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類原線蟲病

仔豬類圓線蟲病是由類圓線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主要危害3-4周齡的仔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仔豬類原線蟲病
  • 原因:由類圓線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
  • 治療:左咪唑 100mg/kg,餵服或肌注
  • 生物特性:蟲體細小寄生蟲期只有雌蟲
病因病原,診斷,防治治療,生物特性,病理特性,預防治療,

病因病原

病因病原為蘭氏類圓線蟲,寄生於豬的小腸黏膜內。蟲體細小,寄生蟲期只有雌蟲,長3.3-4.5mm。蟲卵隨糞便排至外界,夏季一般經5-6h即孵出桿狀幼蟲,再經2-3天變為絲狀幼蟲,即可感染宿主。部分桿狀幼蟲經蛻皮發育為獨立生活的雌蟲和雄蟲,雌蟲受精後產出的蟲卵與寄在小腸中的雌蟲所產的蟲卵相似,它們在土壤或廄肥中既或發育為自由生活的雌、雄蟲,又可以育為感染宿主的絲狀幼蟲。絲狀幼蟲具有感染性,能主動鑽透宿主的皮膚,進入血管和淋巴管,並隨血流到達肺,再隨氣管中的黏液到達咽部,重返小腸中發育為寄生性雌蟲。另一種感染途徑為經口感染,隨飼料和飲水被仔豬吞食的絲狀幼蟲,經胃黏膜進入血管,隨血流到達肺。由肺再轉入消化道,並在小腸中發育為寄生性雌蟲。

診斷

本病主要侵害仔豬,其症狀為消化障礙、腹痛、下痢,便中帶血和黏液,皮膚上可見到濕疹樣病變。當移行幼蟲誤入心肌、大腦或脊髓時,可發生急性死亡。死後剖檢病變主要限於小腸,腸黏膜充血,並間有斑點狀出血,有時可見有深陷的潰瘍。腸內容物惡臭。
實驗室可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蟲卵,必須採用新鮮糞便,夏季不得超過5—6h。蟲卵小,呈橢圓形,卵內有一捲曲的幼蟲。
檢查蟲體時,由於蟲體較細小,又深藏在小腸黏膜內,必須用刀刮取黏膜,並在清水中仔細檢查,才能發現蟲體。

防治治療

左咪唑 100mg/kg,餵服或肌注。
甲苯咪唑 10-20mg/kg,混在飼料內餵服。
氟苯咪唑 30mg/kg混飼,連用5天,或5mg/kg一次口服。
丙硫苯咪唑 10mg/kg,口服。
硫苯噠唑 3mg/kg,連用3天。
伊維菌素 針劑:0.3mg/kg,一次皮下注射;飼料預混劑:每天0.1mg/kg,連用7天。
愛比菌素 用法同伊維菌素。
多拉菌素 針劑:0.3mg/kg,一次肌肉注射。
預防要定期按計畫驅蟲,例如對散養育肥豬,在3月齡和5月齡各驅蟲一次;規模化飼養場,首先要對全場豬全部驅蟲;以後公豬每年至少驅蟲兩次;母豬產前1-2周驅蟲一次;仔豬轉群時驅蟲一次;後備豬在配種前驅蟲一次;新進的豬驅蟲後再和其他豬並群。
注意豬舍的清潔衛生,產房和豬舍在進豬前都需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母豬轉入產房前要清洗全身。

生物特性

蟲體細小,寄生蟲期只有雌蟲,長3.3-4.5mm。蟲卵隨糞便排至外界,夏季一般經5-6h即孵出桿狀幼蟲,再經2-3天變為絲狀幼蟲,即可感染宿主。部分桿狀幼蟲經蛻皮發育為獨立生活的雌蟲和雄蟲,雌蟲受精後產出的蟲卵與寄在小腸中的雌蟲所產的蟲卵相似,它們在土壤或廄肥中既或發育為自由生活的雌、雄蟲,又可以育為感染宿主的絲狀幼蟲。絲狀幼蟲具有感染性,能主動鑽透宿主的皮膚,進入血管和淋巴管,並隨血流到達肺,再隨氣管中的黏液到達咽部,重返小腸中發育為寄生性雌蟲。另一種感染途徑為經口感染,隨飼料和飲水被仔豬吞食的絲狀幼蟲,經胃黏膜進入血管,隨血流到達肺。由肺再轉入消化道,並在小腸中發育為寄生性雌蟲。

病理特性

本病主要侵害仔豬,其症狀為消化障礙、腹痛、下痢,便中帶血和黏液,皮膚上可見到濕疹樣病變。當移行幼蟲誤入心肌、大腦或脊髓時,可發生急性死亡。死後剖檢病變主要限於小腸,腸黏膜充血,並間有斑點狀出血,有時可見有深陷的潰瘍。腸內容物惡臭,或呈泡沫狀。

預防治療

預防要定期按計畫驅蟲,例如對散養育肥豬,在3月齡和5月齡各驅蟲一次;規模化飼養場,首先要對全場豬全部驅蟲;以後公豬每年至少驅蟲兩次;母豬產前1-2周驅蟲一次;仔豬轉群時驅蟲一次;後備豬在配種前驅蟲一次;新進的豬驅蟲後再和其他豬並群。
注意豬舍的清潔衛生,產房和豬舍在進豬前都需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母豬轉入產房前要清洗全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