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食道口線蟲病

豬食道口線蟲病

食道口線蟲病是由盅口科(Cyathostomidae)、食道口屬(Oesophagostomum)的多種線蟲寄生於豬的結腸中引起的線蟲病。蟲體的致病力輕微,但嚴重感染時可以引起結腸炎。由於幼蟲寄生在大腸壁內形成結節,故有結節蟲之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豬食道口線蟲病
  • 別名:結節蟲病
  • 病原類型:食道口屬線蟲
  • 併發症:腸炎、貧血
  • 傳播途徑:消化系統傳播
  • 傳染病:是
病原形態,生活史,流行病學,致病作用,症狀,診斷,治療,預防,

病原形態

常見於豬的食道口線蟲有以下幾種:
1.有齒食道口線蟲(Oesophagostomum dentatum)其蟲體呈乳白色。口囊淺,頭泡膨大,雄蟲的大小為8~9mm×0.14~0.37 mm;交合刺長1.15~1.3mm。雌蟲的大小為8~11.3mm×0.416~0.566mm;尾長350μm,寄生於結腸。
2.長尾食道口線蟲(O.longicaudum)其蟲體呈暗灰色?口領膨大,口囊壁的下部向外傾斜。雄蟲的大小為6.5~8.5mm×0.28~0.40mm;交合刺長0.9~0.95mm。雌蟲的大小為8.2~9.4mm×0.40~0.48mm;尾長400~460μm,寄生於盲腸和結腸。
3.短尾食道口線蟲(O.brevicaudum)其雄蟲的大小為6.2~6.8mm×0.310~0.449mm;交合刺長1.05~1.23mm。雌蟲的大小為6.4~8.5mm×0.31~0.45mm;尾長81~120μm,寄生於結腸。

生活史

蟲卵在外界如夏季的適宜條件下,1~2天孵出幼蟲;3~6天內蛻皮兩次,發育為帶鞘的感染鑽欠道性幼蟲。豬經口感染。
幼蟲在腸內蛻鞘,感染後1~2天,大部分幼蟲在大腸黏膜下形成大小約1~6mm的結節;感染朽棵疊拳後6~10天,幼蟲在結節內蛻第三次皮,成為第四期幼蟲;之後返回大腸腸腔,蛻第四次皮,成為第五期幼閥連頌棄蟲,感染後38天(幼豬)或50天(成年豬)發育為成蟲。成蟲在體內的壽命為8~10個月。

流行病學

感染性幼蟲可以越冬。在室溫22~24℃的濕潤狀態下,可生存達10個月,在-19~-20℃可生存1個月。蟲卵在60℃高溫下迅速死亡。乾燥可使蟲卵和幼蟲致死。成年豬被寄生的較多。放牧豬在清晨、雨後和多霧時易遭感染。潮濕和不勤換墊草的豬舍中,感染也較多。

致病作用

幼蟲在大腸黏膜下形成結節所致的危害性最大。初次感染時,很少發生結節,感染3~4次後,結節即大量發生,這是黏膜產生免疫力的表現。形成結節的機制是幼蟲周圍發生局部性炎症,繼之由成纖維細胞在病變周圍形成包囊。結節因蟲而異:長尾食道口線蟲的結節,高出於腸黏膜表面,而具壞死性炎性反應性質,至感染35天后開始消失;有齒食道口線蟲的結節較小,消失較快。大量感染時,大腸壁普遍增厚,有卡他性腸炎。除大腸外,小腸(特別是迴腸)也有結節發生。結節感染細菌時,可能繼發瀰漫性大腸炎。

症狀

只有嚴重感染時,大腸才產生大量結節,發生結節性腸炎。糞便中帶有脫落的黏膜,豬只表現腹痛、腹瀉或下痢、高局鍵度消瘦、發育障礙。繼發細店元拘菌感染時,則發生化膿性結節性大腸炎。也有引起仔豬死亡的報導。

診斷

用漂浮法檢查糞便中有無蟲卵。注意察看糞便中有否自然排出的蟲體。蟲卵不易鑑別時,可培養檢查幼蟲。幼蟲長500~530μm,寬26μm, 尾部呈圓錐形。剖檢時發現蟲體和結節性病灶即可確診。

治療

治療 可使用下列藥物驅蟲,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1)甲苯咪唑 每千克體重l0~20mg,混在飼料中餵服。
(2)氟苯咪唑 每千克體重30mg,混在飼料中餵服。
(3)左咪唑 每千克體重10mg,混在飼料中餵服。
(4)噻嘧啶 每千克體重20~30mg,混在飼料中餵服。
(5)丙硫咪唑 每千克體重10~20mg,混在飼料中餵服。
(6)阿維菌素 每千克體重0.3mg,皮下注射或口服。
(7)伊維菌素 每千克體重0.3mg,皮下注射或口服。
(8)多拉菌素 每千克體重0.3mg,皮下或肌肉注射。

預防

注意搞好豬舍和運動場的清潔衛生廈坑櫻,保持乾乃牛刪燥,及時清理糞便;保持飼料和飲水的清潔,避免幼蟲污染。每噸飼料中加入0.12%的潮黴素B(hygromycinB),連餵5周,有抑制蟲卵產生和驅除蟲體的作用。牧場被污染時,應換至乾淨的牧場放牧。

治療

治療 可使用下列藥物驅蟲,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1)甲苯咪唑 每千克體重l0~20mg,混在飼料中餵服。
(2)氟苯咪唑 每千克體重30mg,混在飼料中餵服。
(3)左咪唑 每千克體重10mg,混在飼料中餵服。
(4)噻嘧啶 每千克體重20~30mg,混在飼料中餵服。
(5)丙硫咪唑 每千克體重10~20mg,混在飼料中餵服。
(6)阿維菌素 每千克體重0.3mg,皮下注射或口服。
(7)伊維菌素 每千克體重0.3mg,皮下注射或口服。
(8)多拉菌素 每千克體重0.3mg,皮下或肌肉注射。

預防

注意搞好豬舍和運動場的清潔衛生,保持乾燥,及時清理糞便;保持飼料和飲水的清潔,避免幼蟲污染。每噸飼料中加入0.12%的潮黴素B(hygromycinB),連餵5周,有抑制蟲卵產生和驅除蟲體的作用。牧場被污染時,應換至乾淨的牧場放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