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心安理得

《享受心安理得》是二期課改教材五年級第二學期中的一課,它處於第五單元第三篇,這個單元是要求學生運用默讀的方式,邊讀邊想,體會文中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知道:與美德結伴,和文明同行,會使自己成為一個受人尊敬、受人歡迎的人,明白“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等道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享受心安理得
  • 外文名:Enjoy the feel at ease and justified
  • 出處:滬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教材
  • 文章主旨: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教材分析,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後反思,

教材分析

這一課講述了我在歐洲所見到、感受到的人們之間隨時隨地為別人著想,享受他人給自己帶來的好處,享受得心安理得三件事,從中明白要有付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是接受,為了享受心安理得就要付出。

教學設計

考慮到學生目前還處於老教材的學習狀態,學習本課與新教材體系的關聯並不是十分密切,所以教學構想從以下三個版塊來展開:
1、以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聽、說訓練讓學生了解課文第一件事的內容,理解一對年逾八旬的老人和街坊鄰里之間的付出與得到,初步感知“心安理得”,從而引出課題,進入課文的學習。
2、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開展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及自主探究的精神。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自選課文中的一件事,深入學習,以“他們心安理得嗎?”為研究突破口,既牢牢扣住題眼,又以此為課文深入的理解
做好鋪墊,使學生能感悟文章的中心。
3、在理解事件的基礎上,通過讀議中心句,領悟中心。再聯繫學校獻愛心活動,結合自身的感受進行說話訓練,進一步領會作者的思想意圖,從而起到實踐指導作用,使學生能學會為他人著想,學會付出,享受心安理得,體驗奉獻的快樂。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課文中講述的三個故事的內容,理解“心安理得”的含義。
2、小組合作學習, 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能根據中心句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3、結合自身實際,說說學習文章後的感受,明白“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正確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心安理得”的含義 。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激趣入文
1、上課之前,老師請大家聽一個故事,仔細聽,想想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聽錄音後,出示填空練習:
在法國東南部一個叫“愛歸里”的小鎮上,一對年逾八旬的老人,每天清晨
,而街坊鄰里也時常 。
學生交流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3、出示句子:在這中間,付出或得到的雙方都顯得那樣心安理得。
雙方分別指的是誰?
他們的付出與得到分別是什麼?打開書認真讀讀課文第一節,
想想,交流
板書:心安理得 理解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們都有付出,所以得到時都那么心安理得)
中間補充:
作者在當時得到一大捧鮮花覺得心安理得嗎?(在當時覺得有些意外,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做。)
齊讀句子
4、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板書課題,朗讀
二、合作學習 感悟中心
1、課文給我們講述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之外,又給大家講述了另外兩件事,也是很耐人尋味。接下去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選取你們感興趣的一件事,仔細讀讀,要求:(出示)
認真讀課文,找找這件事中每人的付出和得到是什麼?
他們心安理得嗎?
板書: 付出 得到
2、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3、集中交流
預設:
第二件事:
★ 抓住學生對前房客行為的質疑,進行說話練習:
如果是你在異國他鄉,舉目無親的情況下,看到這張紙條,會怎樣想?
出示:
如果我在異國他鄉,舉目無親,困難時看到這張紙條,心想:
想想、說說
★緊扣“遺憾”一詞進行討論
作者遺憾什麼?怎么彌補的?
在這件事情中,我覺得心安理得嗎?
(從遺憾到彌補的過程也就是從開始的不安到心安)
朗讀句子:我覺得只有這樣做,才能彌補那年暑假裡留給我的遺憾。
第三件事:
“我望著他們的背影,心裡好一陣感動”
討論:
我感動什麼?“有沒有必要留雨具?”
在這件事情中,我覺得心安理得嗎?(心安理得了)
為什麼?(這次是作者自覺的行為)
朗讀句子
三、深化主題 領悟中心
1、我遇到的三件事,從意外到遺憾到感動,由得到的不安到付出的心安,從作者的三次體會中,我們了解到了什麼?
怎樣才能真正做到享受心安理得?
2、出示最後一節,齊讀
理解:隨時隨地 毫無愧色
交流:這句話你讀懂了什麼?
明確:
要有付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
心安理得是接受,為了享受心安理得就要付出。
3、讀中心句,體會含義。
交流感受
4、像這樣的行為已經在歐洲一些國家達成了共識,作者也深受感動,並且也達成了這樣的共識。今天我們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學校前段時間舉行的“學會感恩,愛心義賣”活動。(出示有關的畫面)
播放《愛的奉獻》,觀看義賣活動。
5、出示說話練習:
在愛心義賣活動中,我
,覺得心安理得。
6、 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享受心安理得》,作者把“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要有付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這種精神帶給了我們,但願我們能把這種共識帶回家裡,也帶到社會中去,這樣我們會生活得很快樂。
四、 板書設計
享受心安理得
付出 得到

教後反思

整堂課的教學,由於課前的精心準備,對文本的把握較到位,所以使學生很好地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明白作者的意圖,懂得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道理。
教學中最大的亮點是說話訓練,尤其是在領會了課文中心之後,緊密結合學校的愛心義賣活動,請學生說說自己在活動中是怎么想、怎么做,從而感到心安理得的。這個設計將學生親身的感受和體驗融入到課文的學習中,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心的理解。雖然學生說得不夠流利、完整,不能完全將心中的所感全部呈現出,但至少促使他們回想活動的意義,可能從活動初的懵懵懂懂,無知無覺到學習課文後開始感知付出和得到是同等的快樂,幫助他人同樣是快樂的,慢慢地使學生能學會隨時隨地為他人著想,學會付出,享受心安理得,體驗奉獻的快樂,從而起到實踐指導作用。我想這才是學習本課真正目的所在。
其次,本課的教學始終抓住題眼“心安理得”進行,明白作者在經歷的三件事中的心理歷程。圍繞“每人的付出和得到是什麼?他們心安理得嗎?”
的問題展開,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使學生了解了作者由起初得到鮮花時驚愕、意外,到得到前房客的幫助後因無法說謝謝而感到遺憾,並也學著他的樣子為以後的房客提供方便來彌補遺憾,再接著看著登山後的夫婦自然將竹製手杖留下給後來的登山者,自己也自覺地將雨衣抖乾、疊好留給後來者,這一系列的舉動展現了作者由得到時不安到付出時心安的極大轉變。通過圍繞“心安理得”的話題討論,使學生認識到“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要有付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像這樣的行為已經在歐洲一些國家達成了共識,也使學生產生這樣的意識,學著做,同時也解決了對課題的理解。
整體來說,課堂效果不錯,如果學生能更大膽些、積極些,課堂研討的氛圍再濃厚些,那整堂課的教學將更精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