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聞為業

以新聞為業

《以新聞為業》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白紅義

基本介紹

  • 作者:白紅義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9月1日
  • 頁數:167 頁
  • 定價:35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13103055
內容簡介
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年代已有30多年,中國新聞業呈現之景象大抵可採用《大學》中的一句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近年來,中國新聞業30年變遷是新聞學研究的一大熱門課題,新聞學界乃至政治學、社會學等各界的學者們從不同的理論路徑和研究視角切入這一課題,生產出一大批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強烈的現實意義的學術成果。白紅義博士的《以新聞為業--當代中國調查記者的職業意識研究》這部專著,就其最後目標而言,也是探討中國新聞業之變遷。但是,以往有關中國新聞改革的研究,大多偏向於從組織與結構的角度來描述1978年後中國新聞業的發展,過於強調外部社會結構變遷的影響,而對新聞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作為“行動者”的能動性的研究卻寥若晨星。鑒此,白博士這部專著從“行動者”這一視角關注中國新聞記者在轉型社會的時代意義,探討結構與行動者這一社會學的古典問題,即當結構力量發生巨變時新聞從業...(展開全部) 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年代已有30多年,中國新聞業呈現之景象大抵可採用《大學》中的一句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近年來,中國新聞業30年變遷是新聞學研究的一大熱門課題,新聞學界乃至政治學、社會學等各界的學者們從不同的理論路徑和研究視角切入這一課題,生產出一大批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強烈的現實意義的學術成果。白紅義博士的《以新聞為業--當代中國調查記者的職業意識研究》這部專著,就其最後目標而言,也是探討中國新聞業之變遷。但是,以往有關中國新聞改革的研究,大多偏向於從組織與結構的角度來描述1978年後中國新聞業的發展,過於強調外部社會結構變遷的影響,而對新聞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作為“行動者”的能動性的研究卻寥若晨星。鑒此,白博士這部專著從“行動者”這一視角關注中國新聞記者在轉型社會的時代意義,探討結構與行動者這一社會學的古典問題,即當結構力量發生巨變時新聞從業人員作為場域中的行動者如何因應這一變化。 白紅義男,陝西人。2011年6月博士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訪問學者。曾在國內多家媒體從事記者工作。研究興趣集中在新聞社會學與政治傳播。2010年以來,已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復旦政治學評論》、《現代傳播》、《新聞記者》、《南方傳媒研究》等刊物上發表過十多篇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