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去哪裡

今晚去哪裡

《今晚去哪裡》是2006年05月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陳丹燕。

基本介紹

  • 書名:今晚去哪裡
  • 作者陳丹燕  
  • ISBN:9787532738571 
  • 頁數:183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5-1
  • 裝幀:平裝
圖書簡介,書籍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內容目錄,媒體評論,

圖書簡介

甜若愛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這就是咖啡,這就是人生,本書是作家陳丹燕歐洲文化旅行隨筆中的一冊,是她從11年旅歐生活中過濾出來的文字,介紹了作者遊覽世界各地的旅行感受。圖文並茂,賞心悅目。閒暇時讀一冊如斯美文,如同捧著一杯“甜若愛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的咖啡,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書籍信息

今晚去哪裡
字 數: 77000
版 次: 1
印刷時間: 2006/05/01

內容簡介

我看到這扇為我而開的、別人家的門,在樓梯燈下溫暖地黃著。這時候我明白,原來自己是個幸運的人。我幸運不是因為看到歐洲最美的教堂和廣場,城堡和宮殿,可以在噴泉邊吃冰激淋,在城堡的大門前照相,在勝利女神像前轉了一圈又一圈,而是因為我得到了這樣一扇打開的門,讓我能一點一滴,慢慢地摸到歐洲真實的體溫。對我這樣一個曾從小說和畫冊上嚮往歐洲、在歐洲曾被打碎了許多關於歐洲的幻想的人來說,年復一年的旅行中,在一條條寂靜的街道上,一扇扇為我而開的大門,大概是最珍貴的禮物了。
萍水相逢的晚上,陌生的小床,那些床前地板上如霜的月光:今晚你想去哪裡?今晚你若想沉迷,今晚你可以跟著陳丹燕走—— 今晚你可以沒有思想。也不再了解思想的疼痛,今晚你可以傷心也可以不傷心,浮沉在層層疊疊的人與事裡……本書是陳丹燕十多年旅行集萃中的一本,從慕尼黑,龍路十一號到聖彼得堡列寧街八號,從柏林,飛機場路四號到波恩貝多芬廣場七號……本書里,品味著的不僅是旅行的心情,更多啜飲著的是異域的文化和風情,作者以自己深厚的文化積澱,用細膩深透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多姿多彩的異域世界和作者獨自一個人面對世界的心情。

作者簡介

陳丹燕,中國作協會員。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進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雜誌社任小說編輯。1992年兼任上海東方電視台青春節目主持人。上海作協理事。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兒童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少女們》(獲文化部新時期十年兒童文學二等獎)、《女中學生三部曲》(獲全國婦女兒童題材作品獎)。80年代後期從事成人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心動如水》、《緋聞》、《一個女孩》、《慢船走中國》和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散文集《寫給女孩的私人往事》、《唯美主義者的舞蹈》、《長裙上的花朵》等。《一個女孩》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寬容”文學金獎。
今晚去哪裡

內容目錄

旅行
在歐洲加上一張小床
慕尼黑,龍路十一號:
行李像一些古怪的影子
慕尼黑的藍天
廣場噴泉
吉瑟拉家的早餐
慕尼黑,雪堡:
跟著小溪走上了一陣子
雪堡的薔薇開了花
羅宋麵包
迷離黃昏
一扇開著的門
八年前的廚房
斯蒂亞:
帕皮亞諾村
柏林,飛機場路四號:
因為這樣的愛情
紐倫堡,維爾芬街二十六號:
以為自己是去找理想
裘在多納肉餅店樓上
維也納,路德維希街十七號:
他的臉一心想要恭維
維也納,聖修女院路三十四號:
很小的鏡子
盧布林,羅夫斯基街一號:
頹敗但直指人心的美
恍然
巴黎,浴場街五十號:
門鈴在我的頭上叮地一響
翡冷翠,民族大街二十六號:
要是住在小旅店裡
重歸翡冷翠
威尼斯,白獅卡里一號:
裕子和十九世紀的燙腳盆
西班牙佚名營地:
一粒飄浮的塵土
來世我願意做托斯卡納的一棵樹

媒體評論

《今晚去哪裡》 無法預期的迷航
當然,我這個人還在地上。在生活,在工作,在扮演角色——在絕大部分時間裡。
夢想,想要飛翔的夢想只在某些時刻出現,出現在一個獨處的時刻,或者,是別的文字中。喚醒,喚醒,那時刻,那人的故事常常喚醒我自己的夢想。
比如眼前這本書,陳丹燕的《今晚去哪裡》。
那些華麗的名字,柏林、彼得堡、慕尼黑、翡冷翠、盧布林托斯卡納……不消說照舊撩動我心。十幾年來我一直保持閱讀《世界博覽》的習慣,我總這樣安慰自己:即使不能親自到那異鄉的土地上走一走,也可以在閱讀中神往,而且不斷地把神往具體化,讓那些異地不再只是書本上的一個名詞。
在別人的遊歷中,我有種願望被滿足的感覺,儘管那么虛幻。這樣的閱讀持續了很多年,神往也依然在繼續。
羨慕那些把自己的足跡印在家園以外的人,羨慕陳丹燕先努力工作而後用積蓄四處優遊的生活……我們這一代人,受了三毛太多的影響,對於漫遊般的流浪充滿浪漫的嚮往。如果,我可以是那個四處冶遊的人,是不是意味著可以與繁冗告別,和瑣碎再見?
生活在別處,生活永遠在別處啊。
只是,這一本書,帶給我的並不僅僅是生活屬於另一個地方的啟迪,“別處”所指的方向,原來跨越時空。
生活,常常在另一段時間裡。
有時它被叫作“過去”,有時被稱為“未來”,但很少有人用“現在”來為它命名。
陳丹燕因為少時讀過《盧布林的魔術師》而執意要去並非他人眼中旅遊景點的盧布林。辛格的童年因為與大時代相遇而充滿了回頭望時的滿紙意義,陳丹燕何嘗不是?她說,那是“因為摔爛而芬芳之至的果子”,有種“頹敗但直指人心的美”,看得我滿心濕答答地回憶。比如陳丹燕在雪堡讀那些庫存的兒童書,怎么可能不對自己的童年往事一想再想呢?那再去時死去的天鵝,那再去時綻放的薔薇,怎么可能不讓她睜大了眼睛牢牢地看住,睜出清晰的淚呢?
看到很多在行走中,在異國的足跡里的恍惚。陳丹燕在行走中恍惚著,我在閱讀中恍惚著,除了關乎童年的,還有永不能忘的青春時光:無論在德國、義大利或者哪國的街頭,那些彈唱西蒙與加芬克爾老歌的青年,無論是《羅賓遜太太》還是其他哪一首,當發感慨那是地道的校園味道,是“類似鄉音的親切”時,我的思緒飄得更遠,飄到由這些歌引發的另一些歌,而後是鋪天蓋地的層層回憶,一個個疊加的鏡頭……
陳丹燕說,所有這些在異國街道被喚醒的感覺,都是“漫長的日子裡藏著的好”。
那些漫長的日子屬於現在嗎?屬於過去嗎?要過去多久才可以有那種“因為摔爛而芬芳”的回味?
那些好日子怎么一下子在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溜走了?那些好日子怎么會在陌生的街市陌生的人群中一點點重現?
旅行,漫遊,究竟是要獲得那未知的,還是為了喚醒那既有的?夢想,連著的是過去和將來這兩頭,惟獨沒有現在?
我有一連串的感慨,全部帶著問號。習慣性的懷舊在這樣一本談遊歷心情的書中畫出來一個個的問號。那些美麗而有異國情調的圖片不是合用的橡皮,無法把那些感慨擦去。
我本想在那神往已久的陌生土地上虛擬飛翔,卻一回回在熟悉而又遠去的時光中失卻原來的心情。
青春做伴好還鄉,只是,回到哪裡,又怎么回去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