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傑

春秋三傑

春秋三傑,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們是千百年來人們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於主,伍子胥愛於君,管仲則忠君又愛國。

相傳,寒食起源於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秋三傑
  • 外文名:chun qiu san jie
  • 別名介子推、伍子胥、管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春秋(具體不詳)
  • 逝世日期:春秋(具體不詳)
  • 職業大臣(多為相國)
  • 信仰:先秦時期正宗儒家
  • 主要成就:介子推忠於其主,伍子胥忠於其君,管仲則忠君又愛國
    千古佳話
具體人物,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人物精神,介子推之忠於主,伍子胥之愛於君,管仲之忠君愛國,

具體人物

介子推

介子推: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死後葬於介休綿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稱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說。生年不詳,卒於晉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跡見諸文獻的極少。
春秋三傑
春秋時候,晉國發生內亂,晉獻公寵信驪姬,欲廢掉太子申生,改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太子,由是引發一系列變亂。
太子申生被驪姬用計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懼逃亡,重耳避難奔翟,隨行賢士多人,重耳從皇子變為四處流竄的流浪漢,介子推以為重耳有德,是以追隨其左右,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趙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犨”之說。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屢屢受到諸國王公大臣調戲。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早年重耳出亡時,先是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晉惠公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做頭須(一作里鳧須)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飢餓難忍。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謔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與採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結束後,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變成了晉文公,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子推”。對此,介子推沒有像壺叔(一名陶叔狐)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介子推卻認為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貪占他人之財的小偷,故“難於處矣”。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艷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有些並未跟隨晉文公逃亡的人(例如:豎頭須)為了貪小便宜通過說些難聽的話也來請賞,介子推因此很氣憤,進而隱居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鄰居解張為子推不平,“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夜裡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
縣誌雲,文公返國,介子推“不言祿”,隱於綿山。晉文公欲求卻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樹而死。致死不忘其衷心:愛其君不受其祿之廉志。雖然有點極端,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如果他讀過儒家思想,必定不會不受其祿,既然文公開口讓他做官,他就會接受。《孟子》日:“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孟子“當仁不讓”,介子推愛其羽翼,授爵不予,非愛好官爵者能知,爾愛其羊,吾愛其禮。
又據通志,介子推“隱後三十年,見東海邊賣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晉成公年間(前607年~前600年)。

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名員(yún),字子胥,春秋時楚國乾溪(今利辛縣西北部,傳說又叫“陰陽城”)人。伍子胥的父親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
伍子胥伍子胥
《伍子胥-奇謀戰聖》稱:伍子胥是姑蘇城的創建者.蘇州至今有紀念伍子胥的城門“胥門”、祭祀的祠堂和墓地並被入祀“500名賢祠”,1988年秋,我國大書法家啟功先生以“古賢至德尊三讓,吳苑雄濤溯伍胥”的對聯書贈蘇州,蘇州為紀念伍子胥的功績,在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會址(現蘇州規劃展示館)前樹立了雕像和紀念園。 他的祖父叫伍舉,因為侍奉楚莊王時剛直諫諍而顯貴,所以他的後代子孫在楚國很有名氣。
伍子胥本為楚國人。性格剛強,青少年時,即好文習武,勇而多謀。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楚平王懷疑太子“外交諸侯,將入為亂”,於是遷怒於太子太傅伍奢,將其父、兄騙到郢都殺害,伍子胥隻身逃往吳國。
在伍子胥入吳之前,跟隨楚國太子建到齊國。後又到鄭國。太子建和晉國君王私通。要做晉國攻打鄭國的內應,伍子胥勸說建,鄭國以忠義對待他們,他們怎么能背叛鄭國呢?但是太子建說他已和晉國說好了。就不聽伍子胥的勸說,後來被鄭國知道後,鄭國國君就把太子建殺了。伍子胥就逃亡到吳國去。在他還沒到吳國時。出了鄭國都城之後,出了昭關之後還有一條河隔著。伍子胥看見沒有船,內心非常焦急,突然走出一條漁船。渡了伍子胥,下船之後,伍子胥怕他說出去,就對漁翁說不要把事情說出去。漁翁非常傷心,他想他誠心渡伍子胥,但伍子胥還懷疑他,他非常敬重伍子胥,也沒有抱怨他,漁翁就把船滑到江中心自沉了,以絕伍子胥的疑心。伍子胥看到後大哭,說是他害了漁翁。但有的書上說漁翁沒死。後來伍子胥要滅鄭國為太子建報仇,漁翁的兒子就唱了一首歌。就是老漁翁對伍子胥唱的,伍子胥想起他的恩人在鄭國就班師回去了。這是後話。
入吳後,知公子光有大志,乃用專諸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得進用為“行人”(掌朝覲聘問之官),與謀國政。輔佐吳王闔閭修法制以任賢能,獎農商以實倉廩,治城郭以設守備。又舉薦深通兵學的孫武為將,選練兵士,整軍經武,使吳成為東南地區一強國。根據吳與周邊各國的強弱形勢及利害關係,與孫武等制定先西破強楚,以解除對吳之最大威脅,繼南服越國以除心腹之患的爭霸方略。
周敬王八年(前512),針對楚國執政者眾而不和,且互相推諉的弱點,提出分吳軍為三部輪番擊楚,以誘楚全軍出戰,彼出則歸,彼歸則出,“亟肆以罷(疲)之,多方以誤之”(《左傳·昭公三十年》),待楚軍疲敝,再大舉進攻。此後數年間,吳軍連年擾楚,迫楚軍被動應戰,疲於奔命,實力大為削弱。隨即展開大舉攻楚的準備,爭取與楚有矛盾的蔡、唐兩國作為吳的盟國,使楚北方門戶洞開,為爾後避開楚軍防守正面實施突襲創造了條件。又出兵攻越,給楚造成吳不會大舉攻楚的假象,並施反間於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戰的子期,而用貪鄙無能的子常為帥。十四年,與孫武等佐闔閭統領大軍沿淮水西進,由楚防備薄弱的東北部實施大縱深戰略突襲,直搗楚腹地,以靈活機動的戰法,擊敗楚軍主力於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一說今漢川北),並展開追擊,長驅攻入楚都郢(今荊沙江陵西北),終成破楚之功(見柏舉之戰)。由於懷有強烈的個人復仇願望,在楚未能安撫民心,激起楚國上下反對,致使吳軍難以立足。(伍子胥到楚國後,聽說楚平王已死,就把楚平王的墳墓撬開,用鋼鞭鞭屍三百,楚國人民看到吳國人如此復仇心強,全國百姓大懼)。“
闔閭死前並托伍氏輔佐少君,封他最高爵位稱相國公。後繼事吳王夫差。二十六年,吳、越夫椒之戰,越慘敗幾於亡國,夫差急於圖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時,伍子胥預見到兩國不能共存之勢,又洞察越王勾踐圖謀東山再起之心,力諫不可養癰遺患,而應乘勢滅越。夫差不納,坐視越國自大。 三十六年,及見夫差欲率大軍攻齊,越王勾踐率眾朝賀,再度勸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絕。知夫差昧於大勢而不可諫,吳國必為越國所破滅,為避禍而托子於齊國鮑氏,反遭太宰伯嚭誣陷,被逼自殺。伯嚭本來也是楚國人。在伍子胥來吳國之後伯嚭才到吳國,當時有個相面的人就說伯嚭這個人沒什麼本事,只會拍馬屁。讓伍子胥提防他一點,但伍子胥想他和伯嚭來自同一個楚國,而且和楚國都有深仇大恨。最後由於勾踐送給伯嚭大量財務和美女,伯嚭就在夫差面前進讒言。說伍子胥把兒子送到齊國就是背叛吳國。夫差用屬婁劍賜伍子胥死。伍子胥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死後僅十年,越滅吳,終應其言。
春秋末期吳國興亡,伍子胥舉足輕重。其治國用兵,以務實為旨,遠見卓識,謀略不凡。《漢書·藝文志》著錄兵書《伍子胥》十篇、圖一卷,雖已亡失,當證伍子胥生前有其軍事著作。

管仲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潁上(今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人,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為 “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
管仲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諸子中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這一學派的思想集中體現於《管子》一書。是書篇幅宏偉,內容複雜,思想豐富。如《牧民》、《形勢》等篇講霸政法術;《侈靡》、《治國》等篇論經濟生產,此亦為《管子》精華,可謂齊國稱霸的經濟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樞言》等篇談哲學及陰陽五行等;其餘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職》、《封禪》等為雜說。《管子》是研究我國古代特別是先秦學術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春秋三傑
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重視商業,並因開創國營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國性服務業供奉為保護神。《戰國策》、《國語·齊語》、《史記·管晏列傳》、《管子》、《左傳》等都有記載他的生活傳記,《論語》、北宋蘇洵的《管仲論》對管仲的事跡做出了分析和評價。

人物精神

介子推之忠於主

作為春秋貴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視之為迂腐,然則體現了正道之義。介子推的行為並非忠君而是愛國,以後世儒家評價必為“忠君之典範”,而成為中國儒家傳統觀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淵源,這實在是對介子推之毀譽啊!以後人的價值觀將其行為定義為迂腐愚昧是錯誤的,即使在今天忠於國家也是應當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祿的行為也是知識分子獨立精神的體現,正因為如此,黃庭堅讚嘆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滿眼蓬蒿共一丘”(宋·黃庭堅《清明》)。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無數仁人志士,英雄豪傑,構成中華民族的脊樑,介子推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奸偽欺罔、人世謬舉的憤懣,他“割股食君”實乃“食國”,正是中華民族正道愛國傳統美德的體現;在介子推身上蘊涵著對祖國的深沉赤誠的愛戀之情。晉獻公嬖驪姬,殺申生,昏於家,亂於國,而重耳則成為振興晉國的希望。介子推的行為是他篤信愛晉國須愛重耳的自然表露。

伍子胥之愛於君

伍奢:“員為人剛戾忍卼,能成大事。”
費無忌:“伍奢有二子,皆賢,不誅且為楚憂。”
伯嚭:“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
莊子:“伍員、萇弘知事君盡忠,而不知逆君之致禍。”
屈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陳軫:“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為臣。孝已愛其親,天下皆欲以為子。”
范雎:“使臣得盡謀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終身不復見,是臣之說行也,臣又何憂?”
司馬遷:“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為君者,其功謀亦不可勝道者哉!”
桓寬:“縞素不能自分於緇墨,賢聖不能自理於亂世。是以箕子執囚,比干被刑。伍員相闔閭以霸,夫差不道,流而殺之。樂毅信功於燕昭,而見疑於惠王。人臣盡節以徇名,遭世主之不用。”
劉向:“楚不用伍子胥而破,吳闔廬用之而霸,夫差非徒不用子胥也又殺之,而國卒以亡。”
韓嬰:“伍子胥前功多,後戮死,非知有盛衰也,前遇闔閭,後遇夫差也。”
諸葛亮:“子胥長於圖敵,不可以謀身。”
司馬貞:“讒人罔極,交亂四國。嗟彼伍氏,被茲凶慝!員獨忍詬,志復冤毒。霸吳起師,伐楚逐北。鞭屍雪恥,抉眼棄德。”
徐凝:“千載空祠雲海頭,夫差亡國已千秋。 浙波只有靈濤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李廌:“烈士可廟食,么麽可悲夫。誓心報荊郢,忍恥適江吳。功成期牖下,旋聞賜屬鏤。楚邦乃怨耦,宿憤向已攄。濤江厭波神,魂魄游故都。存亡兩陳跡,無用愧包胥。”
范仲淹 :“胥也應無憾,至哉忠孝門。生能酬楚怨,死可報吳恩。直氣海濤在,片心江月存。悠悠當日者,千載祗慚魂。”
王安石:“子胥出死亡捕竄之中,以客寄之一身,卒以說吳,折不測之楚,仇執恥血,名震天下,豈不壯哉!”
司馬光:“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吳國得伍員而克強楚國,漢得陳平而誅項籍,魏得許攸而破袁紹;彼敵國之材臣,來為己用,進取之良資也。”
蘇軾:“父不受誅,子復仇,禮也。生則斬首,死則鞭屍,發其至痛,無所擇也。”
王令:“西風騷客倦遊吳,弔古心懷此暫舒。鬼籾久應除佞嚭,民思今果廟神胥。雖然邪正皆歸死,奈有忠讒各異書。回首舊江江水在,怒濤猶是不平初。”
楊備:“出境鞭屍報父讎,吳兵勇銳越兵憂。忠魂怨氣江雲在,日見爐香菸上浮。”
王若虛:“勇而無禮,為而不顧,既自賊其君,又賊人之君,員真小人也哉!”
李贄:“伍子胥絕孝純忠,驚天震地,楚之烈也。”
邵寶:“伍子胥孝知有親而不知有國,仇一人而戕一國,卒之流毒宗社,不亦甚哉!”
梁啓超:“伍子胥智勇深沉,真一世之雄也。”

管仲之忠君愛國

總體評價
一代能臣
管仲的一生,不僅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還給後世留
管仲寫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書中記錄了他的治國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張法治。全國上下貴賤都要守法,賞罰功過都要以法辦事。他認為國家治理的好與壞,根本在於能否以法治國。管仲非常重視發展經濟,他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就是國家的安定與不安定,人民的守法與不守法,與經濟發展關係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貴的地方,如他主張尊重民意,他說“順民心為本”,“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對後代影響很大。
人品思考
至於管仲的人品,春秋裡面說到,鮑叔牙跟他做生意,他要獲利多,理由是有老母要供養,據說還當過逃兵,後來位居相位,納妾甚多,名為代替君主承擔惡名。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種獨特想法,但從中也可以看出管仲是一個才過德的人。
但是,對於豪傑的評價不能僅停留在為人處事上面,正如曹操說,唯才是舉,尾生、許由注定不能平定天下就是因為這個理由,因為沒有必要苛責小節。
歷代評價
孔子曾稱讚管仲:“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篇》)意思是:管仲輔助齊桓公做諸侯霸主,尊王攘夷,一匡天下。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髮,左開衣襟,成為野蠻人了。又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道:”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恆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
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歷史上管仲相齊,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諸葛亮相蜀,使劉備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二人皆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而且居功至偉。
大唐李靖有雲“若樂毅,管仲,諸葛亮,戰必勝,守必固,此非查天時地利,安能邇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