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 以史為鏡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品出處: 《舊唐書·魏徵傳》
- 作者:李世民(唐太宗)
出處《舊唐書·魏徵傳》李世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鑑戒。同“以古為鑑”。...
《史鏡: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1919-1991)》以歷史唯物主義和實踐唯物主義為根本指導,遵循實事求是研究國際共運史基本原則。...
《別拿歷史不當鏡子》這本書的作者是張中凡,由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的...第六章以史為鏡--贏取成功心法1.得人心者得天下/2082.知人善任,任人唯賢...
《史鏡: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是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文琪。本書以歷史唯物主義和實踐唯物主義為根本指導,遵循實事求是研究國際共運史基本...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段...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太宗令衛公教侯君集...
鏡子,英文mirror,是一種表面光滑,最初古人以打磨光滑的青銅為鏡並且具有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有平面鏡、曲面鏡兩類,平面鏡常被人們利用來整理儀容,曲面鏡又有凹面...
歷史是一面鏡子站在歷史這面鏡子面前,可以讓我們看清自己。面對歷史這面鏡子,成功者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
《古鏡今鑒:故事選》分為六卷,內容涵蓋君德、臣行、修身、治國、用人、女德等,旨在讓讀者通過讀故事而明事理,從歷史人物和故事中收穫“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史為鏡,通過對古代先賢歷史智慧、經驗教訓的總結、詮釋,倡導廉潔自律作風,全面回響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積極借鑑我國歷史上優秀廉政...
《後漢書詳節》主要內容:以史為鏡,誠能鑑往知來。但中華史籍浩如煙海,對普通學人而言,無疑鮮能窮竭,似乎也不必一一卒讀。因此,自唐代起便有各種史著的選本...
他在太史任內,創導百官“官箴王闕”,以針砭國君缺失為己任。他深感殷鑑不遠,應以史為鏡,以免歷史悲劇之再演。百官都回響他的召喚,遞交官箴。辛甲最看重...
6. 黃德吉:《先驅者》以史為鏡 .光明網.2011-06-16[引用日期2016-08-16] 7. 《先驅者》主題歌作者閻肅:滿懷激情譜新詞 .和訊網.2011-06-10[引用日期2016...
換句話說,有史時代的許多文化,都淵源於史前時代的人類活動,舉例來說,中國的歷史有五千年,可是我們知道中國史前時代,就有許多不同的民族,散居各地,如北京人、藍田...
全書共63篇,分為“追昔”、“今問”、“史鑑”和“斷想”四部分,“追昔”中的文章重在解讀歷史人物,“今問”部分以史為鏡,廊清現實,“斷想”由一些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