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和機器

《人性和機器》是費孝通所著作品,出自於《費孝通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人性和機器
  • 作者:費孝通
  • 作品出處:費孝通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國手工業的前途
費孝通
討論和設計中國戰後經濟建設的朋友們中間有不少心目中似乎只有“英美式呢還是蘇聯式”這一個簡單的課題。這課題背後有一個極不合常識的假定,那就是中國好比一張白紙,要染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我們說這假定是不合常識,因為中國並不是一張白紙,是一件極簡單而容易明白的事實。我們過去40年曾用了同樣性質的課題來對付我們的政治建設,結果,內閣不像內閣,議會不像議會,委員制不像委員制;說是民主,使人臉紅;說是獨裁,似乎又不到家。其實中國人民對於權力,對於法律,對於人情等等都有根深蒂固的傳統態度。若是不從傳統中求了解,求批評,求改造,名目愈多,視聽愈亂,步驟也愈不一致,結果似乎有一錯皆錯,全局不是的形勢。經濟建設何嘗不是如此。在我們報紙雜誌上新的名詞不算少了,各國的情形介紹得夠我們眼紅。從好處看,不論英美、蘇聯,即是丹麥、瑞典都有值得我們羨慕的地方。若是我們心裡存了在百貨商店裡採辦年貨時的心情去挑選,結果大概只有依各人的脾氣和機會去決定他的取捨了。其實每一個國家的經濟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天下並不會有太合理想的事實。可是長處也好,短處也好,都有著歷史的根蒂。我們並不是說,別國的長處不易學,而是說學得成學不成有一大部分還要看我們自己歷史裡所滋長出來的傳統。若是心存抄襲的,結果必然是忽略了雙方的歷史背景,畫虎成狗。因之,我們對目前討論戰後經濟計畫的朋友們,眼睛太向外看,不免覺得是個很危險的趨勢了。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2005),江蘇省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人。193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後,至清華大學研究院社會學部隨俄裔人類學家史祿國學習體質人類學,1935年獲碩士學位。1936年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隨波裔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學習社會人類學,1938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雲南大學、西南聯大、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學院教授。1978年調至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任副所長。從1979年開始主持中國社會學的重建工作,翌年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1985年創辦北京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並任所長。費孝通在農村社會經濟、中國社會結構、民主政治、小城鎮建設等方面著述豐厚,影響巨大;他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曾擔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重要職務。編者簡介呂文浩,1971年生,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近代社會學史、社會思想史、社會文化史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