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百官各舉所知詔》是唐代李治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令百官各舉所知詔
- 作者:李治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令百官各舉所知詔》是唐代李治創作的一篇散文。
《令百官各舉所知詔》是唐代李治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令百官各舉所知詔濟時興國,實佇九功;禦敵安邊,亦資七德。朕端拱宣室,思宏景化,將欲分憂俊乂,共逸岩廊。而比者貢寂英奇,舉非勇傑,豈稱居安慮危之志,處存思亂之心?如不旌...
京官文武三品以上每年各舉所知詔 京文武職事三品以上官,每年各舉所知。或才蘊廊廟,器均瑚璉,體王佐之嘉猷,資公輔之宏量;或奇謀異算,決勝千里;或投石拔距,勇冠三軍;或謇諤忠亮,志存規弼;或繩違糾慝,不避權豪;或威惠仁明,堪居牧守之重;或公正廉直,足膺令長之任;鹹宜搜訪,具錄封進。朕...
《令百官職田權充度支詔》是唐代李純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令百官職田權充度支詔 百官職田,其數甚廣。今緣水潦諸處,道路不通,宜令所在貯錢,充度支支用。百官卻令據數,於太倉請受。作者簡介 李純(778—820年)唐朝皇帝。806年—820年在位。唐順宗長子。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宦官俱文珍迫...
《禁讓官詔》是唐代李治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禁讓官詔 凡百具僚,群公卿尹,除命甫及,多存飾讓。言勵己以辭榮,示舉能以自代。既取當年之誚,還愆曩烈之風。自茲厥後,須革前事。必欲稅駕濠濮,褫紱岩廊,宜各舉所知自代。仍宜顯述才行,送付中書省,將隨才敘用。作者簡介 李治(628—683...
漢代的興盛和三個詔書有重要的關係。即:漢文帝的《議佐百姓詔》,漢景帝的《令二千石修職詔》和漢武帝的《求茂才異等詔》。統稱“漢興三詔”。議佐百姓詔 亦稱《文帝議佐百姓詔》,頒布於西漢後元元年,公元前 163 年。全文 191 個字,沒有一句空話、套話、廢話。作者 漢文帝劉恆(前202年1月15日—前...
《令百官議罷新錢詔》是唐代李亨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令百官議罷新錢詔 泉府之設,其來尚矣。或因時改作,則制有重輕。往以金革是殷,邦儲稍闕,屬權臣掌賦,變法非良,遂使貨物相沿,谷帛騰踴,求之輿誦,敝實由斯。夫易柱調弦,政之要者,今欲仍從舊貫,漸罷新錢。又慮權行,轉資艱急,如...
《令京官五品以上及諸州總管刺史各舉一人詔》是唐代李淵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令京官五品以上及諸州總管刺史各舉一人詔 擇善任能,救民之要術;推賢進士,奉上之良規。自古哲王,宏風闡教,設官分職,惟才是與。然而岩穴幽居。草萊僻陋,被褐懷珠,無因自達。實資選眾之舉,固藉左右之容,義自搜揚,...
《令內外臣僚各舉縣令敕》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令內外臣僚各舉縣令敕 戶口安存,在於撫育,移風易俗,莫先令長。知人不易,此選良難,專委吏曹,或未精審。宜令在京五品以上清官,及諸州刺史,及四府上佐,各舉縣令一人,並限敕到十日內,京官封狀進,外官附狀奏。所舉人得官以來,一任...
《令內外官量抽陌錢詔》是唐代李恆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令內外官量抽陌錢詔 比緣用兵歲久,初息干戈,百役所資,國用多闕。不可更加賦稅,重擾疲人,參酌權宜,事貴通濟。自今以後,通內外支用錢宜於天下收兩稅鹽利榷酒稅茶及職掌人課料等錢並每貫除舊墊陌外量抽五十文,委本道本司本使據數逐季...
隱知鄭意,密疏勸上:『欲保全金堡,莫如聽其辭』。堡凡七辭,同官朱某等亦代為請,始允。堡以丙戌八月十五日辭朝,從延平出汀、贛趨衡州。而上已有旨諭騰蛟,遣兵迎駕;騰蛟命郝永忠率銕騎五千赴行在,至韶州,聞汀州之變而返。十一月,上下詔親征,以唐、鄧二王監國。舊輔何吾騶自廣東至,用為首輔...
宇文泰很重視“六條詔書”,令百官習誦,規定各地郡守令長不通曉六條詔書者不許當官;還開設學校,選拔中下級官吏學習其內容。“六條詔書”成為西魏各級官員施政的綱領和準則,當時西魏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都是依據“六條詔書”制定的。“六條詔書”的實施,使原來弱於東魏的西魏迅速轉弱為強,...
刑部尚書張亮因謀反罪被關進監獄,唐太宗下詔,命令百官商議懲處他的辦法,許多人都說張亮應該殺頭,只有殿中少監李道裕上奏說張亮謀反的證據不足,應赦免其無罪。但唐太宗當時正處在盛怒之下,竟把張亮給殺掉了。不久,刑部侍郎空缺,唐太宗叫宰相精心選擇稱職的人,可宰相多次上奏推薦人才,唐太宗都沒有同意。...
騰字季興,少除黃門從官。永寧元年,鄧太后詔黃門令選中黃門從官年少溫謹者配皇太子書,騰應其選。太子特親愛騰,飲食賞賜與觽有異。順帝即位,為小黃門,遷至中常侍大長秋。在省闥三十餘年,歷事四帝,未嘗有過。好進達賢能,終無所毀傷。其所稱薦,若陳留虞放、邊韶、南陽延固、張溫、弘農張奐、潁川堂溪...
向令天下貴讓,士必由於見讓而後名成,名成而官乃得用之。諸名行不立之人,在官無政績之稱,讓之者必矣,官無因得而用之也。所以見用不息者,由讓道廢,因資用人之有失久矣。故自漢魏以來,時開大舉,令眾官各舉所知,唯才所任,不限階次,如此者甚數矣。其所舉必有當者,不聞時有擢用,不知...
濤再居選職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啟擬數人,詔旨有所向,然後顯奏,隨帝意所欲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舉首,眾情不察,以濤輕重任意。或譖之於帝,故帝手詔戒濤曰:“夫用人惟才,不遺疏遠單賤,天下便化矣。”而濤行之自若,一年之後眾情乃寢。濤所奏甄拔人物,各為題目,時稱《山公啟事》。
《定內外官寮職事敕》是後唐李存勖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定內外官寮職事敕 朕自雀台創業,兔苑平凶,救生聚之倒懸,俾寰區之反正。凡雲機密,深系憂勤,每事多委密司,權令決遣,貴無停滯,要速施行。今則四海一家,萬邦同德,中土之宸居顯定,圜丘之祀禮方終。既整皇綱,合依舊制,使百官各舉其...
元康初,從準南王允入朝。會誅楊駿,頌屯衛殿中,其夜,詔以頌為三公尚書。又上疏論律令事,為時論所美。久之,轉吏部尚書,建九班之制,欲令百官居職希遷,考課能否,明其賞罰。賈郭專朝,仕者欲速,竟不施行。及趙王倫之害張華也,頌哭之甚慟。聞華子得逃,喜曰:“茂先,卿尚有種也!”倫黨張林...
“歲終奉其成功,以效於君,當則可,不當則廢”(《荀子·王霸篇》),即“歲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會,聽其政事,而詔王廢置。三歲則大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周禮·太宰》)。這種考核制度叫“上計”,如魏文侯時“解扁為東封上計而入三倍”(《淮南子·人間篇》)。按規定,當時中央重要...
(7)山司徒前後選,殆周遍百官,舉無失才①;凡所題目,皆如其言②。唯用陸亮,是詔所用,與公意異,爭之,不從③。亮亦尋為賄敗。【注釋】①“山司”句:山濤在魏代曾任尚書吏部郎,到晉武帝時又任吏部尚書,後來升司徒。吏部是負責選拔任免官吏的,山濤曾兩次擔任此職,所以說前後選。②題目:品...
時秋大雨,詔真引軍還。太和五年,歆薨,謚曰敬侯。子表嗣。初,文帝分歆戶邑,封歆弟緝列侯。表,威熙中為尚書。王郎字景興,東海郡人也。以通經,拜郎中,除菑丘長。師太尉楊賜。賜薨,棄官行服。舉孝廉,辟公府,不應。徐州刺史陶謙察朗茂才。時漢帝在長安,關東兵起,郎為廉治中,與別駕趙昱等說...
高廟,漢太祖,柰何令後世子孫乘宗廟道上行哉?”孝惠帝大懼,曰:“急壞之。”叔孫生曰:“人主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壞此,則示有過舉。願陛下原廟渭北,衣冠月出遊之,益廣多宗廟,大孝之本也。”上乃詔有司立原廟。原廟起,以復道故。孝惠帝曾春出遊離宮,叔孫生曰:“古者有春嘗果,...
丙辰(二十七日),李嚴領著前蜀主以及百官、儀仗和衛士在升遷橋投降。前蜀主穿著白衣服,口裡含著玉璧,手裡牽著羊,用草繩攀繞著頭。百官們身穿喪服,光著腳,用車子拉著空棺,他們都大聲號哭著等待李繼岌的命令。李繼岌接受了前蜀主的玉璧,郭崇韜解開了前蜀主脖子上的草繩,並把那些空棺都燒掉,按照...
其冬,芳入朝,南及昌平,有詔止,令更朝明歲。芳自道還,憂恐,乃復背叛,遂反,與閔堪、閔林相攻連月。匈媽遣數百騎迎芳及妻子出塞。芳留匈奴中十餘年,病死。初,安定屬國胡與芳為寇,及芳敗,胡人還鄉里,積苦縣官徭役。其中有駁馬少伯者,素剛壯;二十一年,遂率種人反叛,與匈奴連和,屯聚...
濮陽興字子元,陳留人也。父逸,漢末避亂江東,官至長沙太守。【逸事見陸瑁傳。】興少有士名,孫權時除上虞令,稍遷至尚書左曹,以五官中郎將使蜀,還為會稽太守。時琅邪王休居會稽,興深與相結。及休即位,徵興為太常衛將軍、平軍國事,封外黃侯。永安三年,都尉嚴密建丹楊湖田,作浦里塘。詔百官會議,...
昭宗告急於李克用,但李克用未奉詔。李茂貞打敗覃王李嗣周,逼近長安,昭宗決定率百官和諸王逃離長安。昭宗離京後,本來在延王李戒丕建議下投奔河東,韓建遣其子韓從允(或作韓允、韓充)奉表請昭宗幸華州,昭宗不許,並以韓建為京畿都指揮、安撫制置及開通四面道路、催促諸道綱運等使。韓建不停上表請幸華州,...
十二月辛亥,詔故司徒王朗所作易傳,令學者得以課試。乙亥,詔曰:“明日大會群臣,其令太傅乘輿上殿。”七年春二月,幽州刺史□丘儉討高句驪,夏五月,討濊貊,皆破之。韓那奚等數十國各率種落降。秋八月戊申,詔曰:“屬到巿觀見所斥賣官奴婢,年皆七十,或癃疾殘病,所謂天民之窮者也。且官以其力竭...
但也有不少知縣是經皇帝直接任命的,如宋太宗時,由於很重視人才的選任,對地方官的人選考察十分嚴格。宋太宗曾說:“百里之長,字民之要官也。”他多次下詔要求地方長官積極向朝廷推薦合適的縣官人選,並經過親自召見,考察合格後,方正式任命。兩宋之世,縣官的身份以文臣為主,而文臣又以進士出身的人為主,...
天命十一年丙寅九月庚午朔,即位於瀋陽。詔以明年為天聰元年。初,太祖命上名,臆制之,後知漢稱儲君曰“皇太子”,蒙古嗣位者曰“黃台吉”,音並闇合。及即位,鹹以為有天意焉。辛未,誓告天地,以行正道,循禮義,敦友愛,盡公忠,勖諸大貝勒等。甲戌,諭漢官民有私計遁逃及令奸細往來者,雖首告勿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