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樣文章千篇一律,爭權奪利不一而足洋人辦報洋相百出,“不偏不黨”另有陰謀當“新聞”和“報紙”作為一種事業傳入中國後,辦報之風即一度盛行。尤其那些胸懷遠大抱負卻報國無門的人,更把辦報作為 實現理想的問接手段。但在當權者信奉“一言興邦, 一言喪邦”的謬論,因懼怕聽批評而妄圖獨享“話語霸權”、將新聞輿論視為禁臠的時代里,辦報不但需要敏銳的思想和高超的智慧,更需要敢於對抗強權的無畏勇氣。由此,便上演了一幕幕以“爭奪話語權”為 中心意旨的歷史活劇。“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反動統治者鉗制輿論 不讓說真話的結果,不但無法消解人們的對立情緒,反而促使自己 更快走上了覆亡之路。而作為思想先驅的傑出報人們留給後世的寶 貴財富,既有“敢為天下先”的革故鼎新精神和不畏強權的頑強意志,也有從事報業經營的編輯方法和管理技巧……
基本介紹
- 書名:他們是怎樣辦報的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頁數:515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文史出版社
- 作者:文昊
- 出版日期:2005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3415916
遙領風氣之先,挑戰話語霸權
當“新聞”和“報紙”作為一種實實在在的事業傳入中國之後,辦報之風便一度盛行。在各種各樣的辦報人中,除了一些抱殘守缺、頑固不化、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守舊派之外,更多的則是持有新思想、新觀念的維新派或革命者。尤其是那些胸懷遠大抱負但卻報國無門的人,更把辦報作為實現自我理想的間接手段。由此,在中國近代史上便演出了一幕幕以“爭奪話語權”為中心意旨的歷史活劇。
在輿論批評被統冶者視為禁臠的時代里,要想辦好報紙不但需要先進的思想和高超的智慧,而且更需要敢於對抗強權的無畏勇氣。毛澤東曾說:資產階級革命派辦報紙,都是不怕坐牢,不怕殺頭的。思想先驅們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既包括他們“敢為天下先”的革故鼎新精神和不畏強權的不屈意志,也有從事報業經營的編輯方法和管理技巧。
首創北京第一家民間報紙的彭翼仲
章士釗主筆《蘇報》始末
從陳屺懷辦《天鐸報》說到“豎三民報”
《申報》與史量才
劉仰乾與北京的第一家晚報
邵力子與《民國日報》
胡惠生與《文匯報》
成舍我其人與《北京世界日報》
成舍我創辦上海《立報》的前前後後
一代名記幾多風雨,以筆為槍捨死忘生
“不平則鳴”乃是人之常情,但“一言興邦,一言喪邦”這種論調,在中國社會裡可謂長盛不衰,尤其在統治者的頭腦中更是大有市場。歷朝歷代的絕大多數當權者都不能“從諫如流”,而是極度懼怕聽見批評的聲音--從周厲王發明“腹誹”罪令人道路以目,到秦始皇“焚書坑儒”使人噤若寒蟬,再到清王朝大興“文字獄”導致萬馬齊喑,此類事例簡直俯拾即是,數不勝數。
在清末民初掌握大權的統治者,堪稱集缺德、無能、賣國、腐朽等種種劣性惡德於一身的典型,因而他們在鎮壓輿論時更是殘忍血腥,無所不用其極。但儘管如此,“敢為民眾鼓箜篌”的記者仍然屢有出現,他們以筆為槍,甘願以生命為代價對妄圖獨享“話語霸權”的反動統治者進行無情揭露和深刻批判。
正如古人總結秦王朝短命而亡時所說:“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統治者想方設法鉗制輿論的結果,不但沒有消解人們的對立情緒,反而促使自身更快走上了覆亡之路。當統治者壓迫或殺害敢說真話的人之後,他們自己也無一例外走向了滅亡。
“因報而生,為報而死”的一代報人邵飄萍
“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林白水遇難前後
以“新聞救國”為終生理想的史量才
史量才被軍統特務暗殺的真相
羅隆基在天津《益世報》的風風雨雨
透視報業“金字招牌”,品評巨頭辦報之道《大公報》是舊中國創刊較早也比較重要的報紙之一,該報的創辦人是懷有維新思想的滿清貴族英斂之,因其辦報主旨最初是要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故在辛亥革命後便迷失方向,不久易手於北洋軍閥安福系頭目王郅隆,安福系敗後該報亦停刊。
1926年,吳鼎昌、胡政之、張季鸞三人接辦《大公報》,此後該報開始蒸蒸日上,逐漸成為舊中國報界一塊難得一見的“金字招牌”。
《大公報》的發展壯大,主要得益於胡政之、張季鸞等報業巨子的用心經營。毛澤東曾對他們的辦報經驗予以肯定,他說,雖然《大公報》對國民黨蔣介石的作用是“小罵大幫忙”,但張季鸞手搖鵝毛扇,到處作座上客,這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觀察形勢的方法,卻是當總編輯的應該學習的。毛澤東認為,張季鸞這些人辦報很有一些辦法,報上登的文章很有些內容,所以他在延安時就經常看;而且,《大公報》還培養了一批精通采編的青年人才。
“英斂之這個人”與舊《大公報》“這個報”
“三巨頭”接手《大公報》,“哼哈二將”經營有道
張季鸞、胡政之和《大公報》研究部
我所認識的張季鸞、胡政之兩先生
總攬《大公報》全局的新聞巨子胡政之
“敢捅馬蜂窩”的《大公報》主筆王芸生
我四進四出《大公報》的經歷
我所知道的《大公報》內情種種
國民黨查封重慶《大公報》的真相
官樣文章千篇一律,爭權奪利不一而足
與滿清政府和北洋軍閥相比,國民黨可以說更懂得報紙的作用,蔣介石政權曾經先後辦過許多官方報紙,作為宣傳反動政策的“喉舌”。然而,這些官方報紙雖然擁有政治靠山和經濟實力,但卻毫無實際價值和發展前途,並未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報界主流。
這種情況,一方面固然是由蔣介石政權的反動本質所決定的,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負責這些官方報紙的人不僅是無能之輩,而且他們辦報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權力和利益。形形色色的官報,不但沒有真正起到“喉舌”的作用,反而成為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舞台。
《中央日報》從“先日報後中央”到“先中央後日報”的轉變
國民黨中央機關報內的權力爭鬥及“先天下之溜而溜”的內幕
黃少谷是怎樣藉助《掃蕩報》得寵“黨國”的
取名“和平”、鼓吹內戰的《和平日報》
我所知道的《東南日報》的興衰
蔣介石面諭“永遠停刊!”的“Cc喉舌”--上海《晨報》
洋人辦報洋相百出,“不偏不黨”另有陰謀
在近現代中國新聞與報業領域中一直活躍著的各種力量,大致可以劃分為“三足鼎立”的格局:除了民報、官報之外,洋報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支力量。尤其在輿論遭受鉗制的清末時期,即使中國人自辦的報紙也必須“掛洋旗,賣中文”,否則就無法逃避官府的壓力與迫害。
這種局面,在辛亥革命後則大為改觀,此時真
正歸外國人掌握的報紙只有一家《新聞報》。而且.以一個外國人而歷經時代變遷仍能長期管領中國報紙的,也只有《新聞報》的主人福開森。他在辦報之初就主張採取所謂“不偏不黨”的方針,並經常以此自我誇耀。但從福開森在中國的所作所
為來看,他實際上是另有一番盤算和陰謀的。
《新聞報》是怎樣發家的
“歷久不衰”的福開森與《新聞報》
我所知道的福開森在華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