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引是宋代官府準許商人在京師或邊郡繳納金銀、錢帛、糧草,按值至指定場所領取 現金或某些商貨運銷的憑證。宋初榷茶,茶商須在京師或沿江榷貨務繳納茶款,領得交引,憑交引到指定地點取茶。宋太宗時,又令商人在邊郡入中糧草,從優估價,發給交引,到京師或東南等地憑交引領取錢、茶、鹽、香、礬等物抵償。故有見錢交引、茶交引、鹽交引、香藥交引、礬交引等等。交引法行,頗便邊地軍需,但商人操縱實物折價; 同時,沿邊居民得交引後,不能遠至東南領取茶、鹽、香、礬等物,遂賤賣於京師交引鋪,倍受剝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引
- 拼音:jiāo yǐn
- 釋義:宋代準許商人在沿邊繳納糧草
- 出處:《文獻通考·征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