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播學

人物傳播學是專門研究人物傳播現象和行為及其規律的人文社會科學。 人類的傳播活動與人類的歷史一樣古老,自從人類活動的傳播活動建立以來,對傳播現象的關注和思考便沒有停止。像《史記》確立的傳記“不虛美,不隱惡”原則之前,先秦時代的史家就已經開始了人物傳播的總結研究,西方的《聖經》在編撰中有關人物傳播規範也頗有總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物傳播學
  • 屬性:學科
  • 研究:人物傳播現象和行為及其規律
  • 隸屬於:人文社會科學
簡介,人物傳播的繁榮,人物傳播的困境,日趨式,左右人物形象,人物傳播的策略,真實性,藝術性,思想性,

簡介

隨著傳統媒體的蓬勃發展和新媒體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變革,現代意義上的傳播學逐步形成於20世紀初的美國,直到20世紀末,隨著冷戰的結束,意識形態之爭退居次席,人物影響力愈發彰顯,人物傳播活動日益頻繁,人物傳播研究也逐漸深入,這一切為獨立的人物傳播學分支學科的形成提供了客觀條件,人物傳播學呼之欲出。
構建中的人物傳播學研究的內容廣泛,涵蓋了人物傳播活動的全過程和套用,如人物的人際傳播研究、典型人物報導研究、人物傳記研究、人物紀錄片研究、人物類媒介研究等。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人物傳播學主要指中國的人物傳播學。

人物傳播的繁榮

傳播的內容從來都是傳播的中心環節,根據傳播內容和目的的不同,筆者認為可以將傳播分為人物傳播、事件傳播和知識傳播。人物傳播是以人物為傳播內容和目的的一種傳播活動,事件傳播是以動態的事件為傳播內容和目的的一種傳播活動,而知識傳播則是以靜態的或固定化的知識為傳播內容和目的的一種傳播活動。儘管三種傳播在具體的傳播活動中時有交集,但這種分類還是有必要的,尤其是人物傳播的特徵明顯適合專門研究。
筆者將人物傳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古代印刷術發明之前,主要表現為人際傳播,如上古時期亦神亦人的盤古女媧、三皇五帝等神話傳說。第二個階段,是近代報刊普及之前,也主要表現在人際傳播,但包含著大眾傳播的雛形。如古代《左傳》《史記》以來的傳記人物傳播和戲曲藝術中的藝術人物傳播。第三個階段,是近代報刊尤其是廣播電視等電子媒體普及以來,主要表現為大眾傳播,但大眾傳播通過人際傳播後的效果更加明顯。
人物傳播活動在第三個階段達到繁榮,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的表現尤為明顯。
1、國內出現的人物類報刊先後有幾十種之多。早在1926年2月15日伍聯德創刊於上海的《良友》既是畫報也是一本人物雜誌,當時其發行量僅次於鄒韜奮主辦的《生活》雜誌。市場上有代表性的人物類報刊有:《人物》(1980年創刊,人民出版社主辦,國內創辦最早的人物傳記類刊物,以刊載名人傳記和當代高端人物報導為主,被譽為“當代史記”)、《名人傳記》(1985年創刊,河南文藝出版社主管主辦,打造中國首本人物傳記類文摘雜誌)、《中華兒女》(1988年7月創刊,全國青聯主辦,1994年起成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指定特許刊登領袖人物傳記的報刊之一)、《中國人物年鑑》(1989年創刊,中國文聯主管,這是我國唯一一部以年鑑形式介紹我國各方面先進人物和知名人士的活動、事跡、貢獻及生平的大型年刊)、《中華英才》(1989年10月創刊,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主管主辦,以報導具有持久影響力的人物為重點)、《炎黃春秋》(1991年創刊,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主管,以史為主的綜合性紀實月刊)、《人物周報》(2001年元旦創刊,河北省作家協會主管,國內首家人物新聞周報)、《南方人物周刊》(2004年6月創刊,南方日報報業集團主管、南方周末出品,關注那些“對中國的進步和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人、在與命運的抗爭中彰顯人類的向善力量和深遂駁雜的人性魅力的人”)、《人物匯報》(2008年10月創刊,長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打造中國人物文摘第一報)、《人物畫報》(2008年12月創刊,吉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管,講述國內外熱點人物背後的故事),影響較大的人物類報刊還有《環球人物》《新聞人物》《時代人物》《傳記文學》《中國企業家》《英才》《經理人》《商界名家》等,此外還有一份人物類報紙曇花一現,那就是2004年8月16日創刊的《時代人物周報》,主辦方為有“中國傳媒先行者”之稱的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和有價值的人在一起,彰顯人的價值”,致力於高端人物的採訪報導,但2005年12月5日突然停刊。
2、開設人物報導、訪談等欄目的報刊、廣播電視不勝枚舉,如《中國青年報》的“冰點?人物”、央視的《藝術人生》、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等。
3、人物傳播類網站也有不少,如各類人物網、名人網等;而大部分網站都開設有人物類頻道、欄目或者內容。
4、以典型人物報導為代表的人物報導和評比活動大量湧現,新近的系列報導如“時代先鋒”、“人民英模”等,評比活動如“雙百”人物評選、“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道德模範”評選等,還有大量以宣傳為目的的廣告性人物報導,以及特定時期和主題相關的普通人的故事等等。
5、各類人物傳記和以人物傳播為主的影視作品、歌舞戲曲等更是品種繁多,不論是名流還是草根,不論是英雄還是囚犯,皆可成為傳播的主角。有的人物僅傳記有幾十種甚至更多,如國內正式出版的毛澤東傳記就不下30種。
6、以人物傳播為主和相關的組織、機構越來越多,如各種名人協會、某某人研究會、傳播學會等,有些兼具人物傳播研究功能。

人物傳播的困境

由於沒有規範的人物傳播學理論支撐,儘管人物傳播活動非常繁榮,但困難和不足也很突出,本文著重談兩點。

日趨式

作為新聞傳播的一個特殊品種,典型報導起源於19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報》有關模範勞動英雄吳滿有的報導被認為是中國的首篇典型報導,它是毛澤東新聞思想的具體套用,蘇聯解體後,典型報導成為中國新聞報導的獨特樣式。
自1987年陳力丹提出“典型報導消亡論”以來,新聞界對典型報導主要有三種看法:“(1)、對典型報導充分肯定, 認為其不會消亡:典型的重要性決定了典型報導的地位和作用, 我國的社會主義媒體在典型報導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給我國的社會主義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巨大的推動力,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它都是我國報刊宣傳的一種主要形式,只能肯定,不能否定。(2)、肯定典型報導的歷史意義,但認為需要對它改革與完善:典型報導是有成績的,不能因為出了一些問題,就否定典型報導這種形式,而應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提高。典型報導‘逐步淡化論’在糾正歷史片面性的同時,又陷入了新的片面性。(3)、基本否定,認為隨著典型報導的‘逐步淡化’,它最終將走向滅亡:陳力丹認為,典型報導從19 世紀早期空想社會主義開始,到列寧復興時代以及我國當代的報刊和新時期的典型報導大都是‘失敗的’、‘短命的’或不成功的。‘一旦典型人物從半神變成人,典型報導便失去了存在的土壤’。”①
不可否認,典型報導在我國曾起到積極的作用,也湧現出了一大批耳熟能詳的典型形象,如黃繼光、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張海迪、孔繁森等等。但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化媒體的興起,黨報系統等官方媒體在普通大眾的視野中逐漸邊緣化,加之人們知識層次的不斷提高,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典型報導數量明顯下降,宣傳效果漸失,客群已經不再依賴於一個聲音的宣傳報導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究其原因,“強烈的政治性和主觀性構成了典型報導的宣傳性,同時也使典型報導中的新聞性降到了較低的程度、次要的地位。正如研究者陳力丹指出的:典型報導循著鮮明的主觀意識去發現和報導適於推動工作的典型,因而一開始就具有較強的宣傳色彩,而較少甚至沒有新聞性。”②而且在具體的典型報導實踐中,新聞記者缺乏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作風,內容失實或偏離生活,人物形象任意拔高;人物典型“高大全”,缺乏鮮明個性特色;表現手法俗套,寫作方法公式化;由於不正之風和有償新聞的存在,又容易為小利益集團所左右。因此,筆者傾向於陳力丹的“典型報導消亡論”,因為離開了特定環境和改革了的典型報導已經與其他的人物傳播類型沒有多大差異,已經沒有單獨存在的必要性,充其量只是“典型人物的人物傳播”而已。
令人擔憂的是,由於典型報導造成的積習難改,進入市場化運作的媒介在新聞人物等人物傳播過程中也不同程度存在著類似的問題,或不客觀公正,或渲染過重,或變相政績宣傳,或商業廣告傾向明顯,或侵犯著作權、名譽權現象嚴重等等。

左右人物形象

一個具體的人物,他的人物形象應該是恆定的,既不被拔高也不被貶低,“不虛美,不隱惡”,他就是生活中的他。但人物形象往往因不同的信源和噪音致使在各自的傳播過程中產生“兩極化”的結果。正如赫爾曼?赫西所說“任何事情一經大聲說出就多少有點走樣了”。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時,一張新聞圖片曾讓不少中國人淚流滿面,當時的圖解為:“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用繩子將妻子的屍體綁在背部,送她去太平間。在極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給予自己的妻子死後些許的尊嚴,這是大毀滅後存在的人性的象徵……”一時間,這個叫吳加芳的四川綿竹男子被人們稱為“地震中最有情意的丈夫”,網路里“嫁人就嫁吳加芳”的帖子也被爭相轉載,他背妻的畫面被眾多媒體稱為“一個中國農民的愛情”。但半年之後,吳加芳與相識僅僅9天的成都姑娘劉如蓉再婚的訊息傳開之後,有人祝福,有人質疑,而在一些人的眼裡,他也從一名深情的丈夫變成了喜歡作秀的偽君子,“背妻男”變成了“背棄男”。成都電視台甚至有失公允的在“真相三十分”欄目中播出一期《吳加芳,你究竟是情義男,還是絕義人》的節目,徹底顛覆了吳加芳在很多人心中留下的“情義男”形象。被媒體“玩弄”的吳加芳很“不明白”:“為什麼他們當初要把我捧上天,現在要把我摔下來。我現在只想把自己的日子過正常。”吳加芳,一直是真實的吳加芳。
從“情義男”到“薄情漢”,也許只是一次報導的距離。對吳加芳的遭遇,有媒體反思到“最情義、最感人,這些冠冕堂皇的大帽子都是我們一廂情願地加給吳加芳的。情義男抑或薄情郎?一個簡單定格的畫面,成了大眾臆想狂歡的載體。”“媒體造出的‘神像’最終是要被打破的。”也有學者反思到“現在社會上情緒化的東西到處瀰漫,與媒體輿論情緒化有一定關係。扯著嗓子喊的太多,心平氣和說話的太少。揭露問題、批評報導、輿論監督,常說要真實、客觀、公正、平衡,但大多卻是磨刀霍霍、殺氣騰騰。引導社會輿論、開展輿論監督、疏導民眾情緒,媒體責任重大。‘統一口徑’越來越少了,媒體更要學會在沒有人管教下說話;階層分化,民意沸騰,媒體更要學會儘可能理性中性地說話;媒體競爭,市場殘酷,媒體更要學會儘可能不昧著良心說話。”③
其實類似的例子很多,為了迎合客群,追求轟動,傳播者或者對虛假新聞不加核實隨意傳播,泛娛樂化,文化霸權,話語權壟斷,或者東拼西湊移花接木,或者偏離事實大肆炒作製造賣點,偏離了健康的傳播航道。這樣的報導就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系列的消極傳播效果,可能造成民眾的恐慌懼怕甚至對社會的不滿仇恨情緒,進而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工作當中。網路時代泛濫的“人肉搜尋”之所以牽連無辜惡果頻頻,追根溯源往往與媒體等傳播者的職業操守下降、社會責任感缺失、客群的非理性或畸形的宣洩傾向有關。還原真實的人物形象,媒體首當其衝。
作為人物傳播的又一主要品種,優秀的人物傳記我們不僅可以從中真實地看到傳主的人生經歷、事跡,而且還可以通過他的人生經歷記述,透視一段歷史,一個社會的面貌和世態人情的變故。“許多人物傳記之所以不真實,就在於作者主觀性太強,隨意性大。具體表現為:(一)褒獎過度,完善無缺;(二)迎合市儈,背離史實;(三)緊跟時勢,朝東暮西;(四)移花接木,牽強附會。”④2009年6月26日,美國流行音樂巨星麥可?傑克遜突然去世,當天下午現代出版社就確定了傑克遜傳記的圖書選題。一本名為《天堂里的太空步》的書,由之突擊出版——從確定選題到內容寫作再到圖書上市,用時竟然不過7天。隨後傑克遜的冬粉們發現了“奧秘”:《天堂里的太空步》原來是從網上扒來的“二手貨”。“這就是‘用做新聞的方式做圖書’?就是用‘飆車’速度寫出的書?真實性不必說了,文筆的粗糙也不必說,單是著作權和質量問題就讓人搖頭。應該問問出版社,以這樣的“飆車”速度出書欺騙讀者撈取收益,社會責任何在?”⑤一味迎合歌迷譁眾取寵之心昭然若揭,其短視真是一種悲哀。

人物傳播的策略

如何使人物傳播達到理想的效果呢?業界和學界一直以來進行著有益的實踐和探索。在此筆者只是簡單的從創作原則方面談談一些思路,希冀對大家有所裨益。

真實性

真實性是包括人物傳播在內的一切客觀存在的人類傳播的關鍵,但對真實的要求和度的把握眾說不一。是要求細節真實,歷史真實,還是藝術真實?是否允許虛構和想像?是全面的真實,還是有所保留的真實?
筆者認為,人物傳播應該儘可能的追求真實。新聞報導中的人物傳播和嚴謹的史料檔案類人物傳播資料力爭杜絕任何的虛構和想像,這是對客群的尊重和對歷史的負責;藝術化的人物傳記、紀錄片可以適當允許有藝術的想像但不可虛構,這則是為了情節的順暢和人物形象的豐滿。

藝術性

人物傳播不是瑣碎的材料、數字、符號的隨意組合,如果選擇不當,人物傳播的內容就成了一堆沒有骨頭的肉,有人的影子,但沒有人的形象,有人的骨架,但沒有人的靈魂。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提高人物傳播的藝術性,藝術性決定著人物傳播的生命力。要創新傳播模式,注意傳播材料和角度的選擇,細節和非語言符號的運用,人物傳播語言的個性化、人性化、生活化、平民化,增強人物的親和力和獨特性,增強人物傳播的感召力、感染力。

思想性

擴大人物傳播影響力的根本在於思想性。人物傳播的目的不應該僅滿足於傳播人物本身,而是是為了影響作用於社會,與時俱進,鼓勵先進,鞭撻後進,這是我們應該向“典型報導”借鑑的地方。有價值的人物傳播要承載特定的政治使命,體現積極的價值取向,堅持正確的的輿論導向,彰顯社會發展的時代精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
我們經常說的文以載道,就是說作品可以承載一定的思想,但追求的“道”也要有個度,不能以道害文,既不能一味追求思想性而違反了作品的藝術性,不然會如典型報導一樣行之不遠。也不能罔顧傳播的思想性,如頹廢、消極的文藝作品一樣缺乏社會教化功能淪為邊緣。
從人物傳播的創作原則上講,真實性、藝術性、思想性缺一不可,不可偏廢,而要提高人物傳播的質量,大眾媒介、記者、傳記作者等傳播者還應該加強學習,提高業務素質、思想水平、理論水平,努力鍛鍊和增強創作靈感,善於觀察,勤於分析,透過現象,去掌握事物內在聯繫,探求事物發展規律,加強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