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花腺毛草是腺毛草科腺毛草屬的一種植物,生長在陽光充足的熱帶季風莽原環境和炙熱的沙漠邊緣的半荒漠地帶,與北領地茅膏菜生長相同的環境,該地區終年高溫,只有雨季和旱季,一年生彩虹草在雨季成長,到了旱季植株乾枯而死,以種子度過旱季。在野外還有和刺蝽互利共生的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亞麻花腺毛草
- 拉丁學名:Byblis liniflora
- 別稱:亞麻花彩虹草
- 界:植物界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唇形目
- 科:腺毛草科
- 屬:腺毛草屬
- 種:亞麻花腺毛草
- 分布區域: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 栽培難度::中等
形態特徵,生長環,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亞麻花腺毛草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唇形目 Lamiales
科: 腺毛草科 Byblidaceae
屬: 腺毛草屬 Byblis
種: 亞麻花腺毛草 B. liniflora
葉
葉圓而長,末端細,布滿會從尖端分泌黏液的腺毛,藉此誘捕小型昆蟲。除非小蟲的力氣足以逃走,不然就會被黏液包覆,因而精疲力盡或窒息而死。但不像毛氈苔,彩虹草不會移動觸毛或葉片來幫助捕抓或是消化,因此他被歸類為被動式的捕蟲器。葉上除了有莖式黏腺之外,還有無莖式黏腺,後者應該是拿來分泌消化液用的。無莖式黏腺的數量,是有莖式的五到十倍。
花
腺毛草屬的花,單朵開於無分枝,葉狀花序的葉軸末端。
花瓣有五片,偶爾變異的會有六瓣。大多是紫色到淡紫色。有時會開出白色的花朵。花期夏秋二季7月-10月,開花前頂端草質莖會明顯變成棕色,看起來像木質莖,然後長出花苞。
除了B. liniflora可以自花授粉,其餘的種類皆須異花授粉。B. gigantea 和 B. lamellata,更只能藉由外物的共振,來幫助進行異花授粉。亞麻花彩虹草的植株與花朵都比絲葉彩虹草小很多。
種子
成功授粉的花會成熟為蛋型,結成兩塊皮式的蒴果。
(註:蒴果為多塊外皮包覆,成熟時會裂開,把種子彈出)
果莢乾透後會裂開,把種子彈到地上。種子通常黑而圓,且表面常帶有網狀標記。
B. lamellata的種子則會有強烈的刻痕。
生長環
亞麻花腺毛草生長在充足日光的熱帶莽原雨季,而在乾季時開花、結果並死亡,是一年生的腺毛草。最好在平均每天溫度達到15攝氏度以上再播種,3月中旬以後播種最好。因為生活環境在草原和半荒漠地帶,所以彩虹草的介質可以採用泥炭土混合河沙赤玉土。而且栽培環境不需要很大的空氣濕度。栽培時須留意幼苗易因淋雨死去,所以要改用底盆供水。由於一年生的彩虹草莖都很軟,長高后很容倒伏,在野外狀態彩虹草都是由雜草叢生的地方生長,所以栽培的時候一定要有樹枝木棍等東西扶植,否則很容易被風吹倒。由於原生地氣候乾燥,這兩種植物,都具有很深的主根,以便吸收土壤深處水分,而在潮濕的梅雨季必須避免淋雨否則爛根而死,所以必須保持植株基部至主根的環境乾燥,以水盤腰水,藉由毛細作用吸收剛剛好的水分,絕對避免澆水或淋雨。
腺毛草與刺蝽的互利共生:
有一種做刺蝽喜歡棲息在腺毛草和捕蟲樹身上,這種刺蝽具有特殊的步足,可以在充滿黏液的葉片及樹幹上自由爬行而不會被粘住。它們用刺吸式口器去吸食被這兩類植物困住的生物的體液,吸食完後,刺蝽的排泄物排在植物上,這兩類食蟲植物便得以吸收刺蝽的糞便中的養分。在澳洲的彩虹草雖然會自行分解消化捕捉到的獵物,但是往往捕捉到的獵物會超出彩虹草可以消化的數量極限,因此刺蝽被認為具有幫助腺毛草不至於因為捕食過多而導致生理機制無法承受。曾經有學者研究過野外的南非捕蟲樹,有刺蝽互利共生的的捕蟲樹長勢比沒有刺蝽共生的捕蟲樹強得多。其實沒有刺蝽的共生,這兩類植物也仍讓可以靠細菌分解昆蟲來獲得養分,只不過生長速度慢了許多。
分布範圍
澳大利亞北部、印度尼西亞、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