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細亞生產方式下的東方社會》是2016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金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細亞生產方式下的東方社會
- 作者:於金富
- 譯者:安芳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 頁數:409 頁
- 定價:9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91293
《亞細亞生產方式下的東方社會》是2016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金富。
《亞細亞生產方式下的東方社會》是2016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金富。內容簡介亞細亞生產方式理論既是一個長期困惑人們的經濟學的“哥德巴赫猜想”,又是一顆高懸在政治經濟學皇冠上璀璨的明珠。古代東方社會...
“亞細亞”不是地理概念,而是馬克思基於對世界歷史深刻研究抽象出來用以說明社會經濟形態的科學概念。②馬克思在《序言》中所列舉的幾個時代都是對抗性的社會,並不包括史前的無階級社會。亞細亞生產方式是指東方大多數國家的奴隸占有制社會形態,即恩格斯所說的“東方的家庭奴隸制”。在亞細亞社會形態下,存在著專制主義...
《亞細亞生產方式與東方社會發展道路》是2017年6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塗成林。內容簡介 對馬克思的亞細亞生產方式的討論和爭論,不僅關係到對這一理論本身的評價和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的選擇,也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話語闡釋和中國史觀的理論建構: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和晚年的東方社會思想,中國的...
《打開東方社會秘密的鑰匙》是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承叔。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亞細亞生產方式與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 第一節 曠日持久的亞細亞之爭 第二節 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提出 基於西方的發展模式 解開東方社會之謎 一種普遍的生產方式 第三節 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確切含義 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經濟特徵 亞細亞生產...
社會發展史 社會性質 當中國社會性質的爭論全面展開的時候,論戰又從現實轉到歷史,引起了大規模的對中國社會史問題的論戰。這實際上是前一次論戰的繼續和深化。論戰主要圍繞 3個問題:①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即中國歷史上是否存在過這一生產方式的時代;②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經過奴隸社會;③關於“商業資本主義社會...
《東方社會發展道路與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是2017年4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家祥。內容簡介 《國家治理叢書:東方社會發展道路與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以在東方經濟文化落後國家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為題,系統、全面地梳理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社會發展理論,闡明了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根本...
《中國經濟特色:亞細亞生產方式新探(上下卷)》是202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從五帝時代到前清,中國是必須建立龐大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設施的所謂“治水社會”,國家及其政府是唯一能夠承擔如此大規模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設施的興建者,因而全國土地的所有者勢必是國王及其官吏。反之,西方則不是“治水...
在替換各種直線的階段發展理論方面,亞細亞生產方式(AMP)往往是有用的。事實上,“亞細亞社會”問題比所提出的那些技術問題深刻得多。必須把“亞細亞社會”看作是東方學傳統中的一個核心要素,它是西方哲學中所流行的一種卓越而又有害的復原力(BST)。內容概述 儘管在19世紀對亞細亞社會的分析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
繼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論戰之後,1932~1933年期間,又開展了關於中國社會史問題的論戰。論戰的問題主要有三:①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爭論的焦點是:什麼是“亞細亞生產方式”?中國是否經歷過這樣的階段?②中國歷史上有無奴隸社會。③中國封建社會的特點及其發生、發展和沒落的過程問題。其實質是:中國歷史的發展是否與...
二?馬克思從來沒有主張亞洲國家走“西方化”、“歐洲化”的道路 三?馬克思為東方國家指出了一條非西方化、非歐洲化的發展道路 四?資產階級背叛了歐洲1848年革命 五?馬克思期待東方社會進行“根本的革命”和“偉大的社會革命”六?關於歷史報應的規律 第三章?亞細亞生產方式與馬克思的東方社會非資本主義發展理論,一?
有人也許還會有這樣的疑問:前資本主義時代的東方社會是“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土地歸國家所有,而農村公社共同占有和使用土地。也即是說,這樣的社會是不存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難道說這些東方國家都沒有剝削嗎?這就涉及到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問題了。如果這些國家的土地公有制真的意味著土地歸...
第一篇 原生態亞洲及其“生產方式特徵 第一章 生態自然與原生態亞洲 第二章 原生態亞洲與“亞細亞生產方式”第三章 亞洲觀的邏輯演進 第四章 東方社會經濟史論的研究 第二篇 中國“生產方式”與原生態亞洲的比較 第五章 歷史的運行:“人口-土地”第六章 中國地權演化與租佃自耕模式的形成 第七章 中國莊園...
三、東方人何以未達到“絕對精神”?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東方經濟觀與東方停滯論 一、國富民窮、重農抑商與社會停滯 二、“印度農民地租”與國家對農民的剝奪 三、“政府占有”“習俗專制”與東方社會停滯 馬克思“亞細亞生產方式”理論的縱橫建構 一、馬克思早期的東方觀基本上是對以往東方觀...
《中國古代社會》一書由[蘇] 柯金所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內容簡介 分上下兩編,討論夏、商、周三朝土地制度的發展,考察中國社會形成發展的階段。書中對井田制的意義及亞細亞生產方式多有涉及,對胡適、廖仲愷、胡漢民等人在這些問題上的觀點進行評論。目錄 目錄 馬加爾序 上編 文獻考 下編 第一章 論...
第四章 世界歷史中的東方社會及其命運 一、東方社會的社會結構 二、“亞細亞生產方式”之謎 三、東方社會的“停滯性”及其歷史命運 四、價值尺度的取向與歷史尺度的堅守:評價東方社會的兩種尺度 第五章 中國:在世界歷史中走向社會主義 一、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 二、在世界歷史中走向社會主義 三、在世界歷史中走向...
”[5]雖然雷海宗於文中並沒有直接談及中國歷史有無奴隸社會問題,沒有明確否定中國奴隸社會存在論,但對“奴隸社會”一詞以及用“奴隸社會”名詞來代替馬克思的“亞細亞生產方式”提出了置疑。同年10月,李鴻哲接著發表了《“奴隸社會”是否社會發展必經階段?》一文,公開置疑主流史學定為一尊的“有奴論”,最後...
第一篇 原生態亞洲及其“生產方式”特徵 第一章 生態自然與原生態亞洲(3) 第二章 原生態亞洲與“亞細亞生產方式”(13) 第三章 亞洲觀的邏輯演進(24) 第四章 東方社會經濟史論的研究(34) 第二篇 中國“生產方式”與原生態亞洲的比較 第五章 歷史的運行:“人口—土地”(47) 第六...
(1)“五種社會形態說”缺乏充分的文本依據。《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部落所有制”並非“五種社會形態說”者所理解的原始社會。將《(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亞細亞生產方式”簡單地解讀為原始社會生產方式,是對馬克思原意的誤解。將五種社會形態作為人類歷史發展必經的循序遞進的普遍規律,從根本上違背了馬克思...
(《中國史研究》,1981.3);後又修改增補發於《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2),《再評五種生產方式說》(1986.1),《“五種生產方式”問題答客問》等文章,認為過去所說“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以及“東方社會”(“亞細亞生產方式”)都是廣義的封建社會。
第五章 、進入文明社會的兩條路徑和奴隸社會的兩種形式 一、小引 二、文明從東方開始例舉:埃及 三、維新與革命,早熟與正常 四、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維新路線 五、奴隸制兩種形式重要文獻的解釋 六、問題 第六章 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 一、目前爭論簡況 二、亞細亞生產方式指的不是原始社會 三、在《批判》中指的...
蘇聯《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歷史發展單線論”說法,是根據馬克思所提出的“五種社會經濟形態演進論”粗略改編的——在1859年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明確指出,亞細亞的生產方式(是指人類較原始時代里原始土地公有制下的一種生產方式)、古典古代的生產方式(有時候特指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之初...
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無私有、卻有‘專制’和奴隸狀態”的“亞細亞國家”理論在中國,民國年間的社會史論戰中“亞細亞方式”說就被判定為“托派理論”,1949年後很多人也為此遭厄運。加上與認同歐洲的俄國人不同,身處東方和亞洲的國人對貶義濃厚的“亞細亞方式”理論還容易產生另一層反感情緒:這個理論除了“托派...
(一)關於東方村社 4 (二)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 5 (三)關於《人類學筆記》 6 (四)關於馬克思的整體性思想 7 (五)關於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理論 8 (六)關於跨越論 8 四、新的思路 9 (一)立意與思路 9 (二)視角與方法 12 (三)意義與必要性 13 第一章東方社會問題的由來 15 一、青年馬克思論...
A.馬克思主義理論類:《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的方法論特徵》,《論馬克思的史前社會結構理論》,《馬克思東方社會結構理論:“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科學揚棄》,《學科建制視角下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學》,《試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內涵和建設思路》,《理論和實踐的統一: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內在機理和科學要求》,《馬克思...
《馬克思亞細亞生產方式與東方社會形態》《社會科學輯刊》1990年5期 《中國古代城市經濟學理論體系若干問題探論》《歷史教學問題》1990年6期 《再論春秋戰國城市在社會發展的地位和作用》 《社會科學輯刊》1989年第2、3期。《東西方古代社會城市經濟本質差異論——馬克思主義東西方城市差異理論初探》《遼寧大學學報》...
在20世紀三十年代的社會史大論戰中,李達於1935年出版的自著《經濟學大綱》中從經濟結構的特徵等方面,又論證了殷代為奴隸制社會。他認為:“奴隸制是社會發達過程中所必須經過的階段。世界任何民族的歷史,都曾通過各種各色的奴隸制的階段。”最初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亞細亞生產方式”、“中國奴隸制度”以及“...
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古史學界討論比較熱烈的另一個問題,是古代東方奴隸制的發展、特點和社會性質以及與之相關的所謂東方專制主義、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參與討論的既有從事世界古代史的學者,更有中國古代史研究者。問題的核心是,奴隸制是否為人類歷史普遍經歷的階段。考慮到古代東方古典型的奴隸制不夠發展,如何論證...
他駁斥了羅明納茲提出的中國是亞細亞生產方式、不存在封建主義、資產階級不再作為一種獨立的社會政治力量而存在的說法。這樣,就否定了羅明納茲“無間斷革命”的理論依據。1928年1月末2月初,共產國際執委會第九次全會舉行了中國問題預備會議。會上,米夫等人與羅明納茲、諾伊曼及其支持者再度發生激烈爭論。米夫則寫了《...
一、烏托邦、木乃伊和專制社會:20世紀之前西方眼中的中國 (一)傾慕與好奇:中國是具有優越文明的東方烏托邦 (二)批評與偏見:中國是停滯、落伍的木乃伊 (三)理性與分析:中國是擁有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東方社會 (四)原因分析 二、“專制極權”與“烏托邦”:20世紀60年代西方左翼視野中的新中國 (一)“極權主義...