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崇拜仫佬族認為祖先亡靈能護佑子孫,崇拜至誠。在喪葬儀禮與祭祖上表現尤為突出。
①喪葬儀禮。凡屬老年人正常死亡,都要認真裝殮並舉行隆重葬禮。先洗淨遺體,穿上新衣,子孫輪流往死者口中餵肉、飯。有的死者口中銜銀幣一塊,左手挽小白布袋,內裝銅錢、銀幣若干,右手塞一塊白手巾。這些肉、飯、錢作為死者“行糧錢”。出殯時,孝子持靈牌、孝棍走在前面,逢人下跪納拜。選擇墳地講究方位,還要打齋超度亡靈。入葬時以谷種、飯粒、雞蛋等陪葬。子媳服孝三年,為母服孝以9個月為一年,為父服孝以8個月為一年。他們認為母親有十月懷胎、三年哺乳的勞苦,故母孝重於父孝。
②聯宗祭祖。主要儀式為祭“依飯”和清明掃墓。相傳依飯是仫佬族的共同祖先。認為祭了依飯,可使本族人畜興旺,五穀豐登。一般每三年舉行一次,也有五年兩次或十年三次的。按慣例,祭祀儀式多在宗祠內舉行。各族頭人輪流充當主辦人,負責派款,籌備祭品等事。屆時,男女老少齊集於廳堂內,由兩個梅山派道教法師主持祭祀儀式;一個穿常服念唱經文,另一個穿紅法衣,頭戴面具,腳穿草鞋,跳躍跪拜,專做各種請神敬神的動作。清明掃墓,除各家分別祭掃外,凡同宗共祖的均要聯戶拜祭老祖墳,即使是遠在一二百里之外的子孫,也須趕回原籍,與族人一同掃墓,以示不忘祖恩。掃墓時,要殺豬一口,齊備香、紙錢、酒菜等。祭掃儀式舉行三天。祭後各戶平分豬肉,晚上各家自行歡宴。祭後第三天。五代以內各戶再次到墓地上香供祭,並再次聚餐。
③家庭祭祖。除農曆每月初一、十五,逢年過節,各家祭祀自己家中神樓上的祖先牌位外,每年七月初七至十四要舉行七月祭祖儀式。初七“接祖”,各家各戶殺雞鴨,焚香燒紙,意為接祖先陰魂歸家。此後直到十四日,每天三餐飯前,均先以飯菜敬祀祖先,然後才能進食。十四日以前,嫁出的女兒回娘家燒紙。十四日當天,以雞、鴨、魚、肉、粽子等祭祖,名為“送祖”。祭宴之後,將已燒化的香灰、紙錢灰包在荷葉里,投放河面,表示送祖宗“下船”,讓其將錢財帶去享用。
鬼神崇拜唐宋以來,佛、道二教的傳入,對仫佬族的宗教信仰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們崇奉佛、道神明,特別是崇奉道教。社王、雷王、七里英王、婆王(又叫聖母)、土主羅大、三界、梁吳二帝、白馬娘娘、牛王、陳都、歐都、何都、女媧、伏羲、陳宏謀、陳猛大將軍等,都是他們的崇拜對象,立廟奉祀。
①祭社王。他們認為社王能保護村塞人畜平安興旺故於村口建社王廟,或於樹下擺石頭作為社壇。以每年農曆二月為“春祈”,八月為“秋報”。舉行祭社活動。祭時,全村集於社壇,宰豬取血供於壇前,請神享祀“血食”。另外,又以煮熟的雞以及豬頭、豬腳、豬尾和內臟上供,焚香酹酒,焚燒紙錢。祭畢,豬肉由各戶平分,名為“拈份肉”,回家祭本家祖先,並作為社日盛餐。祭社的主持人兩正兩副,由村內老人輪流擔任。有的地方祭社時,另有“報丁”儀式。即於社日前晚,本村同年出生的男丁聯合以雞鴨等祭社王,意為向社王報告添丁數,取得‘合法”地位。
②祭土主。土主是仫佬族防禦猛獸的村寨保護神,又名“地主”。土主神龕高、寬長各約一米許,內置石頭一二塊,香盆一個。祭日多在農曆正月上旬,由全村各戶共辦酒肉合祭。同時還製作木(或紙)刀、劍、斧、鏈等陳於神龕前,意在為土主添置武器,作為保護村寨之用。
③祭婆王。婆王被認為是專管村寨內生育,保護兒童的神祇,又稱聖母、花婆。婆王廟內設三個婆王雕像,一個拿筆,一個抱子,一個餵奶。以農曆三月初三為婆王誕辰。是日,全村殺豬一口,以頭、腳、尾以及內臟等獻祭。
④“遣村”和“遣峒”。集體驅鬼除邪儀式,也稱“游村”和“游峒”。每隔一二年舉行一次。在發生嚴重蟲災時,必須隨時舉行。舉行這一儀式時,先請“鬼師”數人在村前設壇作法,然後列隊出發趕鬼。兩個作“先鋒”的青壯年走在隊伍最前頭。他倆臉上、手心均蓋有鬼師的法印,頭上結紮畫有符籙的紅紙頭巾,其中一個持劍,一個持鐵鏈,後面跟著四個抬“火炬”和“收災船”的人。火炬是一口內盛清油,火焰升騰的鐵鍋;收災船用竹子編成,內裝鴨子一隻。鬼師身著法衣戴法帽,在隊伍中間揮劍念咒。後面還有十多人,或持符籙,或拿桃枝、五色紙旗,或擊鼓奏樂。村中青少年尾隨隊伍之後,呼喊吹打,挨戶巡遊。每到一家,“先鋒”揮劍舞鏈,鬼師揮劍劈刺,作驅鬼狀。每家拾一撮垃圾放在收災船之中,表示災難已被收去。最後將桃枝和符籙插、貼門上,認為鬼邪已被趕在大門之外。“遣村”以後,又往峒田“遣峒”。所到之處,摘草莖樹葉,放入收災船。每隔二三百步,須插五色紙旗。峒田走遍以後,燒掉收災船,即表示村寨鬼邪已全部消除;然後,實行“禁村”。在村前路口,立拱門一座,上貼有對聯、符籙,插五色紙旗,作為標記。三天以內,嚴禁外人進村。如有違犯,須由其出資重新舉行遣村和遣峒。否則,在一百二十天內,村內人畜、莊稼如發生變故,造成損失,違者須承擔賠償責任。
⑤添糧、添六馬。老年患病或體衰,被認為是上天給老人的食糧已盡,或是“六馬”已倒,須為病人“添糧”或“添六馬”。舉行添糧儀式時,用公雞一隻、豬肉兩斤供神,出嫁的女兒帶回一筒米和兩根線;然後由法師作法,將米筒放在安有祖先神位的神樓上。到第四天,將米煮給病人吃。認為這樣添了糧,老人就能康復。作添六馬儀式時,由法師剪紙馬六隻,在室外擺方桌一張,祭天降“馬”,然後以四隻紙馬墊在老人睡席的四角,另兩隻分別放在枕下和腳端,認為添了六馬,老人體力就可恢復。
法師與巫婆各種法事的主持人。法師有本民族的,也有漢族的。他們分為“佛門弟子”(屬佛教)和“法門弟子”(屬道教)兩種。法門弟子中又有“茅山弟子”和“梅山弟子”之分,但也有兼曉茅山、梅山、佛門各種法術的。梅山弟子與茅山弟子在宗教活動中各有分工。佛門弟子主要是打道場(包括打醮、打齋等)、許經、還經等。
佛門弟子不出家,也不吃齋。但他們在打道場、許經、還經時,全按和尚做法事的儀軌;也有佛門弟子兼學道教法事的,成為不僧不道、亦僧亦道的人物。仫佬人稱道教法師為“姆董”,意即“喃神”的人。姆董尊張天師為教主,又尊三元教主和梅山教主,奉太上老君為最高神。此外,姆董還信奉本民族、本地區守護神。姆董有自己的經書,用漢字夾雜土俗字書寫,多是七字或五字一句的韻文。念經時仫佬語、漢語、壯語兼用。法具包括法衣、帽子、鑼鼓、劍、法印、神像以及紙面具。做法事時,每請一神,就戴上代表該神的面具,一邊舞蹈一邊念經,有時還做娛神動作。人們認為姆董的歌舞可以通神,消災弭難。
法師多半已職業化,也有務農為主,兼司宗教職務的。無論習佛事或法事,都要經過專門訓練。佛門和法門都通過授戒傳度弟子。佛門授戒主要是傳授經書教規、法衣法器;法門授戒則除了傳授經書戒律外,還要舉行“過火煉”、“上刀山”的法術程式。
仫佬語稱巫婆為“婭敬”,亦稱“巴婭”。婭敬意為被鬼神附身而亂講話的人。巴婭因在問鬼時用布蒙臉,故又稱布婆。婭敬不是師徒相傳,據稱須有鬼神自來附身。巫婆都是本族婦女。婭敬自稱代神發言,能知吉凶禍福,替人決疑。但因婭敬不做法事,也無經書法具,所以往往須與法師聯通。婭敬每替人問鬼,事主一般要給她一斤米和一些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