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所謂任務分析,就是通過目標分解、調查、觀察等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對構成崗位職責的各項任務逐一歸納與整理,使之清晰化、系統化與模組化的過程。
任務
所謂任務,一般指工作過程中那些相對獨立的基本活動單位。例如秘書工作中的聽寫、
速記、打字等。這些工作活動具有以下特點:
有開始與結束以及完整而獨立的活動過程;
不宜再作分解,否則無實際工作意義。
任務分析即指工作分析者藉助一定的手段與方法(基本的工作分析方法與工具),對整個崗位的各種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分解,尋找出構成整個崗位工作的各種要素及其關係。
任何一項任務一般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子任務
進行一項人任務分析,僅僅確定任務的名稱是遠遠不夠的,而是要把一項任務細分成不同的子任務,這樣才能有效地評價完成任務所要求的不同程度的信息(如
工作負荷、人員的效率或所需的技能等)。有時候出於進一步分析的需要,還要對這些子任務進行進一步細分。但一般而言,在人物分析時不必劃分太細。
子任務(任務步驟或動作要素)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由單個人完成;
2. 通常能用動賓結構短語進行描述;
3. 可以與其他任務的子任務組合在一起。
非連續性和連續性任務
非連續性任務又叫程式性任務,它要求一個人按照某個程式檔案上的規則去完成一系列彼此獨立的子任務,但不必按照一個固定的次序來實施。
連續性任務則不同,它要求按照任務本身的運行方式連續地操作各個子任務。
分析方法
方法定義
是通過對一個時期內企業各項主要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分析,達到對企業經營管理以及員工素質認識和判斷的方法。著重點是對主觀因素的分析。任務分析是結果分析,也有過程分析,匯總各項任務的分析結果,完成分析報告。
方法選擇標準
設定人物分析方法的評判標準。
1. 可信度。可用來檢驗任務分析中所採用的方法有無缺陷,還可用於不同人對同一個問題提供的信息間的比較。
2. 統一描述標準。事先設定定義和概念,可以使任務之間和工作之間的比較成為可能。
3. 全面的分析性指導。在任務分析中,要有一個規範化與概念化的分析結構指導,以幫助分析人員了解需要描述哪些人的特徵。
4. 行為描述中對個人能動性的控制。任務分析的形式要求既要有同意的內部標準,又要允許適當發揮個人能動性。
方法與工具
1、決策表。決策表把工作活動中的條件與行動加以區分,根據不同的條件採取不同行動的對應關係以表格的形式揭示。
2、流程圖(邏輯圖)。以工作活動流程圖的形式來揭示工作任務的操作要素與流向。
3、語句描述。通過語言形成揭示工作任務中的要素、關係及其運作要求。例如:勸說顧客去購買產品,前一半為工作內容,一半部分為工作目標。語氣描述應注意:
A、儘量用主動句式。主動句式結構為:行動者——行為——行為目標。
例1:搬運結束後工具被工作員清潔。(錯誤)例2:搬運後再清潔工具。(正確)
B、一項任務敘述中,只能包含一個行動和一個目標。
例3:檢查信件、報告、包裹。(錯誤)例4:檢查信件、檢查包裹(正確)。
C、儘量用定量化語句。
例5:推走裝載好的車。(效果差)例6:推走載有50~250kg貨的手推車。(效果好)
4、時間列形式。依據工作時間長短與順序來揭示整個工作過程中各任務的輕重與關係的形式。
5、任務清單。把崗位工作活動中所有的任務逐個列出讓被調查的人迭擇並標明前後順序,重要程度或困難程度等。
一般來說,方法1與2比較適合那些任務之間存在前後順序或邏輯關係的流水作業崗位,而方法3、4、5比較適合那些缺乏邏輯關係與順序關係的崗位任務分析。
任務分析步驟
任務分析屬於
工業工程、工業心理和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交叉研究對象,是一種說明個人與系統之間所有行為作用與關係的系統方法。
在一個人機系統中,任務分析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往往作為系統設計的基礎階段,或是為了對運行中的系統進行評價而進行。所謂自上而下,是指任務分析的過程是從一般到具體,即從工作系統目標、工作系統職能和工作系統運行,到已分配給系統內人員的任務與子任務。分析的最終結果是產生一個能完整地描述實現工作系統目標所需的人員、設備及其相互之間聯繫的信息庫。這種自上而下的任務分析步驟可概括如下:
1. 制定任務分析方案,確定執行這一方案所要求的人員條件,明晰其責任,並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2. 進行工作系統只能和工作系統運行分析。
3. 形成任務分析的結果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