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崖廟梁,該地名以地形命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崖廟梁
- 所在區域:山西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Rényámiàoliáng
人崖廟梁,該地名以地形命名的地名。
人崖廟梁,該地名以地形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因此地有一山崖形似人且山崖上有一廟宇,得名人崖廟梁。歷史沿革1949年隸屬盂縣七區;1953年隸屬於侯黨鄉;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撤銷鄉建制,隸屬宏偉人民公社;1961年隸屬南...
白于山南北兩坡很不對稱,北坡短,多土崖峭壁,南坡長,波浪式向南逐漸下降,多緩斜梁墹及殘塬地。白于山梁長溝深,相對切割深度300-400米,溝谷底部呈“V”形,谷坡坡度45-75度,上部較闊,谷坡坡度25-45度,狀似喇叭。由主梁分出的次一級長梁分別向東、南、北等方向延伸,階梯式逐級由海拔1800米降到1500米左右,成...
貫草梁,在老爺嶺東,海拔1600米。古稱鴻鴇嶺,又名官道梁。九龍寨,在大小香山之間,海拔1353米。山有九峰,又有九泉,苻秦時魏王姚襄屯兵於此。天活堡,在香山西南,海拔1554米。四面懸崖絕壁,金戧陝西行省李興,曾勒兵抗元軍於此,今名天華堡。箭穿崖,在照金鎮繡房溝東,海拔1626米。崖上有孔,傳為後...
該區在海拔1300~3000米之間,北坡大體從劉家崖到放羊寺,南坡從黃柏塬到三清池,屬石質中山區。大殿以下為深切谷地,溝谷斷石呈“V”型,谷間山樑陡峭,多呈鋸齒狀。大殿以上石峰林立,山石崢嶸,巨石嶙峋,千姿百態。大殿至斗母宮一帶層巒疊翠,勢若屏風。大殿之東北樑上的麥垛石甚為奇特。斗母宮附近的花崗...
金雞廟梁,在縣城東北20公里的麻家台鄉境內。因山上有金雞廟而得名,主峰海拔1344米。北入甘肅省靈台縣境,南入千陽縣境,全梁長約20公里,最高峰為朱家屯子,海拔1446米。麟遊縣境內主要山峰有:馬家堡峰,老爺嶺紅煞殿梁支脈。位於兩亭鎮西,山峰崛起,狀若天柱,山頂有介子推廟,今圯。峰東即兩亭河,...
麥垛山 又名石垛子,位於大寺南部1公里的石廟梁,因山形狀似麥垛而得名。觀音山 雲崖寺四台之東台,山勢雄險,仰視如雄獅蹲狀,俯視若丹鳳展翅。聚仙橋位於雲崖寺以南1公里的大石莊溝口,修建於2008年,為森林公園內一仿木建築景點。南天門 又名石門子,位於大寺以東2公里的油簍子罐,兩山對峙,中間形成一個上下...
廟宇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miào yǔ。意思是供奉神佛或歷史上名人的處所。一指祠廟;二指寺廟。《鄉土瑰寶》廟宇冊中介紹了中國鄉土建築中占有較重要地位的廟宇的特點、形制、建造及其公共功能,陳志華教授在“中國的泛神崇拜與廟宇”中對中國民間宗教的歷史和性質有精彩的論述。引證解釋 1. 廟。指祠廟。2. 廟。
五個廟石窟,位於甘肅省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縣城西北20千米黨河水沖刷形成的高約30米的砂崖上,最早的石窟建於北朝晚期。五個廟石窟是古代瓜、沙地區(今瓜州、敦煌地區)以敦煌莫高窟為中心的外圍中、小石窟之一,現存洞窟19個,唯有中間5窟可以登臨。現存有壁畫的洞窟共6個,其中位於西區4個,東區2個。石窟內...
又名石垛子,位於大寺南部1公里的石廟梁,因山形狀似麥垛而得名。觀音山 雲崖寺四台之東台,山勢雄險,仰視如雄獅蹲狀,俯視若丹鳳展翅。聚仙橋 位於雲崖寺以南1公里的大石莊溝口,修建於2008年,為森林公園內一仿木建築景點。南天門 又名石門子,位於大寺以東2公里的油簍子罐,兩山對峙,中間形成一個上下齊寬...
有4條:從縣城起南經程洛、往東經老虎梁、(有店)薛家坪(有店)、陰涼溝、集義(有店)、獨泉至韓城界;從甘草往東,經官莊村(有店)、賀家嶺、上崾嶮、賀家河、南卜頭、打虎廟(有店)、碾子溝(有店)、石家河灘(有店)、獨泉至韓城;從秋林往東,經看花園、崖底(有店)、桃花溝、孔崖察、...
幽窟飛石:即飛石窟,位於姑嫂崖北端,為一天然大石窟。據記載,4000多年前,舜帝北巡,至恆山腳下,忽有一石從恆山飛來,墜於帝前,帝遂起名為“安王石”。五年後,帝又北巡,至曲陽被大雪阻路,便望祀北嶽,此靈石又東飛到曲陽。飛石窟內東岩龕下建有北嶽寢宮和后土夫人廟,南岩龕內建有二層梳妝樓等,...
等到第四天的時候,滿天的雲霧突然消散了。人們驚奇地發現,在突兀的望石山上建起了一座新廟:碧瓦紅檐,雕樑畫棟,新廟緊挨在石崖邊,險峻異常,數百登台階從崖邊垂下來。從此,褚遂良就一直在廟這裡修道,繪製壁畫,交往僧道。他死後,人們就稱他為望石老爺,在廟中為他塑了神像,又在崖頂立了四座碑,沿...
村人在龍王橋北築壩成湖以後,又在壩的東南側鑿出水道,讓漫溢的湖水經龍王廟東側落入深峽,龍潭瀑布因此改變了位置。新的瀑布比原來的自然形成的瀑布落差更大,更為壯觀,水聲如雷,水霧蒸騰,是遊人必看的景點。試膽石 沿峽谷西邊的旅遊步道,行至盡頭,到達峽邊崖頂,有一個長約7米、寬約5米的磐石平台,狀...
除方廣洞天108景外,還有羅漢岩、聽泉崖、誦經岩、飛涌崖、九天岩、一線岩、應真岩、小方廣、一指石等都自成小景。“石室雲開見大地山河三千世界,水簾風卷露半天樓閣十二欄桿”歷代名句佳聯不少。“寺憑松作徑,天設石為門”。沿古道石階一千四百多級一小時可抵方廣岩,沿途古松146棵,曲折盤旋,俯視如青龍臥於...
扇子崖廟 在山口前有扇子崖廟,明代王無欲創建。原有石廟,名為無梁殿,祀玉皇大帝,後來坍毀。民國年間道士梁鴻峻重修,1995年迎勝村又進行了重修,並且重塑了神像。東院內有正殿三間,無梁殿與拜棚相連,供奉著元始天尊及眾天神;殿前有平台,台上設石桌、石凳。西行穿越過廳是西院,自東而西有聖賢洞、地母...
廟內古檜參天,碑碣林立,有宋碑三塊,一為“宋四帝御押”、一為劉支離“龍虎符”、一為宋李桓“小蓬瀛亭記”(巳毀)。山下有名泉二,一名柳林泉、一名支離泉,雖大旱不竭,今則涸矣,跡已無存。在清初,通判齊登輔有善政,、並有修橋功,在永濟橋東首,地方為之建祠,名齊公祠,祠後石崖刻有“拙...
正殿:依崖而建,總建築面積約700平方米,木石結構,七重飛檐歇山頂,翼角均施吻,中飾寶瓶,抬梁式梁架,七架椽屋四椽袱前乳袱牽後接石壁,用三柱,面闊三間17.6米,進深8米,通高9米,踏通16級,素麵台基,高1.7米。廂房:木石結構,硬山式項,穿逗式梁架,六柱四穿,面闊五間17米,進深一間4米,...
原來,據說約在4000餘年前,舜帝北巡渾源恆山時,突有巨石破崖飛出,這也就是渾源恆山所謂“飛石窟”的來歷。又據說到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時,渾源恆山那塊飛石忽然又飛降於河北曲陽。所以建築規模宏大的曲陽北嶽廟中又專有一座“飛石殿”。只可惜此飛石殿在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竟被大火燒毀。清順治...
有南詔異牟尋元封元年鐫刻的摩崖大「壽」字;有明代李元陽草書《吟石崖詩》一首∶「鐵筆蜷然擁紺宮,曲崖石蹬穿玲瓏。何年脫下蒼龍骨,至今鱗甲生秋風。」清康熙年間,雲南總督范承勛題「衲霞屏」三字於石壁上;巡撫王繼文摩崖草書七絕一首∶「湖光山翠佛衣來,千仞雲根老碧苔。倚徒孤亭遲月上,神龍忽擁夜...
攝身崖 在金頂臥雲庵的東面,有一懸空600多米的斷崖,雄險奇偉,為全山第一巨岩,名攝身崖。此處可以看“佛光”“佛燈”,又叫睹光台。遺存文物 大雄寶殿中供奉著銅質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內還有銅磐、銅鐘等法器以及銅鑄像、銅普賢像等佛教文物。華藏寺內文物薈萃,金殿與銅殿凸顯出金頂厚重的佛教歷史...
終於,推讓之間,泉水乾枯,半碗水更是早已蒸發得無影無終,二人終於渴死在這石崖下,她們的魂魄凝冤不散,被天神張天師帶至玉帝處,玉帝為二人賢孝互敬之風所感動,命神工將其二人遺體化為石像,高懸於石崖之上,便是這“婆媳石”,又命黃龍鑿通黃龍池水由石崖滲出,便是今天人稱的“義泉”。嫘祖文化 《...
初入山有道名步雲路,行數里有翠雲亭,上亭坡名望仙嶺,東半崖有集仙洞,西面有德真洞、還元洞、白龍洞等,西北有金龍洞(龍王廟,稱總真觀),洞外有寺。《枕中書》所記北嶽觀,酈道元《水經注》稱恆山下廟,此處舊有下階神殿。漢末喪亂,山道不通,晉、魏改有東西二廟(東廟即今曲陽城之北嶽廟,西廟即...
有媧皇擱、梳妝檯、迎爽樓、鐘樓、鼓樓、山門、牌坊、皮瘍廟、功德祠、水池房等建築群組成。還有磨崖刻經等古蹟。媧皇閣坐北朝南,背靠斷壁,是媧皇宮的主體建築,它高達23米,是四層樓式結構,有琉璃瓦頂,依山勢而建,結構非常奇妙。二至四層的三面有走廊。背靠山崖處有8根鐵索,將樓閣縛在絕壁峭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