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大腦,五官,皮膚,內臟,咽喉,手,肚,肌肉,血管,血液循環,價值體系,人體成分,有趣數字,數字人體,人身數字,頭,血管血液,心腸,吃喝排,運動,相關研究,王德炳觀點,韓力群觀點,數字藏象,套用前景,
內容簡介
大腦
大腦有100億個
神經細胞,每日可記錄8600萬次資料。在1秒鐘之內,可產生10萬次化學反應。人的五官時刻都在捕捉各種情報,但經過大腦處理的,僅占實際情報的1%,其餘的99%均被打入“冷宮”。
五官
眼睛
每隻眼睛約含1.2億個視桿細胞,它給人以黑、白視覺,還含有700萬個視錐細胞,它為人提供色覺,形成“彩色”則是人腦綜合處理的結果。在夜間理想條件下,站在山頂上可清晰地看到80公里以外的火柴光焰。
人眼可以辨別超過800萬種深淺不同的色調。當人的眼睛發現一個物體,再將其信號送到大腦辨識,所需的時間為0.05秒。人眼一年中上下左右的運動至少有3600萬次,而眼皮開合有9400萬次。
眼睫毛
眼睫毛長在
眼睛周圍的眼瞼上。許多人認為,又長又密又黑的眼睫毛特別迷人。然而,眼睫毛的生理功能是保護眼睛,而不在於增加人體美。狂風呼嘯時,滿天飛沙撲面而來,眼睛前面的這兩排眼睫毛,就像兩道窗簾,擋住了絕大部分飛沙塵土,保護眼球免遭侵害。
人的眼睫毛長約6~12毫米,上眼瞼有100~150根,下眼瞼有50~75根。眼睫毛會不斷更新,它的平均壽命是3~5個月。
耳朵
耳朵人耳有10萬個聽覺
神經細胞,它將大小聲音調節後,清晰地傳至腦部,使人能分辨出各種聲音,人耳對2000~5000赫茲的聲頻最敏感,嬰兒的哭聲頻率恰好在這個範圍內。
鼻子
鼻子人鼻
里約有1000萬個嗅覺細胞,平均每個能嗅出4000種氣味,個別香水鑑別專家最多可嗅出1萬種氣味。
舌頭
舌頭人舌頭上每1個小阜,都含有250棵味蕾,舌面分布著1萬個味蕾,每個味蕾又由50~70個味覺細胞組成。味覺細胞主要劃分為5種,分別感受酸、鹹、苦、辣、甜5種基本滋味,但它們並非“單打一”,而是“協同作戰”。
皮膚
皮膚可以感覺出使其下陷1/1000厘米的觸壓,初為人母的媽媽竟能用嘴感覺出自己嬰兒前額0.0006攝氏度的溫差變化。人的全身皮膚相當於人體重量的20%,成年人皮膚總面積平均為1.7平方米,每平方厘米皮膚平均由200萬個細胞組成,內含1600條神經及40厘米長的血管。
汗液
盛夏天氣,我們的皮膚會冒出粒粒汗珠。汗是從哪裡來的?這是皮膚的
汗腺分泌出來的。人體除了
嘴唇等極少數部位,幾乎全身都有汗腺。
內臟
髒 心臟,約重260克,容積為750毫升,在收縮時每次噴射到血管內的血液為70毫升,每分鐘排血量為5000毫升,24小時噴送血液7500千克。心臟每分鐘跳動60~100次。人一生跳動約30億次。
肺臟,約重1000~1300克,正常人每分鐘通氣量4200~6600毫升。
人的一生約有10~15噸食物,50~80噸水經過胃的加工和處理。
肝臟,約重1300克,是體內最大的
消化腺,
肝細胞每天約分泌100毫升膽汁,能悄無聲息的進行500多種以上的化學反應。因此,肝臟有人體內最大的化工廠之喻。
人體王國水位平衡的重要裝置———腎臟,二個共重約300克,由400多萬個基本零件———腎單位組成,其內腎小管和長度約為50~60毫米,近球管的微絨毛總面積達50~60平方米。每分鐘約有1200毫升血液經過兩腎,大約27分鐘能將全身血液過濾一遍,把不該“出境”的營養物質抓回來,將廢料排出。正常人兩腎每分鐘約有120~140毫升原尿產生,每24小時產生原尿量為180升,其中99%被吸收,吸有1%為終尿,量約1.5升。尿液經25厘米長的
下水道———輸尿管到過水庫———膀胱。若蓄積400~500毫升時,便有尿意產生。經司令部———大腦同意,水庫就會自動放閘,膀胱的容量一般為1000毫升,通過水管———尿道,排出體外。
十二指腸
人吃下去的食物,首先由
食道進入胃裡,然後便來到小腸最粗壯的一段——
十二指腸。
大約30厘米。過去人們以為,這長度相當於12個手指頭並列起來那么寬,其名稱便由此而來。
可是,如果我們計算一下,將30厘米除以12,一個手指的寬度應是2.5厘米,這是相當粗大的。也許有人認為,這大概是以外國人的大拇指為標準算出來的。
咽喉
咽喉是食物和空氣進入人體的繁忙通道。有人作了一番統計,人的一生大約有40噸食物和34.8萬立方米的空氣,通過口腔和
咽喉。
據研究,在正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進餐10分鐘大約要吞咽50次。在24小時內,一個人的吞咽次數大約為580次。這是因為即使不吃東西,我們也得不斷地把
口腔分泌的唾液吞咽進去。
在不同的場合,人的吞咽頻率是不一樣的。坐著看書時每小時會吞咽37次。說話時唾液增多了,吞咽次數也會隨之而增加。一個人熟睡時,每小時會吞咽75次。
手
手是人類的萬能工具。我們吃飯、穿衣、寫字、彈琴、打球、種地、做工、操縱電腦,哪一樣離得開手?有人估計,人的雙手能做出上億個動作。我們的手結構精細。一隻手就有8塊
腕骨、5根掌骨、14根
指骨、59條肌肉和發達的
神經、
血管系統。
我們的手十分靈巧。一秒鐘內,人的手掌可以轉動好多次。一秒鐘內,鋼琴家可用手指擊鍵幾十次,快得像流星飛馳。有了這雙靈巧的手,外科醫生縫合了直徑不到1毫米的血管和神經,牙雕師傅在一粒米大的象牙上刻下了千字文。
我們的手非常勤勞。在人的一生中,除了睡覺以外,雙手幾乎從不休息;手指屈、伸至少2 500萬次。連躺在小床上的嬰兒,也不時彎曲和擺弄著手指。
肚
中國有句成語“
宰相肚裡能撐船”,是指做宰相的人心胸寬廣,很有涵養。其實,每個人的肚裡都可以“撐船”。
肚裡怎么能撐船呢?在人的腸子裡,要數
小腸最長了。它全長5~8米,能伸縮自如,通常都收縮在體內。小腸的內部都是皺摺,大皺摺中又有小皺摺,其中還有許多突起。如果你小心翼翼地把
小腸拉直,那么小腸內壁的總面積就有200平方米,相當於半個網球場,在上面放一條小木船,是綽綽有餘的。
肌肉
一個人共有600多塊
肌肉。因而,有人就把肌肉稱為人體的發動機。初看起來,肌肉是軟軟的,柔弱得很,但它收縮時迸發的力量卻相當驚人。據計算,如果6平方厘米的肌肉同時收縮,就能舉起20~60千克的東西。要是全身的3億根
肌肉纖維朝一個方向一起收縮,就會產生250 000
牛頓的力(1牛頓相當 0.1千克力),抵得上一部起重機所能提起的重量。
血管
“生命就是血”。人體需要的氧氣和營養,通過血液才能輸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和器官;同時,各個組織和器官在新陳代謝中產生的廢物和二氧化碳,也由血液收集和運送到有關器官,然後排出體外。
人體的任何部位被刺破了,都會流出鮮紅的血液,可見血管是密布全身的。
說來也許你不信,一個七尺男兒身上的血管,大大小小竟有1000多億條。如果把它們首尾連線起來,竟有10萬多千米長。要知道,繞地球一周剛好是4萬千米。那就是說,人體血管的長度可以繞地球兩周半。
血液循環
發現人體血液循環的
英國醫學家
哈維說:“太陽是世界的心臟,心臟是人體的太陽。”可見,心臟是多么重要。由於心臟的跳動,血液才能源源不斷地輸往全身。我們已經知道,每天人體心臟跳動產生的能量,足以把900千克重的物體升高1米。人從出生到50歲的時候,心臟跳動所產生的能量已能把100顆最重的人造衛星送入
地球軌道。
價值體系
人體成分
根據科學家的分析,人體的化學成分是這樣的:60%是水,18%是碳,3%是氮,1.5%是鈣,1%是磷,另外還有一些微量的
礦物質,如鐵、銅、鋅、
硼和
矽等。對一個普通成人來說,這些大約相當於34升水,一袋12千克重的木炭,一根長1.2米的導火線中的硫,一枚6.5克的小鐵釘等。
這些化學物質的價值,換算成錢,充其量不過幾百元。但是它們一旦形成細胞,進而組成器官,並成為頂天立地的人以後,便成了難以估算的無價之寶。
有趣數字
《人體的有趣數字》
法國一位解剖學家曾收集了一組關於人體和人生有趣的數字:
如果把人的大腦皮層展開,捋平褶皺,可得到一張厚3毫米,面積為90×60平方厘米的“發麵餅”。
成年男子的大腦平均重1424克,到了老年萎縮到1395克。男子大腦最重的紀錄是2049克。然而9米長的恐龍的大腦只有核桃大小,重70克。
人舌頭平均長9厘米,重50克。舌頭由17塊肌肉組成,所以異常靈活。
年齡越大耳朵越長,平均每10年耳朵長2.2毫米。
數字人體
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是醫學科學技術的最新領域,是當今醫學科學技術、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智慧型科學技術和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高度綜合。該領域的研究將大大促進21世紀醫學科學技術從定性描述向定量表達發展,其研究成果將加深對人體系統的認識,提供
公共衛生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深刻地改變
未來人體系統的研究活動和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
人類工程活動的需要。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在人類工程活動的套用前景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航空、航天技術、計算機、感測器等新技術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遙感科學技術,很長時間以來,在基礎與套用研究的各種模型和計算誤差一直是沒有解決的難題,其主要原因是遙感所探測的地球表面是一複雜的巨系統,現有模型和算法難以滿足要求。根據遙感面臨的挑戰與困難,“
數字人體”作為一種智慧型科學計算方法可對複雜自然環境時空信息獲取與融合處理進行理論和套用研究,因而可滿足遙感科學技術的需要。再如,“資訊時代”和“數字時代”的到來,對軍隊就意味著數位化,即“數位化戰場”、“數位化軍隊”、“數位化戰爭”,但是這一切都離不開人。因此,開展“
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的研究對國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又如,
地球系統科學是研究
地球系統在複雜的相互作用中運轉的機制、地球系統變化的規律和控制這些變化的機理,從而奠定
全球環境變化預測的基礎科學,並為地球系統的科學管理提供依據。但是,要解決上述科學問題,地球系統動力學模型的建立和大型科學計算模擬是其主要難題;我們現有的方法和技術難以滿足要求,“
數字人體”從仿生學的角度可以開展上述內容的研究,滿足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需要。
人身數字
頭
1:頭跟筆記本電腦一樣重
一個人的頭到底有多重?答案是跟一台筆記本電腦差不多,大約1.4公斤重(不包括頭骨重量)。人的大腦包括80%的水,其中25%被用做有氧及糖分的體內循環,以補給營養。人發育到18歲時,腦袋就不會再長了,所以不可能有比一個4G的筆記本電腦更大的容量儲存記憶。 大腦能容納數量巨大的信息,可達1000萬億畢特信息單位,相當於10億冊書的內容。 大腦每立方厘米可以儲存1萬億畢特的信息。
血管血液
2:血管長度可繞地球兩周
人體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血管,說出來也許你不相信,人體大大小小血管有1000多億條,如果將人體的所有血管接成一條線,科學家估計,成人的血管總長度約為96000公里。地球一周是40000公里,也就是說,人體血管接成一條線之後,長度可以繞行地球2周半。
3:血液循環一周只需20秒
每天人體心臟跳動產生的能量,足以把9千克重的物體升高1米。科學家推算,人從出生到50歲的時候,心臟跳動所產生的能量可以把100顆重量級的人造衛星送入地球軌道。
心臟送出來的血液,經過大動脈、中動脈、小動脈,流到全身的毛細血管,然後又經過小靜脈、中靜脈和大靜脈,再返回心臟。血液按這個順序旅行,速度非常快,在體內循環一圈只需要20秒鐘,依此速度算,血液在一小時內可循環180圈,1年是157.68萬圈,如果一個人活到80歲,血液會在體內循環 12614.4萬圈。
心腸
4:腸子長度是身高的4~5倍
腸子到底有多長?腸胃科醫師表示,不同的位置,長度不同,對人體解剖測量的數字顯示,十二指腸60厘米,小腸長度可達6.7米,大腸長度則為1.5 米。但有解剖學家認為,每個人的腸子的長度都不一樣,一般約為身高的4至5倍。有趣的是,腸胃科醫師進行腸胃鏡檢查時發現,高瘦的人,腸子比較松垮。
5:一生心跳25億至30億次
科學家發現,烏龜壽命可長達177年,因為它每分鐘的心跳只有6次,一生心臟跳動約5.6億次。令人驚奇的是,所有哺乳動物(人除外)一生的心跳次數基本上是一樣的,大約是7.3億次左右,而人一生的總心跳次數約為25億至30億次。心臟跳得太快,就死得快。
吃喝排
6:1天排汗量可達10升
人一天裡從皮膚的汗腺排出的水分,最少也有0.5升(即使完全不動地躺著,也會從汗腺散發出水分),最大排汗量可達到一天10升,每小時排汗量最大可達2升。有趣的是,季節不同,人體排汗量也有很大的差異,盛夏時,一個人平均1天的排汗量可達4至5升;春天及秋天,1天的排汗量是0.8升左右;冬天出汗量不大,但也要排出0.5升,相當於3大杯水。
7:舌頭有1萬個味蕾
舌頭由17塊肌肉組成,所以異常靈活。靈巧的舌頭,實際丈量起來也不小,長9厘米,重50克,我們的舌頭上布滿味蕾,醫師表示,人類的舌頭有500種不同的味覺,舌頭上的味蕾有1萬個,每個味蕾帶有50個味細胞。人在品嘗食物時,會動用到舌頭上的9000個味蕾。
8:每天吞口水580多次
咽喉是食物和空氣進入人體的繁忙通道。曾有人統計,人的一生大約有40噸食物和34萬立方米的空氣通過口腔和咽喉。研究表明,在正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進餐10分鐘,大約要吞口水50次。
在24小時內,一個人的吞口水次數大約為580多次。在不同場合,人的吞口水頻率也各不相同。坐著看書時,每小時吞口水次數達37次,說話時唾液增多,吞口水次數更高。人一生中會產生23600升唾液,足夠裝滿兩個奧運會游泳池。
9:男人一輩子小便天數為36天,女人合計40天
一個人每天上幾次廁所?有人估算,平均每天會小便5次,每次大約持續20秒。也就是說,人每天會小便近2分鐘,每個月1小時,每年12小時。男人一輩子會有36天用來小便,而女人一生中則會用40天來小便。
運動
10:肌肉是人體的發動機從
解剖學來看,人共有600多塊肌肉
它們大大小小、長長短短、能伸能縮、配合默契,為人的每一個動作提供動力,而我們的十根手指,根本沒有肌肉。人微笑的時候,牽動17根臉部肌肉,皺眉時牽動肌肉43條。
11:打噴嚏的速度為每小時177公里
當人打噴嚏時,空氣穿越餐桌的速度可以達到177公里/小時,相當於英國駕車極限的一半。
有人估計,人的雙手能做出上億個動作。人的一生中除了睡覺以外,雙手幾乎從不休息,手指屈伸至少2500萬次。
13:人有200多根睫毛
許多人認為,又長又密又黑的眼睫毛特別迷人,人的眼睫毛到底有多長?研究發現,人的眼睫毛長約6至12毫米,上眼瞼有100至150根,下眼瞼有50至75根。眼睫毛會不斷更新,它的平均壽命是3至5個月。
14:如果把人的大腦皮層展開,捋平皺紋,可得到一張厚3毫米,面積為90×60平方厘米的“發麵餅”。
15:成年男子的大腦平均中1424克,到了老年要縮到1395克。男子大腦的重量記錄是2049克。正常的、為萎縮的大腦最輕為1096克。作為比較,9米長的恐龍的大腦只有核桃大小,重70克。
16:人的神經系統的信號傳遞速度達到每小時288公里,到了老年,速度減慢15%。
17:人的舌頭平均長9厘米,重50克。舌頭由17塊肌肉組成,所以異常靈活。
18:年齡越大耳朵越長。平均每10年耳朵長2.2毫米。
19:人有100萬-300萬根頭髮。在可能的情況下,男人定期去理髮店,一生中剃掉的頭髮由9到10米長。
20:如果人的一生能活75至80歲的話,心臟講跳動30億次。重約300克的心臟通過總長約為20萬公里的血管系統向全身輸送血液。
21:體重約70公斤的人體包含的化學成分有:碳12公斤、氫7公斤、鈣1公斤,還有少量的碘、鈷、錳、鋁、鉻和銀等,而構成人體的元素中65%為氧。
22:女人一生可吃掉25噸食物,喝掉3.7萬升液體。男人一生可吃掉22噸食物,喝掉3.3萬升液體。女人一生吃得比男人要多一些,是因為女人的平均壽命比男人要長。女人哭的次數是男人的5倍,結果她們的平均壽命比男人長7歲。
23:3億根肌肉纖維可產生25萬牛頓的力量
如果全身的3億根肌肉纖維朝一個方向一起收縮,則會產生25萬牛頓的力,抵得上1部起重機所能提起的重量。
24:人體組成細胞有60兆個,細胞可以長達1米,小腸細胞只有一天的壽命人類的體細胞有46條染色體,而卵子、精子的染色體只有23條。
25:人類的基因總數為32000個,DNA有97%都是“垃圾”,DNA全部連線起來有120兆米,患癌症最少與五種基因的異常有關。
26:眼睛,眨一次1/24秒;每天留下各種不同的影像高達5萬種以上。一個正常人的眼睛,可以看到和分辨出700萬種深淺層次不同的顏色。人眼很敏銳,在沒有月亮的黑夜,站到高處,可以看到80公里以外燃燒的火柴光。
27:成人的肺在
胸腔擴張最大時,能容納4公斤半的空氣;肺由很多很小的肺泡組成。肺泡為肺內最小的
呼吸單位,略呈半球形,表面積和空氣相互接觸。肺的吸收面積約為13萬平方厘米,換言之,同一間小房子的占地面積那般大,肺的內表面積是皮膚表面積的五十倍。
28:你的身體到三十歲以後,便開始逐漸縮短,不過縮得很少,每天僅縮短十萬分之七英寸。 可是積少成多,再過二十年,你可能已縮短了半英寸一個人的皮膚合計面積有1.8平方米,假定每平方厘米的面積上能承受1公斤的空氣壓力,則全身皮膚要經受18000公斤的重量,也就是我們男人或女人,身上負荷了九輛或十輛大汽車的重量而泰然自若。
29:人身體上的皮膚最薄的有0.5毫米,最厚的約4~5毫米(
手掌、腳跟皮厚約4毫米左右,而眼皮、耳朵等部位只有0.5毫米厚),人的皮膚重量約占體重的1/20。一個成人的皮膚,展開後面積約2平方米。每平方米的皮膚有14000個毛孔,如果把這些毛孔逐一連線起來,可以做成一根60公尺長的小自來水管。一個體重67公斤的男子,其所有的脂肪,只能製成7塊肥皂。每個人在其一生中,平均脫落的皮膚,其總重量,超過227公斤。
30:人體內的紅血球,其生存壽命大約為4個月。這期間,它在人體內所走的路程,約為1609公里。
31:在一秒鐘之內,我們的腦中,有超過10萬種不同的化學反應在進行,這些化學反應使我們產生思想、情緒及動作。
32:每一日,大約有14立方米的空氣,通過我們的
氣管,由氣管加以清潔、潤溫和加熱。這股溫熱氣體,足可以充滿300多個大型氣球。
33: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有100億左右。每一個神經細胞的直徑僅有十萬分之一厘米,體積僅有一千萬分之一立方厘米。大腦皮層上大約有十億個溝、回。如果把這些溝、回鋪展開來,面積約有2000多平方厘米。但大腦的需血量很大,每分鐘流經腦的血液有700多毫升,占心臟輸出血量的1/6。人腦中的血管縱橫交錯,總長度達12萬米以上。
相關研究
王德炳觀點
中國醫藥信息學會理事長、
北京大學醫學部王德炳教授認為,我國科學長期以來缺乏原始性創新,多為從國外和他人的成果中複製或模擬的科學技術。“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是一門邊緣性、交叉性和多科性的學科,具有原始創新性。由來自中西醫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和計算機科學技術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協同作戰,共同推進這一新興的邊緣學科領域的發展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畢思文研究員指出,數字人體研究所涉及的動態學
圖像處理與分析是精確的定量研究,無論是人體系統結構的精確重建,還是人體器官、組織狀態及與周圍器官、組織的關係等,都需要涉及大量的數據和複雜性的計算。人體系統數字學用信息化和數位化的方法研究和構建
數字人體,即人體活動的信息全部數位化之後由計算機網路來管理,以了解整個人體系統所涉及的信息過程,特別注意人體系統之間信息的聯繫和相互作用的規律。這一特點與數位化
虛擬人有著本質的不同,使其在現代中西醫學、智慧型科學計算、人類工程活動以及科學數據共享等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
韓力群觀點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秘書長、
北京工商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韓力群教授認為,由於
數字人體研究的對象是活人,其套用前景是不言而喻的。用於臨床可提高醫療和疾病預測、預防水平,增強人體健康,延長人的壽命;用於中醫學,有利於解釋和理解經絡、
陰陽、
臟腑、虛實、氣血等的本質涵義;用於工程技術,可對
數字人體進行模擬、延伸和拓展,製造出具有人類特徵的人造
生命系統,如擬人機器人,娛樂機器寵物等;用於人與環境的關係研究,可通過綜合各種環境氣候信息預測流行疾病的發生機率和流行趨勢;用於航天航空領域,可改進太空人和飛行員的訓練方法,提高飛行質量;用於
體育競賽的訓練,可有效提高
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和
競技狀態;用於影視創造,可使虛擬演員的動作更逼真,形態更生動。另外,還可用在汽車、建築、礦山、服裝、生物和國防等領域。
數字藏象
北京中醫藥大學任廷革、中科院數學研究所高全泉等人提出“數字藏象人”的概念。他們認為,“數字”是運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理論等虛擬現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藏象”是研究的對象,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內容,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基礎;“人”是研究內容的載體。“數字藏象人”將中醫學認為人體所具備的功能、狀態、行為等
生命屬性,用數位化的信息形式表達出來。數字藏象人基礎性研究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藏象理論資料庫的構建;二是藏象理論知識庫的研究;三是藏象理論模型庫的研製。數字藏象人基礎性研究力圖在藏象理論研究與現代科學技術的切入方面搭建一個平台,在
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實現多層次、多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做出有意義的探索。
“
數字人體”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有許多共性問題,也存在許多區域性和具有本國特徵的特定需求和環境,需要進一步探討。考慮到從全球到地區的不同角度的需求,專家們認為,應該為“
數字人體”提出一個統一的、多層次的科學框架結構;確定自主開發與全球共建共享的科學數據規範、源數據標準和信息交換協定;建立全球性的網路連線,以保障全球性的人體觀測數據的提供與定期更新;創造透明點訪問和導航;協調有關係統效率和信息安全與管理法規等。因此,專家學者呼籲,各領域科技工作者應攜手並肩,聯合作戰,為合作研究具有中國特色和原始性創新的“
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而共同努力。
套用前景
“
數字人體”提出後,在國內引起不小的反響,不少中青年研究人員積極回響,開始進行積極的研究、探討和學術交流活動。據悉,我國第一部“
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研究論文已結集出版;來自研究所、高校的中西醫學界和信息科學界的學者們,參加了全國第一屆“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研討會;而我國第一部“數字人體”方面的專著《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已經付梓,不久即將面市。
數字人體研究示範已經開始,專家們已經開始用“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的研究思路和理論基礎,聯繫自己的專業實際,開始了探索,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據了解,
1. “
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的理論體系、標準化體系和信息平台結構研究
據畢思文研究員介紹,該項研究工作首先在理清
數字人體的研究思路、基本概念和特徵的基礎上,提出數字人體的研究任務、研究內容和理論體系。其次,開展“
數字人體”標準化體系研究,制定和引用數字人體構建的各類數據標準。建立
數字人體的標準化體系總表和數據標準化子系統(信息指標體系、信息分類編碼、數據控制和質量標準)、信息處理標準化子系統(信息系統開發、信息交換接口、
空間數據轉換格式標準)、系統構建標準化子系統(
軟體硬環境、資料庫標準)、管理標準化子系統(管理規定、術語標準和管理辦法標準),實現數字資源共享。最後,根據
數字人體的理論體系和系統標準,構建數字人體信息系統總體的技術體系,進行數字人體系統總體功能和模組設計,建立統一信息共享平台。
2.“數字人腦”研究
韓力群教授領導的“數字人腦”研究工作主要從事“
數字人體”的並行信息處理與多級協調控制方法研究。對
人腦神系統的研究主要是在細胞和分子水平上對人腦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進行微觀層次的研究,而“數字人腦”研究則是對人腦神經系統信息處理規律進行系統層次的探索,這種系統層次的研究更有利於對腦內的信息處理形成總體性的概念,更易於詳盡研究包含各種相互作用的複雜非線性神經系統,通過仿真和實驗結果對比有可能發現新現象並設計新實驗,正逐漸展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
北京郵電大學王樅教授提出的“
數字經絡”,重點研究“
數字人體”的集散通信體制與雙向信息傳輸調度方法。從控制論觀點出發,結合中醫“
經絡學說”和西醫“神經學說”,主要研究經絡在控制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信息傳播機制、途徑、方式等,開展“
數字經絡”的信道
網路模型與集散通信體制及信息傳輸方法研究。
4. “數字感官”研究
中科院自動化所
楊一平研究員和
楊國勝副研究員從事的“數字感官”研究,主要研究
數字人體系統的信息獲取方法和機理,包括感覺系統機理研究、感覺信息處理研究、多媒體多模式信息獲取與融合算法研究和多光譜的人體識別技術等內容。從視覺、
聽覺信息流的角度和經絡穴位的觀點出發,系統地研究視覺、聽覺、觸覺系統的輸入輸出通道、視覺信息處理過程、視覺行為和視覺
模式識別。並研究人體系統的成像光譜技術、基於成像光譜圖像的
人體經絡信息提取方法、基於特徵信息的人體
經絡系統的識別和數位化重建和人體系統典型信息譜庫的建立。
5. “數字臟腑”研究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高穎教授的“數字
臟腑”研究工作,主要研究
數字人體的整體綜合調控理論與方法,重點是建立人的數字
臟腑系統功能模型並提出整體綜合調控理論與方法。“數字臟腑”是以
五臟為主體,將
六腑、
五體、
五官、
九竅、
四肢百骸等組織器官系統聯繫成有機的整體,以上五個系統是通過經脈的絡屬溝通,氣血的流貫,相互聯繫,並按照五行生剋
制化的規律進行調節和控制,保證機體生命活動的協調統一。此外,從生理功能和
病理狀態兩個方面,重點研究髒與腑之間的關係,以探討
臟腑系統的整體調控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