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名家評傳:普魯斯特評傳》是2014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亞當·瓦特 (Adam Watt)。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文名家評傳:普魯斯特評傳
- 作者:亞當·瓦特 (Adam Watt)
- 譯者:辛苒
-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1日
- 頁數:213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40771683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亞當·瓦特以克制、機智、幽默的筆調,將普魯斯特複雜的個性和多面的才華悉數展現;他對法文的熟練掌握讓他的分析顯得駕輕就熟,對海量普魯斯特書信和相關文獻的紮實梳理也顯示出一流學者的功力。
一小塊瑪德萊娜點心所引發的是一段已經成為文學傳奇的記憶橋樑,它所通向的是全人類的精神原鄉;這是一塊屬於普魯斯特的人生魔鏡,但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悲與歡、死與苦,無論歷史、無論未來。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法國現代作家,仍然牢牢吸引著全世界批評家和讀者的關注,他的生活、品位、疾病乃至性取向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本書以普魯斯特的書信、作品和同時代人的評述為基礎,為這位“巴黎最捉摸不透的男人”繪製了一幅恰如其分的肖像。作者亞當·瓦特不僅揭示了普魯斯特的早年生活對其藝術創作的重要影響,還全方位地描繪了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的馬拉松式創作與出版,以及與之相伴的普魯斯特與多種疾病的不息搏鬥。作為一部優秀的作家評傳,本書成功地將生平記述和作品評論交融在一起,並體現出當今普魯斯特研究的最新成果。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醫生,治好你的兒子
第二章缺席的哮喘患者/軍人馬塞爾
第三章大學生,批評家,鬥士
第四章知識分子,譯者,送葬人
第五章開始與結尾
第六章《在斯萬家那邊》出版,阿爾弗雷德“消失”
第七章世界大戰
第八章讚譽與隕落
文本與縮寫說明
參考書目
致謝
作者簡介
亞當·瓦特是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法文副教授、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當代文本與手稿研究所普魯斯特分組的成員。已經出版《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2009)和《劍橋指南叢書 普魯斯特卷》(2011)等
譯者辛苒,女,201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主攻法國文學
序言
1908年,一位37歲的虛弱病人正處於緊張的創作時期。他久居內室,雙親離世,飲食沒有規律,依靠咖啡因和其他興奮劑維持著奇怪且孤僻的作息習慣,追尋著筆耕不輟的意義。他寫道,“工作——這種追尋的過程其樂無窮”。。雖然因為不拋頭露面而對外人顯得頗為神秘,但這種生活方式卻讓馬塞爾·普魯斯特(187l一1922)樂在其中,他將為這一回報豐厚卻又代價慘重的追求奉獻餘生。當小說的雛形尚處於他的頭腦和筆記本里時,寫作已被他視為一種“追尋”,一種以快樂為核心的探索活動。這並非一項枯燥的、純知識性的事業,而是廣泛地探求我們從與環境、同伴乃至整個世界的感官聯繫中所獲得的財富。普魯斯特堅持在寫作中運用感官形象(我們將在他的小說中發現大量例子),在整部小說賴以成形的筆記里,他簡潔而優美地寫道,幸福“只是琴弦最細微的觸碰所發出的顫音,一道陽光足以使其歌唱”。
對這一意象的憧憬與欣喜,支撐著普魯斯特度過創作《追憶似水年華》的那些年——從1908年直至1922年去世。幾乎整個成年階段,普魯斯特都在與其內心的一種病態做著掙扎,他始終在猜測著與世隔絕的病房之外有一個極可愛的世界,而自己卻不得而入。但是普魯斯特的生活里絕不只有隱居、藥物和自憐。他的創作生活大部分是孤獨、缺乏光照且呼吸困難的,然而這些臥床捉筆的歲月,因其少年和青年時期的旅行、友誼和愛情,因其經歷了巴黎的美好年代,因其在晚宴、劇場和歌劇院度過的時光而豐富多彩。由於其出色的轉化能力,他創造了一部廣受讚譽的藝術作品,其中人物眾多且階層井然,色調明麗且充盈著音弦的顫動,引人歌唱。《追憶似水年華》得以卓爾不群,除了其厚重而結構精巧的內容,還在於耦合聚攏這一宏偉建築的第一人稱敘述者。普魯斯特根據自己的經歷構建了這一人物,融入了自己的熱情、失落與轉瞬即逝的快樂,以及對自我的反思。但他不是普魯斯特:他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形象。
普魯斯特擁有出色且精確的文化標尺,他總能敏銳而精細地察覺並審視時代的藝術潮流和先鋒運動。在童年的夏日和那些就讀巴黎孔多塞中學的時間裡,他大量地閱讀書籍,在其日後隱居的創作生活中,這是取之不盡的滋養。時代的發明讓他得以不與外界脫節:電報和電話(通常是由他人以他的名義在詳盡細緻的指導下操作)連線起他和世界;電話戲劇則將巴黎歌劇院和劇場裡實時上演的劇目帶到他的床邊。青年普魯斯特還是一個興奮的乘車者,搭乘著飛馳的汽車穿行在諾曼第夏日的鄉間,從完全隔世的內室駛入互相勾連的人間。在世紀更替後不久、父母辭世以前,普魯斯特四處遠遊。在荷蘭和比利時,他的藝術之旅讓他從古代藝術大師那兒得到啟發。威尼斯的石頭和水道在作家的腦海里留下了揮之不去的記憶。在後來的人生里,他卻謝絕了去倫敦的邀請——這位喬治·艾略特、哈代、斯蒂文森和羅斯金的讀者從未踏足英國的土地。
在通常的觀念里,普魯斯特被視為一位晦澀難懂的作家,高雅文化的偶像。他被禁錮在一套安逸的陳詞濫調里:一口浸了茶的蛋糕意外引來了一場潮湧般的回憶——可大多數人哪怕連描述這一場景的那幾頁文字都沒有讀過,更別說之後的幾卷書了。然而,如果我們幾個星期、幾個月地繼續讀下去,我們將在往日的迴響、期待、重複與重演中,獲得自己關於重現時光的感覺。普魯斯特的大膽實驗向我們展示了一位想寫書而不能寫的人的生活,展示了創作之路中那些難以避免的障礙物:欲望、虛榮、嫉妒、拖延、疾病和自我懷疑。當我們再接著往下讀,越過這位嚮導的肩膀望去,聽著他時而狂熱時而激烈的想法時,我們將與這位出類拔萃的智者、這位對人類及其所有弱點洞察於心的見證者越來越親密。我們與普魯斯特的敘述者一同生活,沉浸在他的世界裡。在小說的結尾,當他如艾略特筆下的普魯弗洛克一樣,看到“(他)偉大的時刻閃爍”,看到“永恆的男僕拿著(他的)外套,竊笑著”,他自然會感到害怕;然而他同樣堅信,他所經歷的生活為他必須現在著手撰寫的書提供了原材料。
普魯斯特的生活歷經了激烈的社會和文化變遷。普魯斯特如此豐富(不論從其攝取咖啡因、書信寫作還是手稿添補的數量來說),為他及其作品寫一部小書是個很大的挑戰。我從讓一伊夫·塔迪埃(Jean.YvesTadie)和威廉姆·C.卡特(williamC.carter)的權威傳記里獲益良多,同樣還需感謝菲利普·科爾布(PhilipKolb)和吉川一義(KazuyoshiYoshikawa)的研究,以及普魯斯特長達21卷《通信集》的每一位編輯,還有其中珍貴索引的編者。有賴於以上及其他著述,本書作者才得以試圖去講述一個極其獨特的人的生活,以及他如何創作出了這部列入20世紀最重要文學作品的著作。以批評的眼光來看普魯斯特的生活——他的愛情、疑惑和痛苦,他堅定、深刻、富於創造性的思考——是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普魯斯特創作的土壤。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讀者將注意力轉到這部偉大的作品本身,這也是普魯斯特所曾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