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及房產商
作為進入上海最早的專業建築師之一,年輕的
雷士德服務於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負責租界的城市規劃和建設監督。
1860年代恰逢
上海租界第一個經濟成長和市政發展的高峰期。1860年至1862年,由於
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帶兵東進,中國傳統上最繁榮富裕的一批城市──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松江、湖州、嘉興、杭州、寧波,幾乎在轉眼之間全都落入太平軍之手,一時引起空前的難民潮。原因很清楚:這些地方的財富本來就是掠奪的目標,加上這一帶科舉鼎盛,中國有一半以上的官員出生在這一地區,許多家族都有人在清政府任職,看來不可避免的要成為鎮壓的目標。兩年間,估計有50萬以上的難民湧入上海租界避難,他們中不少人攜帶大批金銀;戰後,仍有大批難民滯留上海。短短數年間,上海租界的居民從原來的大約三百人(幾乎全是英美僑民)增加到數十萬。
這時,上海早期最大的地產商,美國人史密士(Edwin Smith)開辦的史密士洋行(Shanghai Real Estate Agency)邀請雷士德為合作夥伴,於是雷士德就成了史密士洋行的股東。1880年代,史密士(Edwin Smith)退休回國,其名下的房地產幾乎全部轉入雷士德的名下,於是雷士德成了上海的房地產巨子。
1878年—1883年,雷士德任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的董事、副總董,以及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雷士德還通過以房地產參股合資或收購股票的方式,成為上海多家商行、公司的股東或主要股東。包括外資在華的最大的報業印刷出版集團字林西報和英商上海電車公司。雷士德還曾任字林洋行的董事長。
個人作品
1913年,他和另外2位英國僑民、大地產商馬立師和詹森(George A.Johnson)合夥組建德和洋行(Lester,Johnson&Morriss),曾經是上海最著名的建築設計事務所之一,留下先施公司(1917年)、日清汽船公司(1921年)、普益大樓(1922年)、字林大樓(1924年)、
台灣銀行(1926年)、上海仁濟醫院(1932年)、雷士德工學院(1934年)、三菱銀行(1936年)、迦陵大樓(1937年)等作品,今天大多列為上海優秀近代建築。
慈善家
雷士德雖然擁有驚人的財富,但生活卻十分簡樸,他常穿用朋友用過的舊衣物、領帶;沒有私人汽車和私人“黃包車”,外出大多乘電車,這樣一方面節省了開支,同時還可以了解司售人員的服務質量。當然,他也成為許多人譏諷的對象。
與此迥然相反的是,雷士德對於慈善事業卻是極其慷慨。
1926年5月24日雷士德在上海逝世,葬在靜安公墓(今靜安公園)。他終身未娶,沒有後代。根據他的遺囑,用他名下的全部產業成立雷士德基金會,用於發展上海的教育衛生事業。1926年雷士德遺產估價總資產為1434萬兩,1927年升值到2000萬兩。
1934年,雷士德工學院在虹口(今長治路505號海員醫院)建成開學(1945年停辦),1935年,雷士德醫學院(今北京西路1314——1320號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落成開學。規定以華人子弟為主要學生,並適當接納除英、美、法三國以外的其他國籍學生。雷士德工
學院主建築的平面與立面酷似一架展翅迎風的戰鬥機,建築的細部多以天平、角尺、齒輪、圓規、燒杯等科學儀器與機械圖案作裝飾。
雷士德基金會還投資興建了位於上海市中心山東路上的仁濟醫院新樓,仁濟醫院一度被叫作“雷士德醫院”。
雷士德基金會在虹橋路投資興建的上海聾啞學校,成為中國規模最大、設施精良的殘疾人學校。雷士德還曾多次捐贈大筆資金給上海車夫福音會,救濟貧苦的人力車夫,免費向其提供衣食、住宿、醫療和教育服務,並為他們在嘉興路建立了一座禮拜堂。雷士德對於慈善事業的熱心,可能是因為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
雷士德基金會
現在,在英國的雷士德基金會接受符合以下條件的申請者的申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
在英國的大學或研究機構從事研究生或更高水平的學習。
學習和研究的領域包括:建築學、醫藥學、計算機發展和機械科學。
申請者的教授,系主任或其他相關專家的正式書面推薦。
申請者將返回中國。
一般來講,申請者所學的知識與技術將有益於中國人民。
建築師及慈善家
亨利·雷士德,英國建築師,1840年出生,1867年來上海,在公共租界
工部局工作,3年期滿後,加人史密斯的上海地產代理行,中文名為德和洋行。史密斯死後,他接辦了該行,主要業務是建築設計和地產買賣,在北京東路外灘一帶,主持招商局碼頭和浮碼頭工程的測量、設計、建築;到1886年,招商局碼頭和浮碼頭建成。
1878~1883年,雷士德任法租界公董局董事、副總董,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他還曾多年擔任字林西報的董事會主席。1913年,亨利·雷士德與強遜、馬立師等改組了德和洋行。該行在上海建造了很多房屋、碼頭和倉庫。儘管他設計的房屋到本世紀二十年代,多數被翻修改建,但是他在沿
黃浦江建造的大量碼頭和倉庫一直是上海商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仍存在的較大建築,有外灘17號的
字林西報大樓(現桂林大樓)和南京東路的上海電力公司大樓(現華東電業管理局大樓)等。此外,在北京東路、大名路和長治路一帶。至今還可看到一些他所建造的英國式磚木結構的房屋。雷士德很早就對房地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擁有不少地產,到1926年5月14日逝世時,他已是上海灘上有數的富豪之一。他去世後1年,財產估值為銀1434萬兩;到1932年,在南京路的地產升值居上海第二位,超過
沙遜家族。
雷士德終身未娶,他長期住在上海英僑總會的單身宿舍,個人生活節儉得讓人難以置信,穿的是破舊衣裳。從未購置小轎車,上下班堅持步行或乘電車,出門時手執雨傘拐杖。他每天下班前的例行公事是檢查所有辦公室的電燈是否關好。他是個虔誠的
基督徒,每星期必到九江路江西路的聖三一教堂做禮拜。他曾捐獻25000兩銀子資助該堂償還購置大管風琴的債務。他畢生從事建築工程和經營地產事業,對販賣鴉片或乾其它罪惡勾當的西方冒險家深惡痛絕,他富於人道主義精神,對貧民充滿同情心。他常說:“我的錢是在中國賺的,我要把絕大部分財產留給中國人。”1926年5月14日,雷士德以87歲高齡逝世,在遺囑中,他實踐了他的諾言,幾乎捐出了全部遺產,在上海興辦教育、醫療和慈善事業。這份遺囑公布以後,在上海灘引起了震動。
根據遺囑以其遺產成立的雷士德基金會,先後建造了一批學校、醫院。座落在北京西路1320號的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現為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於1932年落成。1934年,座落在東長治路505號,以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為主的雷士德工學院及附屬中學(現為
上海海員醫院)的主樓落成啟用。篤信宗教的雷士德在遺囑中明確指出,不準把宗教帶到教育中去,因此雷士德工學院不設定宗教課程。在今山東路的仁濟學院(現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是根據雷士德遺囑興建的另一項目,遺囑指定用100萬兩銀子建造這所醫院,規定不設定單人住院病房(必須隔離者除外),窮苦和急需住院的病人應免費接納並免交一切費用,門診、病人也免收一切費用。此外,雷士德遺囑指定贈款的單位和組織也相當多,如
虹口華德路12號的聖路加醫院、憶定盤(現
江蘇路)4號的中國盲人院、
董家渡的窮苦小姊妹會、虹口的黃包車夫會、
南市的窮苦精神病院,等等;與此同時,雷士德還分別指定一些房產,以其租金作為他指定建造的院校的維持費。雷士德基金會解放後遷往英國,但其工作照常在進行。近幾十年來,由基金會資助去英國進修、研究的中國專家、學者多達四百餘人。雖然亨利·雷土德已經逝世多年,但是上海人不會忘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