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是賈玉傑執導的歷史題材卡通片,編劇周志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介子推
- 導演:賈玉傑
- 編劇:周志勇
- 集數:52
- 每集長度:15
- 題材:歷史
- 投拍時間:2011.12
- 完成時間:2013.3
《介子推》是賈玉傑執導的歷史題材卡通片,編劇周志勇。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
《介子推》是賈玉傑執導的歷史題材卡通片,編劇周志勇。...... 春秋時期,晉國降生了兩個不同尋常的男嬰,一個是公子重耳,一個是神童介子推。驪姬之亂時重耳受到迫害...
介子推出生在春秋晉國,中年時期成為當時有名智者。國王把重耳送到秦國暫當俘虜。朝中爭權鬥爭複雜,晉獻公寵愛的驪姬多方設計陷害,太子申生被逼自殺,重耳與夷吾分別...
介之推是春秋時代晉國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為不慕虛名,不計報酬的晉國國君晉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間社會廣為傳頌。如“割股奉君”、“功不言...
歌頌正道之義的現代詩,這首詩弘揚了介子推的忠義精神,為國效力大義凌然,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孝道被充分地表現出來。...
元雜劇作家狄君厚的《晉文公火燒介子推》是一部謳歌春秋時期晉國大臣介子推忠義品性的一部雜劇。從這部雜劇的誕生起,直到現在,都被人們所傳頌。這部雜劇取材於...
介推,即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
《介子推與沁源》系沁源縣文史資料第二十八輯,由沁源縣政協主席馬建峰擔任主編,全書共六輯,分別為沁源舊志里的介子推、綿山、綿上、現代沁源人看介子推、媒體人...
(1). 春秋時晉國人,姓介 。也稱介之推 、 介推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晉侯賞從亡者。 介之推 不言祿,祿亦弗及。” 杜預 注:“ 介推 , ...
《介之推不言祿》是春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左丘明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講介之推跟著晉文公在外流亡回國後,晉文公酬勞功臣,獨獨遺漏了他,他不誇功,不求賞,...
在民間傳說中寒食節雖與介子推有關,但寒食起源,並非為紀念介子推,而是沿襲了上古的改火舊習,即《周禮》所謂“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據《後漢書》說,最...
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
這是一個有關於春秋晉國賢臣——介子推的故事公子重耳在62歲立為晉國國君之前曾在外出逃19年,在這19年當中有一幫文武豪傑不離不棄的輔佐,介子推就是其中的...
春秋三傑,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們是千百年來人們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於主,伍子胥愛於君,管仲則忠君又愛國。相傳,寒食起源於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
介,姓氏,有多個起源,其一為源於媯姓,出自出自夏朝末年大夫介之窺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其二為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公族介子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介子推的出身事跡見諸文獻的極少,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件事。“驪姬之亂”後,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避難奔狄,隨行賢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此後,介子推...
焚山覓介,重耳流亡時,隨臣介子推曾在腿上割肉給重耳吃,救了重耳一命。重耳返國後做了晉文公,大賞群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和母隱居綿山。...
《莊子·異苑》雲:“介子推抱樹燒死,晉文公伐以制屐也。”南朝宋劉敬叔《異苑》提到,春秋戰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餓,派隨臣...
狄君厚,是元代雜劇作家,平陽人,作元劇《晉文公火燒介子推》。...... 狄君厚所作《晉文公火燒介子推》存元刊本,科白不全。《晉文公火燒介子推》寫春秋時晉...
《焚綿山》源於春秋時期的傳說: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19年,介子推忠心護駕,文公復國後,介子推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為了讓介子推出山,下令焚山,介子推與母被焚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