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民族人口,基礎設施,農村經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新農村建設,村務公開,發展重點,特色產業,
村情概況
仁者村交通方便,距市5公里,海拔1044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800.07毫米。
自然資源
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112畝(其中:田3105畝,地5007畝),人均耕地1.32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15畝,有效灌溉率為38.2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1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9畝,主要種植稻穀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17184畝;其他面積20817畝。
民族人口
資料顯示,該村轄仁者、通靈等20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598戶,共鄉村人口6164人,其中男性2962人,女性3202人。其中農業人口6164人,勞動力337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371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757人,彝族3363人,其他民族44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1138戶通自來水,有460戶飲用井水。有1596戶通電,有85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52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87%、32%和68.9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0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13戶(分別占總數的68.9%和38.36%)。該村到辦事處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2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74輛,機車249輛。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11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71戶;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3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3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90.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83.25萬元,占總收入的53.68%;畜牧業收入509.68萬元,占總收入的21.32%(其中出欄肉豬8651頭,肉牛125頭,肉羊25頭);漁業收入72.55萬元,占總收入的3.03%;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8.37%;工資性收入307.02萬元,占總收入的12.84%。農民人均純收入256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第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1.5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31人(占勞動力的6.99%),在省內務工275人。
文化教育
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15934平方米,擁有教師49人,在校學生656人,距離鎮中學3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60人,其中小學生656人,中學生204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4個、圖書室4個、業餘文娛宣傳隊56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新農村建設
2008年以來,該村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250萬元。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46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587.5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623.44萬元,有固定資產335.2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30.1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農業基礎設施政府投入少,民眾集資負擔過重;2、農業生產資料費用高、補貼少、農民增產不增收。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請上級政府引進龍頭產業、特色農業。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養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