗蟲品種材料,進行了兩年的對比觀察試驗,有些已顯示出頗有希望的苗頭,可惜這些寶貴的原始材料全毀於“文化大革命”。70年代末,任明道已年近八旬,體弱多病,力不從心,加之助手調離,因而已無法再繼續從事田間試驗,但他仍不斷地查閱國內外文獻,撰寫了“對玉米螟周期性大發生規律的探討”等文章,留給後來人。
愛祖國,愛科學,教書育人,良師益友
任明道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限熱愛,愛祖國,愛人民,一生兢兢業業,孜孜不倦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除進行教學、科研工作外,還有大量繁瑣的教學行政工作和社會活動,領導著遼寧省和瀋陽市兩級植保學會以及瀋陽市昆蟲學會。他經常組織學會活動和生產考察,向各方提出生產建議。任明道是九三學社的一名老社員。他積極參加九三學社和市政協的活動,經常提出寶貴意見。任明道不僅在教學、科研、生產、學術、學會工作和活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在團結廣大科技人員的工作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任明道為人忠厚,作風正派,無論是老、中、青同志都能與他和睦相處。他能團結系內老教師,共商系內大事。他愛護青年教師,關心他們的成長和進步,深受全系師生敬重。
任明道熱愛學生,經常教育學生愛科學,愛專業。很多學生在他的教育和感染下,奮發圖強,努力學習,刻苦鑽研。他不愧是廣大學生的好老師,廣大教師的良師益友。
任明道是中國昆蟲學會創始人之一,歷任該學會第一二屆理事。他還是《昆蟲學報》、《植物保護學報》編委,遼寧省、瀋陽市植保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瀋陽市昆蟲學會理事長;瀋陽市政協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屆理事和瀋陽市政協第五、六、七屆副主席,以及九三學社瀋陽分社委員。

論著

1、任明道:《松脂合劑防治吹綿蚧殼蟲》,《昆蟲與植病》,1933(1):3062、任明道:《害蟲防治學》,中國興業出版社,1948
《昆蟲學報》《昆蟲學報》
3、任明道:《國產殺蟲植物初步研究》,《中國昆蟲學報》,1950,1(1):41~56
4、任明道:《國產殺蟲植物魚藤生長情況調查》,《昆蟲學報》,1953,3(2):185~202
5、任明道,戴宗廉,朱永年:《六六六粉劑防治玉米螟試驗初步報告》,《瀋陽農學院學報》,1956(1):35~42
6、任明道,張荊,孫雨敏:《瀋陽地區玉米螟的預測研究及藥劑防治試驗》,《瀋陽農學院專刊》,1957
7、任明道:《抗蟲育種工作在害蟲防治上的展望》,《遼寧農業科學》,1963(1):47~5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