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鎖

人生的枷鎖

《人生的枷鎖》是英國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15年。

該小說敘述了主人公菲利普從童年時代起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三十年的生活經歷,反映了主人公成長過程中的迷惘、挫折、痛苦、失望和探索及其所受到的身體缺陷、宗教和情慾的束縛,以及主人公最後擺脫這些枷鎖的成長曆程。作品文字通俗簡潔,含義深刻,可以說是一部呼喚人性全面徹底自由解放的宣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人生的枷鎖
  • 外文名稱:Of human bondage
  • 作品別名:人性的枷鎖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英】威廉·毛姆
  • 字數:527000
  • 首版時間:1915年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菲利普・加利生來就是跛子,自幼父母雙亡,由當漁村小牧師的叔叔照應。叔叔虛偽,菲利普童年生活很不愉快。菲利普進寄宿學校後,他的殘疾使他飽受同學的欺侮,因而不合群。叔叔告訴他,要篤信上帝。菲利普祈求上帝治好他的跛足卻毫無結果,這使他對上帝感到極大的失望。叔叔指望他上牛津進修神學,他卻堅持要去德國學習。18歲的菲利普進了海德,在那裡學習。以前他覺得不信神是莫大的罪孽,現在他看到他的一些無神論者朋友道德很高尚,因此他下決心不再信仰上帝。菲利普從德國回來後,與年齡比他大一倍的一個老處女發生了關係,因為他覺得一個20歲的人理應有點愛情經驗。但罪利普立即感到後悔,他去了倫敦,當了一年會計,又去黎學美術。由於缺少天賦和錢,兩年後他又回到倫敦,開始學醫。
不久,菲利普遇到一個漂亮、輕薄的女招待米爾德麗德,迷戀她而不能自拔。然面當他求婚時,米爾德麗德毫不客氣地說她準備嫁給另外一個人,因為菲利普錢太少。菲利普對她又愛又恨,神經差點崩潰。後來菲利普遇到一個單身女作家諾拉,她雖貧窮,長得也不好看,但開明得體,兩人成了情侶,一時菲利普感到很幸福。可不久,米爾德麗德受騙後,帶著身孕,文不名地回到了倫敦。菲利普立刻狠心地拋棄了諾拉,為米爾德麗德花了大量的錢,但她的報答是跟一個菲利普當做好朋友的男人走了。於是菲利普強迫自己加倍努力學習。在實習醫院裡他結識了一名叫索普·阿瑟爾尼的青年,與他成了好朋友。一天晚上,菲利普在街上意外地又見到米爾德麗德,她已經變成了街頭妓女。菲利普出於憐憫,把她和她的孩子安置到自己家裡。米爾德麗德設法與菲利普恢復愛情關係。但菲利普堅持與她朋友相待,最後米爾德麗德狂怒地大罵起來。她又一次離開菲利普。菲利普後來破產了,正在他挨餓時,索普一家把他接去住,還給他弄了個工作。
菲利普30歲時,叔父死了,留給他一筆錢,他這才完成醫學課程,拿到了文憑。他想去當船醫,週遊世界。可他發現索普的妹妹薩拉已經長大成人,薩拉一直暗暗地愛著他。這時菲利普突然醒悟:他一生波折,老是在期待中生活,從未有過正常生活,現在他應生活在現實中。因此他和薩拉結婚,一起到小漁村去定居。

創作背景

《人生的枷鎖》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德、意、美、日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當權者在國內殘酷地剝削壓榨工人、農民及廣大勞苦大眾;在國外,他們為了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瓜分殖民地,更加野蠻地侵略、搶占、掠奪、壓迫廣大殖民地人民。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內部,還是殖民地國家和地區的勞苦大眾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社會矛盾、國家矛盾、民族矛盾非常突出,危機四伏。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更是把發動戰爭作為轉嫁矛盾的一種手段。毛姆在《人生的枷鎖》和他在這一時期發表的其他著作也都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反映了這些矛盾。
《人生的枷鎖》《人生的枷鎖》
《人生的枷鎖》帶有自傳色彩。書中菲利普早年的不幸遭遇,大多取材於作家的人生經歷。

人物介紹

菲利普
菲利普天生跛足,出身於中產階級,十歲時成了孤兒,被送到布萊克斯泰勃與他伯父伯母一起生活。他是在浸透著宗教氣息的環境裡長大的,很早就切身體會到宗教的虛偽。等他年事稍長,有了選擇判別的能力,便自覺發出“人何必非要信奉上帝?”的吶喊,毅然與宗教決裂。早年的菲利普上過英國的寄宿學校,他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憧憬,不願為了“侍奉上帝”而虛度自己寶貴的一生。他不等畢業就斷然離開了死氣沉沉的皇家公學,並輾轉於歐陸與英倫之間,接著在倫敦被僱傭為註冊會計師,後來他只能藉助於行醫來打發自己的人生歲月。菲利普曾在法國學美術,進一步摒棄了以基督教義為基礎的道德倫理觀,但因意識到自己缺少“藝術家的氣質”時,便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繪畫,返回倫敦上醫學院,繼承了父業從醫當大夫。菲利普進倫敦聖路加醫學院學醫,愛上了愛皮西點心店的女招待米爾德麗德,為她荒廢了學業,將父親留下的一小筆遺產,耗費了許多,再加上買賣股票賠了本,一時生計無著,幸虧由朋友介紹,在一家服裝店當了個顧客招待員,才免於流落街頭。最後菲利普從米爾德麗德的枷鎖中解脫出來,擺脫了情慾的糾纏,卸卻了人生職責的重負,最後與朋友阿特爾涅的大女兒薩拉成婚。
米爾德麗德
點心店的女招待,主人公菲利普的女友。她思想平庸,生性淺薄,她嫁人是為了衣食之計。為了生活享受,她不惜付出一切。她拋棄了深深愛著她的菲利普。跟一個只知道聲色犬馬的花花公子跑了。她利用菲利普的一片痴心奪取他的錢財。最終她又被拋棄,淪為街頭的賣笑女子,“淹沒在倫敦的茫茫人海中”。米爾德麗德是作者在書中塑造的一系列灰色人物中的一個,這些人物都以貧困潦倒、沉沒淪落為最後的結局。
薩拉
菲利普經歷了種種生活磨難與波折之後遇到的一位理想愛人。薩拉的家庭背景雖然也不夠好,但是,她們整個家庭卻充滿了祥和的氣氛。菲利普在醫院實習時認識了薩拉的父親,並成為了忘年交。此後,菲利普經常到薩拉家裡做客,並認為薩拉是一個健康、仁慈且溫柔的女性。薩拉會協助母親做家務,還會像母親一樣照顧弟弟妹妹。因此,在菲利普看來,薩拉完全是一個美麗、善良且極富母性的女孩子。當她的弟妹與菲利普一起游泳的時候,她會承擔起母親的責任而催促弟妹他們注意安全等,還為菲利普送去身體的溫暖。
凱里伯母
小說中,菲利普由於父母雙亡而隨著膝下無子的伯父凱里先生一起生活。在那裡,他見到了凱里伯母,一個瘦小且乾癟的女人。她的頭髮灰白,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這種女性形象顯然說明了她在家庭生活中缺乏丈夫應有的關愛。歲月的痕跡在她身上留卜了無情的烙印。凱里伯母是一個傳統的家庭婦女形象,她有著隱忍、脆弱的性格,但是,她又對人表現出無私的大愛。雖然說她在家庭生活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但是,她並沒有能夠享受到與丈夫凱里一樣的權利。比如說,在惡劣的天氣里,凱里伯母傷寒感冒了,家裡也不會開啟大火爐來取暖,但是,凱里伯父卻可以在生病的時候用來取暖。再如,家裡有兩把椅子,一把沒有扶手的椅子是老婆椅,因為她說她不能坐太舒服的椅子,否則就會偷懶不做家務活了。這說明了她是一個極其無私的女人,甚至在這種無私奉獻中,凱里伯母失去了自我,退化到了“他者”或者“物”的地步,她變得無足輕重了。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人生的枷鎖》旨在向讀者指出;一個人一旦來到世上,就得經歷各種各樣生活的艱辛——尤其是在青年時期,就得受到種種人生的枷鎖,諸如家庭、宗教,學校,杜會、愛情(包括性愛),金錢等的束縛。小說展示的是一幅。充滿恐怖的現實世界”的晦暗西面。畫面上形形色色的人物,聽憑。命運之神”的驅使,飄忽在“茫茫無盡頭的黑暗深淵”之中。小說的基調是低沉的,結論是“生活沒有意義,死亡無足輕重。”
儘管如此,《人生的枷鎖》從其客觀效果來說仍然是積極的,因為菲利普的個人遭遇具有相當程度的社會典型意義。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陷入全面危機的時代;市場蕭條、社會動亂、戰爭一觸即發;傳統宗教、道德、文化、哲學都呈現出解體之勢;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虛假的樂觀氣氛早已蕩然無存,而這部小說所展示的正是這樣一幅“充滿恐怖的現實世界”的晦暗畫面。在這樣的畫面上,眾多的人物飄忽在“茫茫無盡頭的黑暗深淵”里,聽憑“命運之神”的驅使,“既不明其緣由,也不知會被拋向何方”。菲利普和這些人物的不同之處,在於他還想和“命運”抗爭,在於他努力想掙脫“枷鎖”。這裡,除了他與之抗爭的那些“枷鎖”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外,他本人還代表了當時一大批不願隨波逐流而又無力投身於社會改革運動的年輕人。儘管他抗爭的結果僅僅是個人的“大徹大悟”,但這“大徹大悟”本身也是對社會的一種控訴、一種否定,或者至少表達了對真實人性和完美生活的一種嚮往。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的枷鎖》不僅是現實主義的,同時還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對社會和人生作了深刻的批判。
菲利普·加利是個有思想、有個性的青年,患有先天殘疾(跛足),性格孤僻、敏感、執拗。他自幼雙親亡故,在冷漠而陌生的環境中度過童年;進寄宿學校之後,飽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殘;而當他跨入社會,又在愛情上遭到殘酷打擊。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荊棘叢生,他每跨一步,都要經受一番痛苦的折磨,並在身心上留下難以癒合的創傷。
人世間的種種苦難,正是這個千瘡百孔的社會所造成的。小說中主人公菲利普最後省悟出的人生“真諦”,實際上也就是作家自己審視了人生、社會之後所得出的結論:生活毫無意義,也不可能改變成另一個樣子。只有摒棄人生的幻想,掙脫精神上的枷鎖,才能成為無所追求、無所迷戀的自由人。顯而易見,毛姆之所以選定“人生的枷鎖”作為小說的標題,其用意也就在於此。

藝術特色

在藝術上,《人生的枷鎖》充分體現了毛姆的寫作風格。首先,小說中有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主人公的經歷雖一波三折,但寫得很集中,沒有過多的線索,讀起來就如順水行舟,一瀉千里;其次,小說中沒有抽象的心理描寫,一切都描寫得非常具體,人物的動機都是通過具體的行為舉動表現出來的,因而有相當強烈的感官效果;最後,小說的文體明白暢達、樸實無華,就如毛姆自己所說,他的小說語言“以流暢、明了、簡潔與和諧為目標”,所以無論是敘述還是對話,他都使用口語化的語彙,“看來爽目,聽來悅耳”。

作品影響

這部小說自出版以來,始終未絕版。1966年,英國批評家西里爾·柯諾利將此書列入“現代文學運動巨著一百種” ,說明它在英國文學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作品評價

美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西奧多·德萊塞:《現實主義者眼裡的〈人生的枷鎖〉》:“天才的著作”。

出版信息

中文譯本
出版年書名譯者出版社
1983年
《人生的枷鎖》
張柏然、張增建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人生的枷鎖》
徐進、雨嘉譯
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於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英國小說家。10歲時父母雙亡,由在英國任牧師的叔父撫養。後在英國接受教育。1889年他拒絕做神職人員而去了德國,接觸到叔本華哲學,立刻與之產生共鳴。1896年發表第一部小說《蘭貝斯的麗莎》,開始創作生涯。1901—1905年他在巴黎定居,開始寫劇本。三年後倫敦公演了他的4部劇作,引起轟動。一戰時他成為英國諜報人員,戰後週遊世界,蒐集素材編寫故事。二戰時他被派往美國。50年代他榮譽不斷,先後獲牛津大學名譽學位,女王授予的榮譽勳章,並當選英國皇家文學會副主席。1965年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