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理論

人格理論

人格理論(personality theories)是指一種探討人格的結構、形成、發展和動力性的理論。包括:(1)人格由哪些部分構成,如何構成;(2)影響人格形成和發展的因素,以及在這些因素影響下所經過的階段;(3)人的行為動力是什麼,哪些因素起主導作用等。對人格進行理論探討,始於古代。古希臘希波克拉底的氣質體液說, 中國《內經》中的陰陽人格體質學說,都是代表性的記述。三國魏哲學家劉劭所寫的《人物誌》,對才能、性格加以分類,是人類史上最早系統論述人格的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格理論
  • 外文名:The personality theory
  • 作者:美國心理學家
  • 實質:常用的基本單位
創始人,人格特質理論,人性結構,人的性質,

創始人

Raymond B.Cattell:卡特爾(1905-1998),美國心理學家,最早套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對心理測驗的研究,對個體差異的測量,以及對套用心理學的倡導,有力地推進了美國心理學的機能主義運動。他編制的“16種人格因素測驗”套用十分廣泛。
1905年,雷蒙德.卡特爾出生於英格蘭斯塔福郡。
1921年,進入倫敦大學,主修物理和化學,3年後獲理學士學位,畢業後進入倫敦大學研究生院主修文學和哲學,並先後獲得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1928—1931年,在英格蘭埃克塞特大學任講師;
1932—1937年,創辦並主持了英格蘭萊斯特市心理診所。
1937年應美國著名心理生學家E·桑代克邀請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 工作一年,之後分別在克拉克大學及哈佛大學講學,
1944年以後長期供職於伊利諾斯大學。
卡特爾將人格特質區分為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指外部行為能直接觀察到的特質,表面特質不會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根源特質是內在的,決定表面特質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質,是那些穩定的,做為人格結構的基本因素的特質。根源特質需要通過嚴格的科學方法才能獲得。
卡特爾最突出的貢獻在於將因素分析的統計方法套用於人人格心理學的研究。卡特爾一共找到了16種根源特質,並編制出“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aire,簡稱16PF)。這份問卷也可以稱《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量表》或《卡特爾十六項個性因素測驗》是世界公認的最具權威的個性測驗方法,在臨床醫學中被廣泛套用於心理障礙、行為障礙、心身疾病的個性特徵的研究,對人才選拔和培養也很有參考價值。

人格特質理論

(一)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
奧爾波特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質理論。奧爾波特把特質分成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
共同特質是在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大多數人或一個群體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質。在研究人格的文化差異時,可以比較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特質。個人特質指的是個體身上所獨具的特質。個人特質又分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次要特質。首要特質是一個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質;中心特質是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的特質,每個人身上大約有5個~10箇中心特質;次要特質是個體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質,在一般情況下並不表現出來。往往只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表現出來。
(二)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卡特爾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對人格特質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基於人格特質理論的一個理論模型。模型分成四層,即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
1.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與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觀點相同。
2.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從外部行為直接可以觀察到的特質。根源特質是制約表面特質的潛在基礎,是人格的內在因素。
3.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從根源特質可以區分出這兩種特質。體質特質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決
定,如16PF中的興奮性、情緒穩定性等。環境特質由後天的環境因素決定,如16PF中的憂慮性,有恆性等。
4.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動力特質具有動力特徵,使個體朝向某一目標。包括生理驅力、態度和情操。能力特質表現在知覺和運動方面的差異,包括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氣質特質是決定一個人情緒反應速度與強度的特質。卡特爾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16種相互獨立作用的根源特質,從而編制了“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調查表”。他認為在每個人身上都具備這16種特質,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現有程度上的差異。所以可以對人格進行量化分析。
(三)現代特質理論
1.艾森克依據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這三個因素是:
(1)外傾性:表現為內、外傾向的差異;
(2)神經質:表現在情緒穩定性上的差異;
(3)精神質: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怪異等負面人格特徵上。
這三個因素上的不同程度的表現構成了千姿百態的人格特點。艾森克依據這一模型編制了艾森克人格問卷,這個量表在人格評價中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2.人格大五理論(The Big Five)
佩斯用辭彙學方法對卡特爾的特質變數進行再分析,發現五個相對穩定的人格因素。
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反映出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慧型等特質。
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顯示了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克制等特質。
外傾性(extraversion):表現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質。
宜人性(agreeableness):反映出信任、直率、利他、依從、謙虛、移情等特質。
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包括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衝動、脆弱等。
這五個特質的頭一個字母構成了“OCEAN”一詞,代表了人格的海洋。麥可雷和可斯塔編制了“大五人格因素測定量表”。這是目前套用最為廣泛的人格測定量表之一。
3.七因素模型
里根等人用不同的選詞原則,獲得了七個因素,構成了七因素模型。這七個因素是:正情緒性、負效價、正效價、負情緒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襲性。
二、類型理論
類型理論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40年代的德國,主要用來描述一類人與另一類人的心理差異,即人格類型上的差異。類型理論主要有三種:
(一)單一類型理論
單一類型是根據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來確定的。最典型的單一類型理論是T型人格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弗蘭克·法利提出來。T型人格是一種好冒險、愛刺激的人格特徵。
T型人格的細分:
根據冒險行為的性質分為:T+和T-。
T+:表示冒險行為朝向健康、積極、創造性方向。如賽車,探險等。
T+型人格根據活動特點又可分為:體格T+類型和智力T+類型。
體格T+:如運動員。
智力T+:如科學家對科學技術的探新。
T-:表示冒險行為朝向破壞性質,如酗酒、吸毒、暴力等。
(二)對立類型理論
依據某一人格特性的兩個相反方向來確定的。
福利曼和羅斯曼描述了A—B型人格類型,人們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壓力的關係時,常用到這種人格類型。
A型人格:性格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進心強,有苦幹精神,工作投入,有時間緊迫感和競爭意識,動作敏捷,說話快,生活處於緊張狀態。社會適應性差,屬於一種不安定性人格。
B型人格:性情溫和,舉止穩當,對工作和生活的滿足感強,喜歡慢節奏的生活,可以勝任需要耐心和謹慎思考的工作。
2.內—外向人格
瑞士著名人格心理學家榮格依據心理傾向來劃分人格類型,最先提出了內—外向人格類型學說。
內向:把興趣和關注點指向主體。
外向:把興趣和關注點指向外部客體。
內向人格的特點:自我剖析,做事謹慎,深思熟慮,交往面窄,有時會出現適應困難。
外向人格的特點:注重外部世界,情感外露,熱情,當機立斷,獨立自主,善於交往,行動敏捷等。
三、精神分析人格理論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論以弗洛伊德的理論為代表,他的人格理論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一)人格動力論:
人格的核心是人內在的心理事件,這些心理事件發動了行為,或構成了行為的意圖。人的行為的動機來源在於心理能量,這些能量來自先天的驅力和本能。行為的動機通常是無意識的。
(二)人格結構包括以下三個成分:
本我(id):本能需要的滿足,遵循快樂原則;
自我(ego):遵循現實原則;
超我(super ego):遵循理想原則。
本我是無意識部分,自我和超我是意識部分,屬於人格控制系統。
是指自我所運用的心理策略,以此保護自己避開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種種衝突。常見的有:
1.壓抑;2.投射;3.合理化作用;4.反向作用;5.升華;6.轉移等。
(四)人格發展觀
弗洛伊德以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性徵期以及認同、戀母情結等概念解釋個體心理發展的歷程。

人性結構

從空間的結構上講,人性的要素包含行為、形體、情感、精神、認知、目的、歷史、未來、多面和多變十個基本層面。在時間的作用下,行為決定關係,形體造就特徵,情感影響態度,精神成就氣質,認知左右能力,目的決定計畫,歷史帶來經驗,未來設定理想,從而人性的內容可以概括為行為關係、形體特徵、情感態度、精神氣質、認知能力、目的計畫、歷史經驗、未來理想、多面多維和多變多態十大類,各類之間有過渡,因而產生新的性質,總共十八大類。

人的性質

1.開放性:描述是否願意與人交往,注重和諧發展;
2.完美性:描述追求完美,重視目標計畫的程度;
3.較真性:描述對事物的鑽研和完善程度;
4.認知性:描述是否重視積累知識,包括聰明程度;
5.成就性:描述是否注重成就的程度;
6.力量性:描述是否願意支配和影響他人;
7.浪漫性:描述在浪漫程度;
8.給予性:描述是否願意給予他人,包含仁愛,慈孝,正義等;
9.活躍性:描述情緒的興奮和活躍程度;
10.形體性:描述形體特徵的狀況以及重視享受的程度;
11.疑惑性:描述是否傾向於探究他人的動機;
12.隨和性:描述和平、隨和與安靜的程度;
13.傳統性:描述對傳統的堅守程度;
14.自由性:描述重視自由的程度;
15.智慧性:描述創造能力,智慧程度;
16.想像性:描述重視想像,追求至善的程度。
17.多面性:描述性格複雜程度;
18.多變性:描述機敏的程度;
性格是人性發展的格調(級別或程度),18個人的性質,每個有4個級別,這樣共有72個性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