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是和平的前提

仁義是和平的前提

《仁義是和平的前提》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下》。和平的前提是仁義,而不是利害關係。 如果用利害關係去換得一時的和平,早晚也會失去和平,不僅失 去和平,還會失去國家,失去天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仁義是和平的前提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出處:《孟子》
  • 文學體裁:語錄體散文
  • 作者:孟子及其學生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讀解,作品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仁義是和平的前提
宋牼①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②,曰:“先生將何之?”
曰:“吾聞秦楚構兵③,我將見楚王說④而罷之。楚王不悅,我 將見秦王說而罷之。二王我將有所遇⑤焉。”
曰:“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⑥。說之將何如?”
曰:“我將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則大矣,先生之號⑦則不可。先生以利說秦楚 之王,秦楚之王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 利也。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 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 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仁 義,而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仁義也。為人臣者懷 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 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 末之有也。何必曰利?”

作品注釋

宋牼(keng):戰國宋國著名學者,反對戰爭,主張和平。
②石 丘:地名,其址不詳。
構兵:交戰。
④說(Shui):勸說。
⑤ 遇:說而相合。
⑥指:同“旨”,大概,大意
⑦號:提法。

作品譯文

宋牼準備到楚國去,孟子在石丘這個地方遇上了他。孟子問: “先生準備到哪裡去?”
宋牼說:“我聽說秦楚兩國交戰,我準備去見楚王,勸說他罷 兵。如果楚王不聽,我準備去見秦王,勸說他罷兵。在兩個國王中,我總會勸說通一個。”
孟子說:“我不想問得太詳細,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準備怎 樣去勸說他們呢?”
宋牼說:“我將告訴他們,交戰是很不利的。”
孟子說:“先生的動機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卻不行。先生用利去勸說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為有利而高興,於是停止軍事行動;軍隊的官兵也因為有利而高興,於是樂於罷兵。做臣下的心懷利害關係來侍奉君主,做兒子的心懷利害關係來侍奉父親, 做弟弟的心懷利害關係來侍奉哥哥,這就會使君臣之間、父子之間、兄弟之間都完全去掉仁義,心懷利害關係來互相對待,這樣不使國家滅亡的,是沒有的。若是先生以仁義的道理去勸說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仁義而高興,於是停止軍事行動;軍隊的官兵也因仁義而高興,於是樂於罷兵。做臣下的心懷仁義來侍奉君主, 做兒子的心懷仁義來侍奉父親,做弟弟的心懷仁義來侍奉哥哥,這 就會使君臣之間、父子之間,兄弟之間都完全去掉利害關係,心懷仁義來互相對待,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的,是沒有的。何必要去談‘利’呢?”

作品讀解

孟子在這裡所講的道理幾乎就是他第一次見梁惠王時所說的 那一套的翻版,只不過那時主要是針對從政治國問題,這一次卻 是談的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了。
在孟子看來,和平當然是很重要的,所以,他也非常支持宋 牼維護和平的行為。但是,和平的前提是仁義,而不是利害關係。 如果用利害關係去換得一時的和平,早晚也會失去和平,不僅失 去和平,還會失去國家,失去天下。因為,基於利害關係的和平, 實際上隱伏著很多不和平的因素,這就是人與人之間都以利害關 系相互對待,一旦利害關係發生衝突,必然導致爭鬥,失去穩定 與和平。相反,如果以仁義為前提贏得和平,則會保持長久的穩 定與發展,不僅不會失去和平,而且還會使天下人心歸服,安定 統一。這是因為,基於仁義的和平,使人與人之間都以仁義道德 相互對待,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人人忠誠謙讓,仁愛正義。用 我們今天的話來說,“讓世界充滿愛”,哪裡還有什麼戰爭的危機 呢?
應該認為,從理論上說,孟子的學說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 夠自圓其說的。我們今天不是也依然呼喚“讓世界充滿愛”,呼喚 世界的長期穩定與和平嗎?但是,從歷史和現實的實踐來看,無 論是戰爭還是和平,既然有軍事行動發生,就不可能沒有利害關 系在內,也不可能有純粹為抽象的仁義道德而戰的戰爭和純粹為 抽象的仁義道德而罷兵停戰的和平出現,在孟子所處的戰國時代, 尤其沒有這種可能。
所以,以仁義為前提的和平,在孟子的時代只能是一種理想。 正如以仁義為前提的戰爭只能是一種理想一樣。

作品出處

《仁義是和平的前提》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下》。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