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格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詮釋很多現象,它是描述百態人生的寶典。例如,在一些社會熱點事件中,我們看到了不同人(群)顯露出人格特徵的差異性,關鍵時刻,盡顯人性的善與惡,展現人格的美與醜。書中的人格心理學知識會給出你很多問題的答案:
為什麼同一情境中的人會有個性差異?——人格的特質理論會幫助你分析不同人的差異特徵。
危機中人為什麼會出現死亡恐懼?——精神分析理論會告訴你死的本能。
不確定環境中人們為什麼會輕信謠言?——認知學派會為你剖析緣由。
災難時人們為什麼會出現搶購現象?——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理論會說明從眾行為的原理。
……
本書具有七個突出的特點:
啟發讀者對於人性的批判性思考。
致力於在8個基本的人格理論取向間做到一致與平衡。
將新近研究與其原初理論有機整合。
保留並擴展了文化、性別這些在同類書中常被忽視的主題。
致力於幫助讀者認識到人格與他們的人生及社會重要問題密切相關。
涉及個體差異的實踐套用,如幫助讀者理解仇恨和恐懼的來源。
通過豐富實例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圖書目錄
序
前言
作者簡介
第1章 什麼是人格 1
1.1 人格與科學 2
○人格理論從何而來 4
1.2 人格理論觀點概覽 5
1.2.1 人格心理學研究的八大取向概述 5
1.2.2 各個理論取向的人格觀點是迥然不同的嗎 6
1.3 人格心理學簡史 6
1.3.1 戲劇與自我展示 6
1.3.2 宗教 8
1.3.3 進化生物學 8
1.3.4 測評 9
1.3.5 現代理論 10
1.4 人格研究中的基本問題:潛意識、自我、獨特性、性別、環境和文化 12
○人格是一個有用的概念嗎 13
1.5 情境下的人格 13
第2章 人格測量與研究 16
2.1 測量人格 17
2.1.1 信度 18
2.1.2 結構效度 20
2.2 偏差 21
2.3 各種人格測量 23
2.3.1 自我報告測驗 24
2.3.2 Q分類測驗 25
2.3.3 他人評定 25
2.3.4 生理測量 27
2.3.5 行為觀察 28
2.3.6 訪談 29
2.3.7 表達性行為 30
2.3.8 檔案分析和傳記研究 30
2.3.9 投射測驗 32
2.3.10 人口統計學和生活方式信息 33
2.3.11 社交媒體線上網路分析和大數據 34
2.3.12 是否存在一種測量人格的最佳方法 34
2.4 哪些方法無法測量人格 35
2.5 研究設計 36
2.5.1 個案研究 36
2.5.2 相關研究 37
2.5.3 實驗研究 37
2.6 人格測驗的倫理 38
第3章 精神分析取向的人格理論 41
3.1 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 42
3.1.1 潛意識和治療技術 43
3.1.2 心理結構 44
3.2 性心理發展 46
3.2.1 口唇期 47
3.2.2 肛門期 47
3.2.3 生殖器期 48
3.2.4 潛伏期 50
3.2.5 生殖期 50
3.3 男性與女性 51
3.4 防禦機制 52
3.4.1 壓抑 53
3.4.2 反向形成 55
3.4.3 否認 57
3.4.4 投射 57
3.4.5 替代 58
3.4.6 升華 58
3.4.7 退行 59
3.4.8 合理化 60
3.5 跨文化問題 60
3.6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主要貢獻和局限 61
3.7 實驗心理學帶來的現代發展 63
3.7.1 潛意識情緒和動機 64
3.7.2 自由意志的錯覺 64
3.7.3 記憶增強 65
3.7.4 幼事遺忘 66
3.7.5 記憶 67
3.7.6 遺忘症 68
第4章 新精神分析和自我取向的人格理論 71
4.1 卡爾·榮格—自我 72
4.1.1 榮格理論的背景 72
4.1.2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73
4.2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77
4.2.1 阿德勒與弗洛伊德理論的不同點 77
4.2.2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77
4.3 卡倫·霍尼—文化和女性心理學 80
4.3.1 反對陰莖妒羨 81
4.3.2 基本焦慮 82
4.3.3 自我 82
4.3.4 神經症性的應對策略 82
4.3.5 霍尼對精神分析的貢獻 83
4.4 安娜·弗洛伊德和海因茲·哈特曼—自我論述 83
4.5 客體關係理論 84
4.5.1 瑪格麗特·馬勒的共生論述 85
4.5.2 梅蘭妮·克萊恩和海因茨·科胡特的關係論述 85
4.5.3 客體關係理論的貢獻 86
4.6 埃里克·埃里克森—人生全程的自我認同和認同危機 87
4.6.1 埃里克森生平 87
4.6.2 自我認同形成和自我危機 87
4.7 自我認同的現代理論觀點 91
4.7.1 個人和社會認同 91
4.7.2 目標和人生任務的作用 93
4.7.3 可能自我和追尋有意義的生活 93
第5章 生物學取向的人格理論 97
5.1 直接的遺傳效應 98
5.1.1 自然選擇與功能主義 98
5.1.2 安格曼綜合徵 99
5.1.3 行為基因組學 99
5.2 氣質的遺傳效應 100
5.2.1 活動性、情緒性、社交性、衝動性 101
5.2.2 艾森克的神經系統氣質模型 101
5.2.3 格雷的強化敏感性人格理論 102
5.2.4 感覺尋求與成癮傾向 102
5.3 雙生子作為數據來源 104
5.3.1 弗朗西斯·高爾頓爵士的雙生子研究 105
5.3.2 明尼蘇達大學的雙生子研究 105
5.3.3 教養及非共享環境差異 107
5.3.4 表觀遺傳學 108
5.3.5 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 109
5.4 性別認同與性取向 110
5.4.1 生殖優勢 111
5.4.2 激素與經驗 112
5.5 生物因素的調節作用 113
5.5.1 環境毒素的作用 113
5.5.2 生理疾病的作用 114
5.5.3 合法與非法藥物的作用 115
5.6 環境創設的作用 116
○向性 117
5.7 他人反應的作用 118
○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118
5.8 社會生物學 119
○灰姑娘效應 120
5.9 達爾文主義與社會達爾文主義 120
5.9.1 文化、納粹主義和“優越的種族” 121
5.9.2 人類基因組與優生學 121
第6章 行為主義與學習取向的人格理論 124
6.1 人格的經典條件反射 125
6.1.1 刺激反應的條件化 125
6.1.2 條件反射的行為模式 126
6.1.3 消退過程 126
6.1.4 神經質行為的條件化 126
6.1.5 條件反射原理套用的複雜性 126
6.2 行為主義取向的起源 127
6.2.1 拒絕內省法 127
6.2.2 恐懼條件反射和系統脫敏 128
6.3 斯金納激進的行為主義 129
6.3.1 用操作性條件反射來描述人格 131
6.3.2 強化控制 131
6.3.3 斯金納行為主義的烏托邦 132
6.4 行為主義的套用 134
○內在過程、外在因果和自由意志 134
6.5 其他學習取向的人格理論 137
6.5.1 內驅力的作用 137
6.5.2 社會學習理論:多拉德和米勒 138
6.5.3 習慣層級 138
6.5.4 驅力衝突 140
6.5.5 育兒模式和人格 140
6.5.6 現代的行為主義取向 141
6.6 評價 142
第7章 認知與社會認知取向的人格理論 144
7.1 認知取向的根源 145
7.1.1 格式塔心理學的根源 145
7.1.2 柯特·勒溫的場論 146
7.1.3 認知風格變數 146
7.2 認知與知覺機制 148
7.2.1 圖式理論 148
7.2.2 類別化 149
7.2.3 注意控制 150
7.2.4 注意的個體差異: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150
7.2.5 認知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152
7.3 人人都是科學家:喬治·凱利的個人建構理論 153
7.3.1 人人都是業餘人格理論家 153
7.3.2 角色建構庫測驗 153
7.4 社會智力 154
7.5 作為人格變數的解釋風格 155
7.5.1 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 156
7.5.2 習得性無助和習得性樂觀 157
7.6 朱利安·羅特的控制點理論 158
7.6.1 泛化期望和特定期望 158
7.6.2 強化和心理情境的作用 158
7.6.3 控制點 158
7.7 阿爾伯特·班杜拉的社會認知學習理論 159
7.7.1 自我體系 159
7.7.2 觀察學習 160
7.7.3 自我效能感 162
7.7.4 自我調節過程 164
7.8 如同計算機一樣的人 164
第8章 特質取向的人格理論 168
8.1 特質取向的歷史 169
8.1.1 榮格的內外傾理論 171
8.1.2 統計學的套用 171
8.1.3 Q數據、T數據、L數據和16 PF 171
8.2 高登·奧爾波特的特質心理學 173
8.2.1 文化的重要性 174
8.2.2 機能對等 174
8.2.3 共同特質 174
8.2.4 個人稟賦 175
8.3 當代特質取向:大五人格 176
8.3.1 大五人格模型是如何發展的 176
8.3.2 職業生涯和其他重要生活結果 179
8.3.3 五個是多還是少 181
8.3.4 艾森克的大三理論及其他 182
8.3.5 艾森克理論的證據 184
8.4 人格判斷 184
8.4.1 人格判斷的一致性 185
8.4.2 特質概念的局限性 186
8.5 類型 187
8.6 動機 187
8.6.1 動機的測量 187
8.6.2 特質的動機取向 188
8.7 表達風格 189
8.7.1 情感表達 190
8.7.2 支配性、領導力與影響力 191
8.7.3 表現力與健康 191
第9章 人本、存在和積極取向的人格理論 194
9.1 存在主義 195
○現象學觀點 196
9.2 人本主義 197
9.2.1 創造力和心流 197
9.2.2 與他人的關係定義我們的人性 197
9.3 愛是生活的核心:埃里克·弗洛姆 198
9.3.1 愛的藝術 198
9.3.2 辯證的人本主義 199
9.3.3 是否有證據支持弗洛姆的觀點,如“焦慮的時代” 199
9.4 責任:卡爾·羅傑斯 200
9.4.1 成長、內在控制和正在體驗著的人 200
9.4.2 羅傑斯治療和成為你自己 201
9.5 焦慮和恐懼 202
9.5.1 焦慮、威脅和無力 203
9.5.2 個人選擇 204
9.6 自我實現 205
9.6.1 榮格思想中關於自我實現的早期觀點 205
9.6.2 高峰體驗 205
9.6.3 自我實現的內在驅動力 206
9.6.4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 207
9.6.5 自我實現的測量 208
9.7 幸福和積極心理學 210
9.7.1 積極心理學 211
9.7.2 美國悖論和享樂適應 211
9.7.3 心盛與PERMA模型 212
9.8 對存在-人本主義取向的進一步評估 213
第10章 人-情境互動作用取向的人格理論 217
10.1 人際精神病學 218
10.1.1 人際精神病學與精神分析理論的對比 219
10.1.2 人格是一種人際交往模式 219
10.2 動機和目標 220
10.2.1 人學系統 220
10.2.2 主題 221
10.2.3 敘事取向 222
10.3 現代互動作用取向的開端 223
10.3.1 米歇爾的批評 224
10.3.2 米歇爾的理論 225
10.3.3 特質的效度 226
10.4 情境的力量 227
10.4.1 特質相關性及情境的“人格” 227
10.4.2 跨情境的平均一致性 228
10.4.3 鏡像神經元 229
10.4.4 個人與社會情境 229
10.4.5 尋找和創造情境 230
10.5 縱向研究的重要性 231
10.5.1 生命歷程取向 233
10.5.2 準備狀態 235
10.6 互動作用和發展 236
○難以預測的人類行為 237
第11章 性別差異 239
11.1 男性和女性存在差異嗎 240
○性別差異的證據 241
11.2 人格性別差異簡史 242
○19世紀的觀點 243
11.3 性別差異的生物學影響 243
11.3.1 孕期性激素對性別行為的影響 243
11.3.2 性激素在青春期及之後的影響 245
11.4 從八種理論視角看人格的性別差異 245
11.4.1 精神分析取向 246
11.4.2 新精神分析取向 247
11.4.3 生物/進化取向 248
11.4.4 行為主義取向 250
11.4.5 認知取向 250
11.4.6 特質取向 251
11.4.7 人本主義取向 253
11.4.8 互動作用取向 254
11.5 性別差異的跨文化研究 256
11.6 愛和性行為 256
第12章 壓力、調適和健康差異 259
12.1 疾病傾向人格 260
12.1.1 健康行為與健康的環境 261
12.1.2 病人角色 263
12.1.3 疾病引起的人格改變 263
12.1.4 素質-應激 264
12.1.5 人格障礙 265
12.1.6 壓力、調適和健康研究的新近發展 267
12.2 人格、冠心病傾向和其他疾病 267
12.2.1 A型行為模式和易怒的掙扎 267
12.2.2 放棄 268
12.2.3 其他疾病 269
12.3 人類白蟻 269
12.3.1 盡責性 270
12.3.2 社交性 270
12.3.3 愉悅 271
12.3.4 壓力下的“白蟻” 271
12.3.5 心理健康 272
12.4 責備受害者 272
12.5 自愈型人格 273
12.5.1 控制、投入和挑戰 273
12.5.2 信任和奉獻 274
12.6 自愈型人格的人本和存在主義觀點 275
12.6.1 成長導向 275
12.6.2 認同、道德和目標 276
12.6.3 連續感 276
第13章 文化、宗教與族群 279
13.1 群體影響 280
○文化效應 281
13.2 人格與文化研究的歷史 281
13.2.1 文化人類學的貢獻 281
13.2.2 主位研究法與客位研究法 283
13.3 團隊精神與個體主義 283
13.4 科學推斷的偏差 284
13.4.1 以族群來區分群體的缺陷 286
13.4.2 美國困境 286
13.5 宗教 287
13.6 社會經濟對人格的影響 289
○卡爾·馬克思和異化 289
13.7 語言—一種文化影響 290
13.7.1 語言和認同 290
13.7.2 通過共享語言創造文化 291
13.7.3 語言作為政治 291
13.7.4 語言和思想 291
13.7.5 雙語者 292
13.7.6 語言和社會互動 293
13.7.7 性別和語言 293
13.8 文化和測驗 294
13.8.1 文化無關和文化公平測驗 294
13.8.2 刻板印象威脅 295
13.9 人格與文化的通用模型 296
13.9.1 將文化融入人格理論 297
13.9.2 文化和人性 298
13.9.3 文化和理論 300
13.10 近來的研究方向 300
13.10.1 情境誘發文化差異 300
13.10.2 族群社會化 301
第14章 愛與恨 303
14.1 仇恨人格 304
14.1.1 仇恨的生物學解釋 304
14.1.2 仇恨的精神分析觀點 307
14.1.3 仇恨的新精神分析觀點 307
14.1.4 仇恨和威權主義 309
14.1.5 仇恨的人本主義觀點 310
14.1.6 仇恨特質 311
14.1.7 仇恨的認知觀點 311
14.1.8 仇恨的學習理論 312
14.1.9 仇恨的文化差異 313
14.2 仇恨的評估 313
14.3 愛的人格 314
14.3.1 愛的精神分析解釋 315
14.3.2 愛的新精神分析解釋 316
14.3.3 愛的認知觀點 316
14.3.4 愛的人本-存在主義觀點 316
14.3.5 愛的文化差異 318
14.3.6 特質與互動作用的觀點 318
14.4 愛的歧途 319
第15章 人格何處尋 322
15.1 人格的美麗新世界 323
15.1.1 藥物與人格設計 323
15.1.2 烏托邦世界與獎懲的濫用 324
15.1.3 基因超人 324
15.1.4 我可以改變自己的人格嗎 325
15.1.5 人格心理學的一些套用 326
15.2 再次審視人格研究的八種理論取向 326
15.2.1 哪種觀點是正確的 328
15.2.2 只有這八種取向嗎 328
15.2.3 這些取向可以合併嗎 328
術語表 330
參考文獻一
作者簡介
霍華德·S. 弗里德曼(Howard S. Friedman)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傑出的心理學教授,研究領域是人格與健康。弗里德曼博士曾榮獲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優秀教學獎,2000年榮獲美國西部心理學會(WPA)授予的“傑出教師獎”。他還獲得了“伊莉莎白·赫洛克·貝克曼獎”,該獎項表彰那些激勵學生使社會發生改變的人。他於2007—2008年榮獲了美國心理科學協會(APS)頒發的 “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獎”,該獎項表彰那些在套用心理學研究領域做出終身傑出貢獻的心理學家。弗里德曼博士是美國科學促進學會(AAAS)和行為醫學研究學會(ABMR)的會員,同時也是《心理健康百科》(Encyclopedia of Mental Health)的主編。弗里德曼博士還是耶魯大學的榮譽畢業生,並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米利亞姆·W. 舒斯塔克(Miriam W. Schustack)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聖馬科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研究領域是個體差異和計算機在學習中的使用。她曾作為學術評議會主席和代理院長於美國教育委員會工作。舒斯塔克博士曾參與和領導了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聖馬科斯分校的榮譽課程(CSUSM’s Honors Program),並參與建立和推廣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她曾任教於哈佛大學,並榮獲普林斯頓大學的榮譽畢業生稱號,分別在耶魯大學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審 校
許 燕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人格心理學30餘年。主要專業研究領域: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心理諮詢與心理測評。出版《人格心理學》《人格謎題》《人格解碼》《實用心理學》《壓力管理策略》《心理諮詢與治療》《讓孩子人格出眾》等教材與著作30餘部,發表論文260餘篇,是心理學界享有盛譽的著名心理學家。
譯 者
王 芳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擔任亞洲社會心理學會秘書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亞洲社會心理學雜誌》(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