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詩》者應在對某一詩篇做全面通貫分析的基礎上來正確理解詩作者的意圖。孟子提出的正確理解《詩》義的一種方法原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以意逆志
- 提出者:孟子
說《詩》者應在對某一詩篇做全面通貫分析的基礎上來正確理解詩作者的意圖。孟子提出的正確理解《詩》義的一種方法原則。
以意逆志(拼音:yǐ yì nì zhì)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戰國·孟子《孟子·萬章上》。“以意逆志”指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別人的意圖,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含貶義。成語出處故說《詩》者,...
孟子註疏》說:“志,詩人所志所欲之事;意,學者之心意也。”對“意”與“志”做這樣區分後,趙岐對“以意逆志”的解釋是:“人情不遠,以已之意,逆詩人之意,是謂得其實矣。”按《說文》釋“逆”為“迎”。《周禮·地官·鄉師》鄭注釋“逆”為“猶鉤考也”。如趙岐之說,即“說《詩》者”...
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①志,是為得之。 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余黎民,靡有子遺②。”信斯也,是周無遺民也。作品注釋 ①逆:揣測。②靡有:沒有。不遺;二字同義,都是“余”的意思。作品譯文 所以解說詩的人,不要拘於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
逆志,讀音是nì zhì。意思是①叛逆的念頭。②謂猜測其志向,揣度其原意。解釋 ①叛逆的念頭。②謂猜測其志向,揣度其原意。出處 ①叛逆的念頭。《南史·謝靈運傳》:“ 靈吲d兵叛逸,遂有逆志。”②謂猜測其志向,揣度其原意。《孟子·萬章上》:“故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
第一章 以意逆志論 第一節 從儒家人性論看孟子“以意逆志”的提出 第二節 漢儒以美刺說詩的新檢討 第三節 得意忘言與義疏之學——魏晉至唐代的古典解釋 第四節 宋代的儒學復興與“以意逆志”法的發展 第五節 集成期的清代 第六節 “以意逆志”法的現代意義 第二章 推源溯流論 第一節 “推...
研究《詩經》,以孔子所謂“一言以蔽之”和孟子所謂“以意逆志”為主旨,主張既重義理,又講情感,用自己的切身體會與推測作者的本意,不搞繁瑣的旁徵博引,他認為《毛傳》缺乏義理,雖簡潔卻不能“一言以蔽之”;而《鄭箋》缺乏情感,雖詳盡卻不能“以意逆志”。研究《春秋》,獨闢蹊徑,不取“三傳”的異同,...
是書以《小序》首句為主,而刪其以下之文,以為毛萇、衛宏之附益,蓋宗蘇轍之例。大旨調停於《小序》、《朱傳》之間,作詩之旨多從《序》,詩中文句則多從《傳》;《國風》多從《序》,《雅》、《頌》則多從《傳》。每篇先列《小序》,次釋名物,次發揮詩意。主《孟子》“以意逆志”之說,...
審美自覺性是主體抱有明確目的從事審美活動和對審美對象有意識地進行選擇、分析、判斷、改造的性質。中國古代孟子所說的審美中的“以意逆志”,苟子所說的“以道制欲”以及後人所說的“悟人”、“領略”、“品味”等都觸及這種自覺性。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求知”說、“淨化”說,法國笛卡兒的“理性”說,德國黑格...
觀文以知情是東漢王充的美學觀點。意指通過觀賞文章,可以了解把握作者的審美感情。《論衡·佚文》:“足蹈於地,跡有好醜;文集予札,志有善惡。故夫占跡以睹足,觀文以知情。”這種以文章言辭來推知作者情志的論述,上承先秦孟子的“知言”和“以意逆志”說,下啟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知音》的“知多偏好...
第一單元 以意逆志 知人論世 板塊一賞析示例 長恨歌 我的課前準備 我的個性課堂 高考真題課堂 板塊二自主賞析 我的課前準備 湘夫人 我的個性課堂 擬行路難(其四)我的個性課堂 蜀 相 我的個性課堂 書 憤 我的個性課堂 高考真題課堂 板塊三推薦作品 我的課前準備 我的個性課堂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雜詩十二...
“情動而辭發”是“詩言志”;“披文以入情”是“以意逆志”。 為劉勰發揮的,正是孟子的讀詩法。 至於現代批評所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強調再創造,那就和孟子“以意逆志”的讀詩法相去較遠了。 第四章 節選 播報 編輯 原文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
第一單元 以意逆志 知人論世 賞析示例 長恨歌 自主賞析湘夫人 擬行路難(其四)蜀相書憤 推薦作品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雜詩十二首(其二)越中覽古一剪梅 今別離(其一)單元知識整合 新典考題分析 第二單元 置身詩境 緣景明情 賞析示例春江花月夜 自主賞析夜歸鹿門歌夢遊天姥吟留別 登岳陽樓菩薩蠻(其二)推薦...
《中華經典精粹解讀:孟子》精選近40段《孟子》中極具代表性的段落,從“仁愛為本的信仰”、“理想人格的追求”、“觀物閱世的見解”三個角度展現出孟子思想中仁政學說、育人學說、以意逆志說等精華之處,且文段呈現出運思用筆的精妙純熟,令人深味孟子散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中華經典精粹解讀:孟子》對原文所做...
一、“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二種箋釋方法的歷史起點及其歧誤 二、詩與譜循環論證的邏輯困境 三、“比興”觀念的窄化及其誤判 第三章 李商隱詩傳統箋釋方法的調適 節 “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在箋釋活動中的主體性解悟效用 一、“知人論世”的主體性解悟效用 二、“以意逆志”的主體性解悟效用 第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