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好學是一篇古文,出自《顧炎武·清朝藝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亭林好學
- 出處:《顧炎武·清朝藝苑》
- 性質:散文
- 作者:顧炎武
原文,註解,翻譯,出處,問題解答,格言諺語,
原文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則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偶邊塞亭障,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咨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馬上無事,輒據鞍默誦諸經註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谷,亦無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
註解
釋:放下
詣:往,到
咨:詢問
或:有時
莫:沒有
亭林:即顧炎武,字亭林,明末清初著名學者
羸:瘦弱
亭障:崗亭,堡壘
註疏:對經典的注釋
淵涵博大:博大精深
翻譯
顧炎武先生從小到老都手都沒放下過書 出門就帶一兩匹瘦弱的馬捆著書隨身.有時候到了邊塞亭障,就找老兵到路邊的小酒店一起暢飲.詢問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寫在紙上詳細的記下來,一定到沒有任何疑惑的程度為止.坐在馬上空閒的時候,就跨著馬鞍默默背誦四書五經等經典和對它們的注釋文.即使遇到親朋好友也不認識,有的時候因此掉到山谷中,也不後悔.認真仔細到這個程度,他的學問博大精深,沒有能與他相比的.
出處
《亭林好學》選自《顧炎武·清朝藝苑》
文章主要表現了顧炎武勤奮、嚴謹、專注的特點,並寫了顧炎武讀書,考察的內容。
顧炎武(1613—1682)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後,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俑,學者尊稱為亭林先生。漢族,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屬江蘇)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諸生,青年時發憤為經世致用之學,並參加崑山抗清義軍,敗,幸而得脫。後漫遊南北,屢謁明陵,卒於曲沃。康熙間被舉鴻博,堅拒不就。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為一。著作繁多,以畢生心力所著為《日知錄》,另有《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問題解答
1.這段文字主要表現了顧炎武的哪些特點?
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無階級壁壘,一視同仁。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實事求是,有過必改。馬上無事,輒據鞍默誦諸經註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谷,亦無悔也。 ——珍惜時間
2.顧炎武與老兵 對坐痛飲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了解一些他不是很清楚的東西。
3.中心?
這段文字主要表現了顧炎武勤奮、嚴謹、專注的特點
格言諺語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